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3,(16):F0002-F0002,1
周巷镇地处慈溪市最西部,位于慈溪、余姚、上虞三市交汇地带,南依329国道,北临杭州湾,是长三角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体系中的五级小城市、慈溪城乡一体化规划布局"一中心四片区"中的西片中心。全镇区域面积82.59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6个社区和1个居委,常住人口21.2万。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6亿元,财政总收入17.2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5亿元。自1997年以来,周巷曾先后被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浙江省和宁波市中心镇。2010—2011年,周巷又先后被列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宁波"卫星城市"试点镇。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8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仪式在长江入海口浙江慈溪杭州湾南岸举行,标志着慈溪"大桥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2008年大桥的建成,慈溪市将一跃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环杭州湾沪、杭、甬三市的中心枢纽,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在慈溪民营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家电产业将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战略,转变产业结构,迎接"大桥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周巷镇位于慈溪市最西部,地处慈溪、余姚、上虞三市交汇地带,南依329国道,北临杭州湾,是长三角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体系中的五级小城市、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余慈中心城重要组成部分、慈溪市"一中心四片区"的西片中心。全镇面积75.4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6个社区,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以来,慈溪市观海卫镇的美丽城镇建设工作,紧盯"保持慈溪经济总量的第一位置;力争全国千强镇排名宁波市的榜首地位;跻身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第一梯队"三个小目标,落实分工,合力推进。一方面重视规划引领,高质量开展美丽城镇行动方案编制工作,行动方案入选省级优秀方案名单;另一方面,锚定年度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年度143个"五美"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2.6亿,其中社会投资7.2亿。  相似文献   

5.
《浙江工商》2010,(8):47-47
8月14日下午,海曙区光彩事业促进会正式成立。这是继慈溪、鄞州之后宁波市成立的第三家县(市)区光彩事业促进会。宁波市委统战部部长郁伟年、海曙区委书记陈奕君出席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6.
段明权 《宁波通讯》2013,(11):38-38
每年夏至后,慈溪南部的群山翠岭上,沉甸甸的杨梅挂满树梢。慈溪杨梅以"荸荠种"口感最好,能健身,又能传递感情。1989年慈溪被授予"中国杨梅之乡"称号,同年6月,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举行杨梅节。认真做好杨梅文化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文章,杨梅文化已成为慈溪社会经济发展一张靓丽名片;同时,通过杨梅文化的传播,慈溪"荸荠种"杨梅种植区域向省内外更广阔的领城拓  相似文献   

7.
正马渚位于浙江宁绍平原中心,绍兴之东,长江三角洲南翼,与杭州湾对岸的上海浦东相望,处在余姚、慈溪、上虞三角之内,杭甬运河穿境而过,历来被称为宁绍通衢。区域面积65.8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3个社区,常住人口逾7万。马渚镇素有"二山三水五分地"之说,境内平原辽阔,青山点缀,河道交错纵横,湖沼星罗棋布,自古以来,物阜民丰,钟灵毓秀,是景色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5,(6):2-3
<正>近年来,慈溪围绕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市,创新改革,积极推进新常态下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和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础教育公平均衡显特色获评宁波市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市。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和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评估。义务段教育集团化和城乡教育共同体办学扎实推进。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精品线路慈溪"争拼赶超"展示线起点为慈溪现代农业开发区,终点至慈溪余姚交界处(329国道),全长44公里,总投资36.3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4亿元,改造提升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4年2月。沿线有多个农业产业项目、城市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0.
点赞宁波     
正慈溪:成立全省首家"强制医疗执行检察室"4月13日,慈溪市检察院"强制医疗执行检察室"在慈溪市第七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浙江省成立的首家强制医疗执行检察室。奉化:推出60条"负面清单"促干部"能上能下"近日,奉化市制订出台《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负面  相似文献   

11.
正五年来,宁波市供排水集团作为城市的"水保姆",开创了生态引水、集约制水、科学排水、分质供水的崭新局面,为"五水共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供排水"航母"扬帆起航2014年5月6日,宁波市供排水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宁波供排水事业从此步入了一体化管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集团整合了市自来水公司、市排水公司、宁波工业供水公司3家公  相似文献   

