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市场》2009,(46):70-70
<正>2002年4月的一天晚上,陈静林住在隔壁的同事陶姐突然愁容满面地把她叫了出去。原来,她家请的小保姆应聘到一家商场做了营业员,并且说走就走了。由于来不及再请保姆,她2岁的女儿朵朵第二天就没人照顾了,她和丈夫都要上班,孩子可怎么办啊!陶姐嗫嚅了半天后说,她想请陈静林的  相似文献   

2.
<正>8年前,方盛只是一名下岗女工;8年后,她却成了拥有3家公司、资产千万的企业老总!这是神话吗?人们在惊诧之余不禁要问:她是怎样创造出这一财富神话的呢?回答很简单:一碗豆腐!自从方盛的方香豆坊七彩豆腐创业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不高开起古玩店她能干明白吗?--一、打工不愿当三陪,她再度失业 1996年夏季,纺织女子刘香丽下岗了,由于丈夫单位也不景气,工资太少,九岁的女儿正在上学,她决定先找一份工作贴补家用。刚开始,她在一家饭店打工做了  相似文献   

4.
<正> 一、营养、外形上下功夫五彩豆腐俏销李丽经过漫长的孕期,终于幸福地当上了妈妈。小宝宝健康可爱,李丽精心地哺育着宝宝。转眼宝宝五个月该添加辅食了,这样才能保证宝宝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有一次她在给宝宝做辅食豆腐泥时想,能不能有一种豆腐,含有多种营养,什么蛋白质啦、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啦,达到让宝宝吃一种食物就能摄取多种营养的目的,也不用蒸呀煮呀的做那么多样辅食了。丽丽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市场上没有这种豆腐,她便下决心一定要自己做出这种豆腐来。在家苦苦琢磨了几天,终于想出好办法了!丽丽抱着宝宝到市场精心  相似文献   

5.
<正> 张桂芳是1990年珠海平沙恒丰公司的下岗女工,当时她38岁,随后她丈夫也下岗了。下岗后日子立刻变得捉襟见肘,她一月只有104元生活费,丈夫给别人打短工,儿子上小学,女儿还在幼儿园。下岗后,张桂芳搬出缝纫机,办个缝衣店,一年辛苦下来,赚了1万多元,然后开始将工厂的废煤渣倒卖给砖厂做砖,  相似文献   

6.
<正> 李燕出生在河北藁城市一农村,高中后嫁给同村一男子。一年后,随着女儿的降临,家里的日子紧张起来了。李燕虽嘴上不说,但心里对丈夫却有了怨气。女儿两周岁生日时,在城里打工的妹妹来到她家,李燕明显感觉到了妹妹的变化,打扮时髦了,说话也不土了,并且一出手就给了外甥女200元的礼钱,这样李燕动了去城里打工的心。她在与丈夫、公婆商量之后,去了妹妹打工的饭店,做一名服务员。  相似文献   

7.
<正>8年前,她是一名下岗女工;8年后,她是拥有3家公司的企业老总。在古城金陵,她使1000多名下岗工人走上了致富之路!下岗女工艰苦创业执著研发七彩豆腐由于单位经营不景气,方胜于九十年代末从商场下岗。她当时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以后的生活究竟怎么办。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同为下岗工人出身的彭洪根,和他一起合作做起了豆腐品牌,七彩豆腐是他们研究的第一个项目。为了研究怎么能给豆腐加上一些纯天然的色彩,方胜倾注了不少心血,但苦于一直找不到既有效又  相似文献   

8.
<正> 朋友李玲下岗后,丈夫支持她在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上开了一家时装店。开张那天,凭着自己和丈夫平时的好人缘,邀来了许多客人为其捧场,搞得热闹非凡。开始一、二个月,在她和丈夫的亲朋、同事、熟人等的频频光顾下,生意确实做得红红火火。而且亲友们还不时为她带来新的顾客,。李玲非常高兴,甚感熟人的生意好做,开出的价钱一是一、二是二,很少有人还价。然而,好景不长,慢慢地光顾她时装店的熟人越来越少,究其原因,罪魁祸首当然是她的杀手锏:宰熟人。  相似文献   

9.
<正> 1997年4月,化工厂技术厂长刘玉香下岗了。她有一脑袋的配方,却口袋空空。女儿上学要钱,婆婆、父母年过70,吃穿治病,处处要钱。一家人靠丈夫的700元工资,实在撑不住。一天,她在理发店理发,正巧有人给店主送货——散装的洗发膏。她一问,1公斤卖2.4元。别人能做,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回到家,她立刻琢磨着调整配方。按在厂子时使用的配方,1公斤光成本就  相似文献   

10.
家有至宝     
丈夫原是一名海员,他们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要分离。虽说别后思念常使他们的欢聚如蜜甘甜,可她还是希望丈夫总呆在身边。于是,丈夫不做海员了,他们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酒店。原来做财会的她坐吧台管账,游刃有余;原来在船上当大厨的丈夫掌勺炒菜,更是不在话下。酒店的生意很好。可  相似文献   

11.
李秀香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于四川三台县农村。因为家里穷,初中毕业后就离开了学校。1992年,家里给她订了一门亲事,她嫁给了同村的一个复员军人。结婚后第二年底,女儿出生了。女儿两岁那年,李秀香将女儿留给丈夫,自己一个人南下深圳打工去了。含辛茹苦,一干就是十个年头。起初每月打工能挣得500多元钱,她除了给  相似文献   

