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刚性兑付这一行业潜规则,催生了我国信托业的迅猛发展,但有违“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信托市场原则,也有违我国的信托法规,会降低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增大信托业的经营风险。只有尽快摘除刚性兑付的“魔咒”,还信托业务市场化属性的本来面目,才能换来我国大众资产自主管理时代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林宏妹 《时代金融》2014,(5X):148-148
中国信托业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经历30多年风雨依然问题重重。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案再次将刚性兑付问题摆在我们眼前,信托业潜规则问题引发热议。本文分析了中国信托业刚性兑付的合理性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托业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经历30多年风雨依然问题重重。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案再次将刚性兑付问题摆在我们眼前,信托业潜规则问题引发热议。本文分析了中国信托业刚性兑付的合理性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正美梦总会醒,信托项目委托人不再高枕无忧。在中国整肃金融秩序、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那些不看项目就想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必将付出惨痛代价。2月7日,"吉信·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四期)"逾期。该信托项目共6期,规模9.727亿元,截至2月7日到期的第四期,连续4期无法按时兑付。将于2月19日、3月11日到期的五期、六期不容乐观。涉煤信托很有可能打响不再刚性兑付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6.
当前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的背景下,市场正在进入拐点。一方面,是投资资产端的优质资产的稀缺造成的"资产荒";另一端,则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传统的类固收产品的刚性兑付正濒临"险境",刚性兑付迟早面临被打破的风险。随着整体经济下行,信托行业的风险隐患也在加大。而对于刚性兑付,只有在系统性风险暴发后才会有公司去打破,转型和创新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7月的炎热让人躁动不安,而购买了中诚信托“诚至金开2号”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们更是情绪波动不已,这一切都是为了7月25日到期日,这款产品的信托本金是否能按时兑付。  相似文献   

8.
陈赤 《金融博览》2014,(8):28-30
今年以来,关于信托刚性兑付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先是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30亿元的矿产信托在农历新年前夕险遭兑付危机。紧接着,包括吉林信托、长安信托、  相似文献   

9.
2014年7月8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3-2014)》,《报告》称,困扰信托业多年的“刚性兑付”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负面作用。但根据68家信托公司发布的2013年年报,对兜底问题仅陕国投一家信托公司做出了相关表述。信托公司的刚性兑付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不利于金融管理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信托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对信托公司“刚性兑付”的手段和潜在风险进行梳理,并提出建议,以期对逐步打破“刚性兑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刚性兑付”的信托业潜规则促进了信托业的爆发式增长。然而,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兑付风险事件陆续出现,“刚性兑付”日渐成为信托业发展的桎梏。尽管拥有诸多打破“刚性兑付”的理由,但受各方利益既得者打破动力不足的影响,行动十分迟缓。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之下,打破“刚性兑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徐磊 《投资与理财》2014,(19):62-62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信托出现兑付危机的消息见诸报端。信托兑付出现延期已经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中信信托一款产品延期三个月兑付,中诚信托兑付危机等延期事件频发,考验投资人心脏承受能力的同时,监管部门终于按捺不住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托业现阶段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丰富,但同时2014年是信托兑付的高峰期,信托行业面临着不可避免的刚性兑付风险。市场应如何预防或解决刚性兑付的问题,全面净值管理能力的提升、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投资者教育、监管者的引导等是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刚性兑付”对于固定收益集合信托计划推介、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开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打破“刚性兑付”后的客户维护以及业务拓展成为信托公司财富中心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客观评价打破“刚性兑付”后的信托计划兑付风险,深度认识固定收益集合信托计划的比较优势。是妥善解决打破“刚性兑付”背景下,信托计划推介以及客户维护问题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刚性兑付"对于固定收益集合信托计划推介、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开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打破"刚性兑付"后的客户维护以及业务拓展成为信托公司财富中心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客观评价打破"刚性兑付"后的信托计划兑付风险,深度认识固定收益集合信托计划的比较优势。是妥善解决打破"刚性兑付"背景下,信托计划推介以及客户维护问题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王丹  赵文 《甘肃金融》2023,(8):54-59+53
自“资管新规”出台以来,监管部门对刚性兑付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这对于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以2010—2019年期间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为样本,采用公司债信用利差衡量其信用风险的方式,研究打破刚性兑付对公司债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非国有企业,打破刚性兑付对国有企业发行的公司债的信用风险影响更显著;相比于低信用评级主体,打破刚性兑付对高信用评级主体发行的公司债的信用风险影响更显著;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公司债信用风险有所提升,公司债的定价更为准确,效率变高,推动了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大助力。  相似文献   

16.
受到信托关系调整的金融产品领域,至今一直遵循着不成文的"刚性兑付"规则,而该规则既不符合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资规律,也缺乏法律依据。刚性兑付规则存在的原因,在于该规则所涉及各方都因该规则获得了各自的"收益",但风险也正是隐藏于所谓的收益之中。若要打破刚性兑付并避免发生大面积金融机构兑付危机,法律监管在寻求刚性兑付规则所积累风险的缓释路径方面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18.
19.
刚性兑付潜规则的存在推动了影子银行的迅速扩张,同时,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隐患.这一规则的形成,是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之间长期动态博弈的一种均衡选择,破解刚性兑付需要打破现行的博弈均衡.本文建立了影子银行之间、影子银行与政府之间、影子银行与投资者之间三组两群体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个主体之间的动态博弈关系以及均衡策略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从建立责任清单、实行分类管理、加强行为监管、培育信托文化等方面提出破解刚性兑付局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