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运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研究古典钢琴奏鸣曲的主要特征。结合自身长期的演奏练习实践经验,对海顿和贝多芬的奏鸣曲的风格进行论述,深入探索了海顿D大调奏鸣曲、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分析奏鸣曲节奏节拍及乐章的内涵。提出演奏要点,无论是海顿的奏鸣曲还是贝多芬的奏鸣曲都应该把握好五个方面,旨在为练习奏鸣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果问,这个世界上什么字最美?“爱”!她一定会脱口而出。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像一口井,那么要掘到什么样的深度,蕴藏的潜力才会喷冒出来,“你要执著!对梦想永不放弃就一定能行!”她会这样真诚地告诉你。在春意盎然的深圳街头,繁花似锦的深南大道上,一个永远行色匆匆的女孩,驾驶着自己的红色轿车奔驰着。当初,这个来自福建南平的女孩,怀着梦想来到深圳,她在自己的王国里不停地向前走啊走啊,从一个幼儿保健医生变成一个拥有7所幼儿园两所小学的“娃娃国国王”,她创办成立了“深圳市龙岗区爱爱教育中心”,她要把那“爱”的品牌传扬四方。她叫杨文敏,今年32岁。  相似文献   

3.
原书静 《活力》2006,(5):227-227
在欧洲音乐发展的历史上,舒伯特是一个承先启后的艺术家。一方面,他继承了莫扎特、贝多芬的德奥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另一方面,又以他对传统的创新和发展,给后来的作曲家开辟了新的天地,而被称之为第一个浪漫主义音乐家。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原名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德国杰出的音乐家.《悲怆》 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钢琴奏鸣曲.此首奏鸣曲是第一首由贝多芬本人亲自写上题目的作品.《悲怆》 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并不能称的上太难,但却被很多钢琴演奏者喜爱,曲子中蕴含的戏剧性以及优美的旋律深深的吸引着世人,被后人称为"一首真正的诗篇".  相似文献   

5.
一曲凝固的古典乐章──古代西方建筑艺术(一)何冀建筑艺术象我的音乐一样,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则可以说是凝固的音乐了。──贝多芬果说城市是一个舞台,在这舞台上最动人的就是建筑这曲凝固的旋律了。时光匆匆流逝,人类的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暴虹 《活力》2006,(5):236-236
贝多芬在音乐和音乐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我们今天论析的这首《悲怆》奏鸣曲就是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中的优秀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高清敏 《新前程》2006,(3):92-9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一个女孩,成长于一个滨海小城,17岁上大学,并非名校;21岁进入迪思公关,突然有一天被老板叫到办公室,说前任客户总监走了,职位空缺,问她是否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乐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演奏一首音乐作品本身就是对音乐开展二度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仅仅要具有演奏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得音乐更加富有表现力,气息的应用在演奏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地了解气息和速度、气息和音乐的关系,才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演奏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就器乐演奏过程中气息应用的重要性开展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器乐演奏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晓晴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一个叫朱家庄的小村庄,1997年与李家庄村的李强喜结连理。婚后,小两口恩爱有加、相敬如宾、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一年后,王晓晴生下一个女孩。王晓晴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偏偏第一胎便生了个女娃子,这使得自己在公婆及亲戚、邻居面前抬不起头。公婆对她生个女孩也很不满意。她看在眼里,又急又气,思来想去,还是自己没本事,不能给李家生个男孩子。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王晓晴又生下了个女孩,这一下,公婆彻底心灰意冷,竟然连看一眼、问一声也没有,就要求她把女孩送人,要她非生个男孩不可。王晓晴气…  相似文献   

10.
白艳 《价值工程》2011,30(31):265-26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并且种类繁多。他的音乐作品大多以时代和个人命运为主题,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情感历程。贝多芬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里,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本文从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角度出发,浅析在不同时期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风格转变、特点以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本人曾在2008年担任电视剧《贝多芬病毒》的艺术总监一职。作为艺术总监,要负责电视剧的音乐选曲和录音,在拍摄现场监督演员按照音乐表演以及后期编辑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人曾在2008年担任电视剧<贝多芬病毒>的艺术总监一职.作为艺术总监,要负责电视剧的音乐选曲和录音,在拍摄现场监督演员按照音乐表演以及后期编辑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众所周知,在美学中,体验即审美体验。而审美情趣则正是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基础上对生活、生命更为本质性的经验和感受的情趣。它以一种愉悦、全身心的方式来感知、体会音乐。无论从音乐的精神美,还是音乐的育德美、育智美、育体美,都和音乐自身的生命、生活、生存联系在一起。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人们在欣赏美的艺术品、美的自然或其他美的事物时候,能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里体验,能将自身的心理生活和审美对象结合交织作用产生共鸣,那将是一次成功的审美过程,而音乐则自始至终都和人结成伙伴,成为审美情趣的缔造者来表现艺术美。本文从音乐的精神美、育德美、育智美、育体美几个方面来探讨音乐艺术的一些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本人曾在2008年担任电视剧《贝多芬病毒》的艺术总监一职。作为艺术总监,要负责电视剧的音乐选曲和录音,在拍摄现场监督演员按照音乐表演以及后期编辑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闲暇时,看过两段微信视频,其一:一个女孩站在一根竹竿上,跟着音乐节奏跳起轻快的苗族舞,尽管舞蹈动作的幅度较大,但她依然稳稳地站在竹竿上,那竹竿于她而言,就像平坦的场地一般;其二,还是那个女孩,穿着一袭白色汉服,水上的她,衣袂飘飘,裙裾飞扬,舞姿翩然,既具满满的古风韵味,又有遗世独立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姚庐 《活力》2005,(12):102-102
一、音乐教学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的塑造、道德教化的独特功能。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能从美育的角度出发。研究、运用中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那么就能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诱发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当然这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因此,美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是感受性的、浸润性的、游戏性的,是其他德育课、智育课、体育课、劳技课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月,一个女孩的艰难人生被一双旅游鞋改变,她的未来变得阳光灿烂。这个女孩叫王定,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的一个小村庄,母亲患有脑积水,长年离不开药物,父亲背井离乡,一直在外打工。艰难是她生活的基调。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为舞蹈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舞蹈的灵魂,对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大地理论意义和实践影响。特定的音乐节奏赋予了舞蹈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使人体达到最适宜的协调、动作富有美的色彩,使人在自娱中陶冶美的情操。基于舞蹈音乐的重要性,如何选择一种特殊的音乐则成为重要的课题。舞蹈音乐的节奏及其选配是相辅相成的,音乐的节奏是选配的基础,音乐选配的结果直接影响音乐的节奏。  相似文献   

19.
红色歌曲是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重要红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它是时代的特殊产物,被赋予了重要的时代价值。如今红色歌曲发展仍然面临着潜在的危机,本文对红色歌曲的作用、困境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利用红色歌曲来推动文化润疆工程的实施,让一个个音乐符号穿越历史,融入新疆各族人民的心中,成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的表演,最终的目标是能够感受到他们创作或演奏的作品.在任何年龄,作曲家的目的只是为了观众.尽管一些先锋派作曲家声称他们的音乐不是为别人演奏的,但这些作曲家至少有一个听众,他自己.作曲家或表演者的自我欣赏也是一种欣赏,但它与创造者和欣赏者是同一个人.所以,音乐欣赏一直是音乐实践的唯一目的.正如美国音乐学者莫塞尔所说:"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表演者工作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