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昕 《国际石油经济》2012,(Z1):21-30,181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营,中国石油公司在原苏丹创建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了密切的石油合作关系。这对于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拓展在非洲地区的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原苏丹国家分裂后,种族宗教冲突加剧,加之领土边界争端和石油资源争夺以及相关国际因素,已经影响到既有合作利益。中国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国家分裂造成的合作困局,维护和扩大与南北苏丹的石油合作关系。中国海外石油合作项目大多处于动荡不安的国家或地区,维护在南北苏丹石油合作利益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油企积累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营,中国石油公司在原苏丹创建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形成了密切的石油合作关系.这对于保障我国石油进口安全、拓展在非洲地区的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原苏丹国家分裂后,种族宗教冲突加剧,加之领土边界争端和石油资源争夺以及相关国际因素,已经影响到既有合作利益.中国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国家分裂造成的合作困局,维护和扩大与南北苏丹的石油合作关系.中国海外石油合作项目大多处于动荡不安的国家或地区,维护在南北苏丹石油合作利益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油企积累开展国际合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提起苏丹石油工业的快速崛起,不能不提到中国石油和中苏石油合作。是中苏石油合作,使苏丹石油工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苏丹总统巴希尔曾在77国集团会议上指出:"中苏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是发展中国家自强联合的典范!"2007年2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苏丹时为中国石油苏丹项目题词:"中苏合作的典范。"在与苏丹长达18年的石油合作中,  相似文献   

4.
曾兴球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7-11,104
2月7日,苏丹南部地区公投最终结果公布,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南部地区临时政府将于2011年7月9日正式成立南苏丹国。苏丹南北分离已成定局,而合理分配石油利益是苏丹和平稳定的关键所在。苏丹南北分离后,中国石油企业将面临西方资本涌入、市场格局重塑的新挑战。为此,中国石油企业应从发展与非洲国家长期合作的整体利益出发,处理好与苏丹的合作关系,执行好现有的石油合同,做好重新谈判石油合同的准备,对苏丹南北分离的复杂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力促苏丹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5.
蒋满裕  焦洋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7):64-68,75,111
中国在苏丹石油领域的投资规模大、合作范围广。苏丹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法、投资鼓励法律制度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对促进该国对外油气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梳理并介绍了苏丹与石油投资有关的法律财税制度,当地对外国公司注册的法律规定,以及税收规范以及外汇兑换、管制规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非洲已成为仅次于中东地区的中国第二大原油来源地.2005年中国共从11个非洲产油国进口原油,其中从安哥拉、苏丹、刚果(布)进口原油所占的比例最大.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勘探开发起步不久,但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已经从苏丹辐射到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乍得、毛里塔尼亚、埃及、尼日利亚、加蓬、赤道几内亚、肯尼亚、安哥拉等14个国家,较大型的油气合作项目共有27个.中国石油企业在非洲石油项目合作中确立了"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赢得了项目所在国人民的广泛信任.中国虽然同大多数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友好,但进入非洲石油领域比较晚.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油公司在规模、技术、资金、经验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使中非石油合作持续健康地发展,建议加大国家的统筹协调力度;完善和推广集勘探、开发和融资为一体的"安哥拉模式";加强与当地石油企业、欧美石油公司的合作;投资建设炼厂,实现海外石油基地的上下游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26日在约翰内斯埕出席第18届世界石油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涛称,中国在开拓国际石油市场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到目前为止已经与26个国家建立了石油勘探生产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尼日利亚、苏丹、阿尔及利亚和肯尼亚等14个非洲国家。尤其在苏丹,中国不仅帮助苏丹勘探开发石油资源,而且还建立炼油厂,培训苏丹石油技术人员,使苏丹成为非洲大陆的一个石油出口国。  相似文献   

8.
《国际石油经济》2013,(10):97-98
苏丹总统宣布继续允许通过本国运输南苏丹石油9月3日,基于南北苏丹元首会见所达成的新石油收入分配协议,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宣布,允许南苏丹继续通过苏丹领土出口石油。根据新协议,南苏丹须额外补偿苏丹1.47亿美元,并将在今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根据原油销售情况按月向苏丹支付补偿资金。另据南苏丹石油矿产和工业部9月513发布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非洲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产量稳定增长,拥有技术和资本优势的西方石油大国已捷足先登,在非洲产油国建立了稳固的石油开发基地。中国与非洲的石油合作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中非石油合作的内容开始多元化,由过去单一的石油贸易形式,扩展到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与非洲地区的石油合作正迎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加大中非石油合作力度、实现互利双赢是一个难以逆转的大趋势,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以新的思路拓展非洲石油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石油工业史,既是石油公司的竞争史,也是它们的合作史.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竞争中的合作,大体经历了两个大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国际石油公司,特别是"石油七姐妹"几乎统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个时期石油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基本是围绕它们展开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石油公司与产油国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形成了国际石油公司、国家石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三方之间的"立体"合作关系.回顾世界石油工业的历史,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但合作已经成为主流.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来说,应抓住当前机会,加速国际化;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国际合作;集中海外优势力量,组成"超级航母"的合资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更多地采用"森美"模式,既同大国际石油公司合营,又同石油生产/出口国的国家公司合作,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联合国内优势力量,进行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1.
正拉美地区成为我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重点战略目标区。拉美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同时,拉美主要油气资源国正逐步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在吸引外资和石油出口方面迫切需要实现多元化,对发展对华合作寄予了很大期望。另外,受页岩气革命的影响,美国对于拉美地区来讲已经逐渐从一个重要的石油出口地变成石油出口竞争国,这为中国加强与拉美地区的油气合作带来新契机。中拉石油合作目前主要有我国直接从拉美进口原油、我国企业  相似文献   

