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琳 《大众商务》2010,(16):309-309
香港地区继承了中世纪威斯敏斯特法院的判例法,编纂并公布了大量判例,具有灵活性和有机成长性。本文论述了香港判例制度产生的背景并对其原则、主体、形式、权限、变更、可行性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为使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应当对其进行借鉴发挥判例的辅助作用,并对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两大法系"判例制度"之比较--兼谈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判例制度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对两大法系判例的效力、地位、适用判例的技术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为使自己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应当向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进行借鉴,并对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英美判例法与我国判例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唱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3):85-86,89
英美判例法源于具体案件,具有灵活性和有机成长性,这些特点可弥补制定法的不足.本文讨论了我国判例的含义、建立判例制度的必要性,并对判例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英美法系的判例制度产生于英国,随着英国对外殖民的不断扩张而在英属殖民地如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得到发展,其最基本原则是遵循先例,同时区别技术及判例报告制度也是其主要内容。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不同于英美法系,我国的法律体系植根于大陆法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在建立判例制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将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优点引进到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中大有裨益,我国现有的税收判例和税收案例针对具体交易类型提供了交易定性的判定规则,应该在借鉴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自身的判例制度,完善税收法律体系、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与救济以及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相似文献   

5.
在要求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对其建立条件的分析是必要的.判例法制度能否在我国建立以及能否有效运作,取决于以下条件完善和规范司法解释体制,赋予法官独立解释法律的权力,确保最高法院对所有案件享有实际上的终审权,以及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等.  相似文献   

6.
判例、判例制度与判例法并非是同一概念,中国已经存在判例法形成的制度基础,但并不存在判例法。判例法在西方国家是伴随司法品质的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当判例法制度得以形成而使得法的形式多样化的情形下,如何协调各种法之间的关系问题将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7.
殷官林 《西部金融》2007,(10):23-24
《刑法》对洗钱罪的定义直接影响着对洗钱活动的打击力度.本文认为,我国反洗钱投入与洗钱罪判例严重不匹配,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洗钱罪定义不够科学,应根据反洗钱工作需要对洗钱罪定义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8.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司法权行使的基本内容,最大限度的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本文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并从司法独立、引入判例、程序控制,法律监督四个方面对法官自由裁量进行完善,力求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是信用欺诈产生的制度原因。而欺诈例外原则是对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补充。我国司法实践中已有信用证欺诈例外适用的判例。应进一步通过立法方式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制度的司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产品责任制度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司法判例中,伴随着20世纪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扩大,各国有关产品责任制度的立法也逐步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而至今我国没有关于产品责任的专门立法。文章立足于我国现行相关产品责任制度的立法,并结合我国十几年来有关产品责任制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借鉴外国产品责任立法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来探讨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价格歧视是商家针对相同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费用的行为,司法是消费者遭受价格歧视后的最后救济途径,要完善我国价格歧视规制体系,有必要对我国价格歧视案件审理情况进行研究。以188份判决书为考察样本,对我国以价格歧视为案由的案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总体情况上存在价格歧视判例数量少、实质审理力度不高、实质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对典型判例进行梳理后,发现存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模糊、歧视对象指向不明、歧视行为定性不清、忽略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问题。对此,文章结合价格歧视构成要件理论,提出了科学把握价格歧视认定尺度、引入惩罚性赔偿和先行赔付制度、结合价格歧视要件加大实质审理力度的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价格歧视案件司法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违约制度是英美法以判例发展起来的特有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效益和安全价值。借鉴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在适用范围、救济方式和不安抗辨权的适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法与人性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具有历史形式.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蕴涵着社会法学理论.以此人性论检视中国法治建设,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自洽的人性论支持;大规模的法制建构导致法治泡沫;权力制约疲软等.要进一步推进中国法治建设,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承认判例法;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承认法官对法律的社会学解释;规范公权力始终是我国法治建设之中心;实行法官独立制度;加快程序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对个人征信业务需求日趋扩大,但由于征信业发展滞后、法律制度不完善、个人守信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差,个人信用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借鉴美国分散立法、判例执法、个人信息“宽进严出”等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个人权益得到保护的建议,即依法治国为理念、公共权益为原则、信息征集为基础、信息应用为关键、救济制度为补充。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变迁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制度创新不足,缺乏可行性强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瓶颈.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首先应该受到其制度的约束,当然也包括大环境所导致的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依托,从宏观层面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探索并总结了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历史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养老金缺口等问题.本文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定义、制度构成及制度变迁进行了描述.从宏观角度对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遵循先例原则是英国判例法中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先例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律制度的要求,于是先例规避的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IRC v. Ramsay(1982)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先例规避的方法与利弊.  相似文献   

18.
最高额抵押制度对于促进融资和继续交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已为各国立法、学说和判例普遍承认。我国《担保法》规定了该项制度,但在最高额抵押的设定、范围和变更,以及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的转让、最高抵押权的转让和实现、最高额确定制度、减额请求权制度和消灭请求权制度等方面;尚有明显不足,急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行政管理、业务经办、基金管理和基金监管等几个部分.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决定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成败.本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制度自从进入我国之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我国的生态旅游呈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发展态势.要实现真正的生态旅游,必须用法律制度对其予以规制.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着手,概括了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并进而从法律法规的制定、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法律制度的实施以及法律监督等几个方面,对于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