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资本市场后股权分置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动机、效率和市场反应,总结出过度融资的判定标准,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5年股改之前,股权分置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股权分置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普遍呈现出啄序悖论现象,即先外源融资,再内源融资,而在外源融资中,首先选择股权融资,其次才是债权融资。我们不妨以一个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以及股利政策的实际案例,说明其在股权分置背景下为什么偏好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8年以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2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以及公司改变投资策略后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能显著增加公司投资支出,并降低投资支出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的投资策略变化赋予较高的价值评估,且这一价值增加效应在规模小、成立年限少、非国有企业等遭受严重融资约束的公司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缓解了公司遭受的融资约束,并通过提升公司投资水平而增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股权融资饥渴症",股权分置改革后消除了"二元结构"真正实现同股同权,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机制。那么,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再融资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公司基本面的资金需求,还是利用有利的市场时机进行股权再融资。  相似文献   

5.
基于股权分置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主要根源是股权分置结构的存在。在股权分置结构下,国有股“一股独大”和非流通性,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股东利益关系;股权融资的软约束性及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的成本错位;证券市场扭曲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促使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发生。为解决上述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应优化股权结构,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规范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6.
基于股权分置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主要根源是股权分置结构的存在。在股权分置结构下,国有股"一股独大"和非流通性,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股东利益关系;股权融资的软约束性及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的成本错位;证券市场扭曲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促使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发生。为解决上述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应优化股权结构,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规范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7.
郑玲 《会计之友》2008,(12):97-98
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债券发展主导思想的改变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会促进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出发,在时目前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后股权分置时代如何加快债券融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债券发展主导思想的改变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会促进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出发,在对目前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后股权分置时代如何加快债券融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扭曲,存在恶意圈钱现象。制度变迁后,相对合理的融资制度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降低,重树债务融资理念,合理安排融资期限和融资规模,发行债券、定向增发股票将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是一项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其将为资本市场的其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条件。股改也将对可转换债券融资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简述可转债的发展和特点并就在目前股权分置改革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可转债投资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扭曲,存在恶意圈钱现象.制度变迁后,相对合理的融资制度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降低,重树债务融资理念,合理安排融资期限和融资规模,发行债券、定向增发股票将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对比了股权分置改革大规模展开和股改完成后我国并购市场可能产生的宏观和微观层面变化,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方式的可能途径和程度,进而提出主并公司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与融资方式,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制度是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有效发展的制度设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即股权全流通时代,消除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的障碍,资本市场的发展迎来全新的时代。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将大幅增加,本文着重研究公司并购与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有收益根源于股权分置。而股权融资偏好仅是控股股东攫取私有收益的一种间接方式而已。股权分置改革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和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中国股市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两类股票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的股权分置现象,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标志性作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的类型和数量问题对公司治理有很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对投资者关系和盈余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改后的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建设,今后应加强的工作:一是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二是进一步开发金融产品,同时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三是政府对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策略应该改变;四是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市场,加强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诚信建设,强化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它为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市场化奠定了制度基础.股改后使上市公司并购更加活跃,如今的经济危机又给并购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有必要对并购市场进行分析.文章在说明股权分置由来的基础上,分析股权分置时代我国并购市场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并购活动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各方利益相关者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完善我国并购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和三因素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所产生的累积非正常收益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前后累积非正常收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事件期间市场风险对累积非正常收益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流通股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价支付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股权的流通性与控制权市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情况下股权的流通性对控制权市场的影响和股权分置改革后控制权市场的变化,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市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的变迁为研究视角,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绩效(CAR)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改变侵占公司利益方式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公司的并购市场绩效均值显著为正,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公司有较高的并购市场绩效,收购公司并购活动的关联属性对并购市场绩效无显著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并购公司其并购市场绩效越低。另外,成长性增强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公司杠杆减弱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文中的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逐渐显现出市场化特征,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和并购市场绩效已产生积极作用,但并购活动中利益输送的动机和行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下和存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时股权融资活动对控股股东股权价值的影响,指出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以及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是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