12.
正俄罗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筑牢了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长期稳定的能源市场。俄罗斯拥有完整的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在世界油气格局中举足轻重,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俄罗斯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46亿吨,位居欧洲第一,俄罗斯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2.9%。俄罗斯也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占全球供应量的20%。未来20年内,俄罗斯将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巴西、阿根廷、伊朗等国家开展了电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与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土耳其、韩国、苏丹、沙特、加拿大等国家核能合作也在逐步深入。2017年海外市场开发新签5份合同、8份企业间核能合作备忘录、33份企业间合作协议和纪要。2017年6月,由中核集团出口建  相似文献   

14.
行业动态     
中巴签百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中石化集团5月26日透露,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以及中石化三方尝试"贷款换石油"合作模式,巴西石油与国开行签署了为期10年的100亿美元贷款协议,同时与中石化敲定为期10年的原油长期出口协议。协议规定,今后,巴西将每日向中石化提供20万桶石油。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Sergio Gabrielli表示,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以及其它银行的总计300亿美元贷款,将用于开采巴西海上石油。该计划为期5年,投资规模达174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1月3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在北京会见了加拿大石油企业代表团,并出席化工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海滨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技术合作签约仪式。会见时,李勇武首先向加拿大客人介绍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他说,石油和化学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产业,也是基础产业。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建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89万亿人民币,其中化学工业产值52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世界石油资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非洲以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巨大的开发潜力成为全球石油资源博弈的新焦点,也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石油合作的战略区之一.但中非石油合作的环境却十分复杂,在某种意义上,环境关系着中非石油合作的成败.文章就中非石油合作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非石油合作中的环境机会和环境威胁,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中国改善中非石油合作环境,加强中非石油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丹的贸易禁运政策为A公司苏丹石油工程项目采购西方国家产品设置了障碍,间接增加了项目的国内采购量;苏丹调整了进口政策,苏丹官方将凭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装运前检验证书给予清关放行,并对附带装运前检验证书的货物进行随机抽查,这将使货物抵达苏丹港口后面临退运或者罚款的风险;A公司苏丹工程建设承包合同采用美元结算,美元贬值造成采购成本相应增加.对外承包工程带动物资出口,出口主体一般为承包工程企业,在以上背景下,合理改变出口主体可分担风险、增加效益.本文提出了对外承包工程国内采购物资以国内供货商为出口主体的策略,以A公司在苏丹承揽的石油工程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A公司苏丹项目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国内供货商作为出口主体的可行性和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哈萨克斯坦将石油工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致力于利用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工艺发展石油工业,今后将展开不同方向的石油出口管道建设,并提高石油深加工能力.为此,哈萨克斯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合作:1)坚持稳定税收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政策;2)避免国际经济合作的政治化;3)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4)推进与邻国的油气合作.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山水相连,经贸往来频繁,己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能源基地,也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能源战略的桥头堡.因此,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在油气能源领域,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石油化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马哲睿是法国石油和天然气巨头道达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这位和蔼的长者在过去一年中,遍访了多个政治动荡国家,包括乌干达、也门,甚至是刚诞生的南苏丹。至于中国市场他自然不会放过。马哲睿瞄准了中国页岩气市场。"我们一直在等待中国政府发展页岩气的目标,现在,我们与中国公司合作开发页岩气的事情相信将很快就有着落了。"马哲睿坦陈。在3月18日他说这番话之前,《华尔街日报》就已报道,道达尔已与中石化达成一项合作预签协议,将共同勘探和开发页岩气。道达尔希望,这一预签协议能尽快升级为正式合约。当记者请马哲睿确认是否有预签协议一事时,道达  相似文献   

20.
11月份 1日 伊朗政府报纸《伊朗报》报道,伊朗将改组其石油部以使其更适合石油和天然气业的变化。计划中的改组涉及决策权下放、石油部门的部分私有化和天然气业的国际化等。另据伊朗官方通讯社报道,伊朗还计划在总值16亿美元的12个石化项目中吸引外国投资。 承建苏丹最大的250万吨炼油厂的中油一建公司首批员工飞往苏丹。苏丹炼厂是我国对外合作承建的最大炼油工程,中油一建公司将负责完成180万吨催化装置计16个单位工程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