12.
戴松岳 《宁波通讯》2007,(11):27-30
一到宁波境内,古寺名刹星罗棋布,蔚为大观。市区的保国寺、七塔寺、观宗寺、宝庆寺;慈溪的五磊寺、金仙寺;鄞州的天童寺、育王寺、金峨寺;镇海的宝陀寺、瑞岩寺、灵峰寺;奉化的雪窦寺、岳林寺等等。连同原属宁波府的普陀山诸寺,构成了一个寺院林立、高僧辈出的佛教胜地,并有弥勒佛显迹等胜事,因而人称宁波三佛地。是何原因使宁波成为名闻遐  相似文献   

13.
<正>宁波地处东海之滨,中国东南海岸线中段、长三角南翼,紧邻亚太主航道要冲,春秋时期就已成为中国早期八大港口之一,唐时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三大外贸港口,宋时与泉州、广州并称为三大港口重镇,鸦片战争后则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宁波交通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1955年,余梁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地区新建的第一条县乡公路;1959年宁波境内第一条铁路——萧甬铁路重建并恢复通车;1978年,镇海港区建成宁波历史上第一座万吨级深水码头;1990年,浙江省第一个独立的民用航  相似文献   

14.
正市委召开全会专题研究查短板补短板问题,充分体现了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坚决态度,充分体现了市委敢于直面难题、全力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责任担当。慈溪将认真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以补齐改革落地这一短板为抓手,创新突破、担当有为,着力推动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努力实现"二次腾飞"。一、持续释放改革落地红利,着力凝聚慈溪民营经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是宁波市区信用联社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工程的关键年,联社以"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为目的,通过平台支撑、服务优化、渠道建设、产品创新,全面提速普惠快车。平台支撑:打造"1+3"多极多点战略合作网作为丰富普惠金融工程内涵,打造普惠金融工作多平台的重要举措,市区联社延伸与慈溪农村合作银行战略合作效应,相继与市供销社、市大剧院及民营个私协会签订战略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4,(11):20-22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清水绕甬城,白鹭舞蹁跹,是甬城民众心中的梦想。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治水办")自今年2月25日挂牌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心策划了系列组合拳,迅速掀起了全民治水、科学治水、铁腕治水的高潮,实现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7.
一卓 《走向世界》2022,(14):16-19
寻求突破之路 山东省新华书店成立于1944年7月,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省级新华书店.1980年12月,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作为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大型文化企业,山东新华已经形成了省、市、县、乡、村的五级发行网络.自成立以来,山东新华就始终坚持弘扬"新华精神"、锐意改革创新,为山东省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巨...  相似文献   

18.
点赞宁波     
<正>慈溪率先实现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网"全覆盖该市在18个镇(街道)组建6家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日前已构建起市公司、区域公司、回收站以及流动收购车四级联动的规范化回收网络体系,预计年收购各种再生资源20万吨以上。象山拓展台湾南部地区基层交流新渠道2012年以来,象山积极推动对台石斑鱼贸易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两岸同胞直接参与,育、养、贸一体化的台湾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是目前慈溪唯一的省级开发区,与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龙山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模式,现规划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总人口逾13万人。2014年,区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70亿元,实现工业生产总值570亿元、财政总收入10亿元。区位优、底蕴深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地处慈溪市"东融宁波"最前沿,是宁波城市北扩、融入上海的重要节点。现有交通条件下,距离沈海高速入口仅15分钟车程,距离宁波市区仅需半个小时车程,与宁波同  相似文献   

20.
正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慈溪特有的地域道德文化。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慈孝"命名的县级市,慈溪具有悠久的慈孝传统。在认识"慈孝"本质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慈溪拓展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由慈及善,由善及爱,提出了"慈文化"地域道德价值观。"慈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2015年,慈溪提出了争创"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的目标,提炼总结了以"慈孝、慈善、慈爱"为内涵的"慈文化",实施"十大工程""十大作品""十大活动"及"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