12.
<正> 穷,死死缠着郭云。4个老人总有病,11岁的儿子总要钱,丈夫工作效益不好,这么下去怎么行?郭云发现,儿子班主任办辅导班赚钱。她租门面、买桌椅,也要办班!名字就叫栋梁中小学辅导班。她想在市内电视报上做广告,最小版面1500元。咬咬牙还是做了。还别说,电话不断。忙活了一周,真正报名的,只有5个孩子。1500元的广告,仅让她收了200元的学费!  相似文献   

13.
王茶英是浙江萧山西门镇的农民。1997年,她和丈夫东拼西凑了50万元,盖了一门350平方米的豆制品加工作坊。由于当时萧山做豆腐的还不多。因此夫妻二人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了当地最大的豆制品加工户,客户的不断增加让王茶英的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1999年3月她拿出全部积蓄开始扩建厂房。然而王茶英没想到的是,她蒸蒸日上的生意早让同行红了眼,就在她的厂房刚刚动工的时候,同城的一家豆制品厂在她对面租了间门面,  相似文献   

14.
<正> 蒋桂芝和丈夫带着孩子到广场去玩,有一个卖氢气球的妇女吸引了她,一毛钱一只的气球充了氢气就可卖2元,一会儿就卖了好几十个。回到家,她便和丈夫商量也做这个本小利大的生意,可等夫妻俩真  相似文献   

15.
温暖     
读了《苦涩的昨日深入我的骨髓》(见本期“商家故事”栏目)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尹润娇一岁半的时候不幸受伤,导致左腿终身残疾。但她从小好强,并不因为身体的缺陷而自暴自弃。因家境贫寒,她辍学后去做缝纫学徒,练就了一门好手艺。结婚后,她悉心调教因患有先天性脑膜炎智障且耳聋的丈夫,让他学会了缝衣、补鞋、修伞。1996年,夫妻俩进入江西莲花县城的商品大世界摆了个小摊,缝衣、补鞋、修伞,风雨无阻。生活也终于渐渐有了起色:不仅在老家盖了新房,女儿还考上了大学。生活稍微好了,尹润娇想到的是比她更困难的人。虽然为供女儿上大学…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兴隆乡兴隆村61岁的张金花从30年前就以做豆腐作为家庭主业。由于她做的豆腐鲜嫩可口、讲究卫生而深受百姓及各个饭店的欢迎,她被乡亲们誉为“豆腐婆”。凭借勤劳的双手和善良的品格,张金花家的生活由贫穷逐渐走上富裕路。  相似文献   

17.
<正>她下岗了,又遭遇婚姻失败,为生存去做月嫂,无意中,走进一个新天地。文波是黑龙江鸡西市人。35岁那年,单位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了。就在她下岗不久,她的丈夫也失去了工作,夫妻两人因为生活的困难而经常吵架,最后丈夫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离家出走,独自供养两个孩子的文波只好到家政公司做了一名月嫂。她不怕吃苦,不怕累,就是想多赚点钱。就在她勤勤恳恳工作时,生活的另一扇门正悄悄地向她敞开了。  相似文献   

18.
<正>初尝甜头,小买卖里发现大金矿7块钱啊!比自已做手工艺品赚头大多了!本以为豆腐生意没啥意思,第一天卖完下来。王茶英(310051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工业园区江陵路77号杭州华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电话:0571-86688788 13867155698)的想法彻底变了:我要一直卖下去!在小市场,我一天赚7块,换个大市场,肯定能赚更多!王茶英开始琢磨了。正好,电视里播放有关新民市场的报道。王茶英决定去试试。新民市场是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批发商,一天到晚,总是人山人海的。第一天来,在市场的过道旁,王茶英挤了个小摊位。为了尽快开张,王茶英在装豆腐的箱子上贴了一张纸,写明:先尝后买。还没见过先尝后买的豆腐呢!好奇的人纷纷聚了过来。一尝不得了,都说不错,王茶英的豆腐被一抢而空。  相似文献   

19.
晓叶 《光彩》2014,(1):67-67
正如今私人订制越来越普遍,合适、个性成了人们的追求。每个人的家庭情况、资金拥有量不尽相同,在子女教育、购房购车、养老、医疗、财富传承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家庭综合财富规划方面更需要私人订制。庄鸿(化名)今年48岁,前不久刚与丈夫离婚,目前有一名未成年的女儿正在美国读书。她上世纪90年代与丈夫一起开始从事餐饮业,之后发展至零售批发、房地产等行业,生意越做越大,夫妻之间的性格差异也越来越大,感情  相似文献   

20.
<正>都说做女人难,但还有比她更难的吗——闯进竞争激烈的商场,丈夫不支持、孩子尚小需要她照顾,技术难题一个接着一个……你说难不难?狄闻娟是一个美丽柔弱的女人,却凭借常人没有的坚韧和执著,研发出技术过硬的产品!凭借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不畏艰辛的吃苦精神,开拓了全国市场!凭借母性的爱心和女人特有的温柔,把亲情化服务做到极至,赢得了所有加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