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中介是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金融中介理论自诞生以来,受到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等客观因素的推动,取得了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中介功能观的提出,从更加基本的角度说明了金融中介存在的必然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中介还参与到资本选择与公司治理中来,并建立了模型。  相似文献   

2.
金融中介理论方面的文献相当繁复。本文以历史演进为线索,全面回顾了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历史。通过把握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风险、风险管理、参与成本等金融中介理论的几大基本概念,归纳、梳理与评论各主要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背景、主要思想及相互间的联系,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所有这些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伴随着现实与理论冲突的困惑、不断修正古典MW完美市场的范式以对凸现出的困惑做出诠释的这一过程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们已经处于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时代,虽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手段、以新技术装备的传统媒体、尤其是强大的互联网发展使社会的信息量几乎到了爆炸的程度。但是,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大多创业者往往会把融资作为首要问题来对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操作。然而,正是由于融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使企业不是无  相似文献   

4.
现代金融中介的主流理论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成果,从成本节约的角度说明金融中介的存在根据在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现代金融中介支流理论--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点指出金融中介的功能而不是它的组织形式是金融中介存在的关键.但它们都只是解释了金融中介存在的部分原因,依然有着中介与市场对立定位、缺乏统一解释、功能与行为分割和对金融分工和发展解释不足的重大缺陷,迫切需要更新.  相似文献   

5.
金融中介结构性转变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中介由银行金融中介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传统上,银行在各国金融中介中占有主体地位。然后,近年来,非银行金融中介的迅猛发展削弱了银行传统的主体地位,金融中介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出现了非银行金融中介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银行金融中介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的发展趋势。本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倾斜逆转、银行替代、金融资本积累金融化、他国经济增长的国际占有等方面阐述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伴随金融实践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金融中介理论在提高其解释力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其分析视野,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理论的发展不断走向完善和深入。追寻新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一是金融中介的研究边界逐步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存款类机构转向更广义的中介机构(包括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二是在寻求金融中介的存在根由上,从外生性因素分析转向内生性因素分析;三是金融中介与市场的关系开始从静态对立的竞争关系转向动态互补的共生关系;四是对金融中介的总体研究范式一改以往狭隘的机构观,而代之以更具有说服力的功能观。  相似文献   

7.
金融中介理论的新视角:功能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金融中介功能的传统方法是在给定现存金融机构的前提下来价有助于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政策目标。作为这种机构观点的替代,新的功能观是指给定金融中介的经济功能,在此基础上讨论运作这些功能的最佳金融机构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非正规金融的概念、类型、规模、形成原因、市场利率等方面的梳理,指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放贷风险的补偿,同时也是对正规金融官僚体制低效率的制度适应。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储蓄机构,在资金融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兴起,各国银行业在金融业的地位逐渐下降.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商业银行会不会在21世纪消亡?金融中介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金融中介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中的适应性措施和制约因素,考察其可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并在分析金融中介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与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金融危机的前两代模型难以对亚洲金融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产生了第三代模型。第三代模型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的道德风险模型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模型并不能对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给予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文章首先阐释了Minsky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并把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然后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新兴国家金融脆弱性的产生与积聚过程,弥补了Minsky金融脆弱性假说的缺陷。这种基于微观基础的、动态的、结构性的方法有力地解释了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这些政策启示对我国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汇集了大批的金融企业,进一步凸显了上海当前金融人才队伍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海外金融人才的引进工作变得日趋重要.在引进工作中,存在着极为普遍、贯穿全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使海外金融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岗位匹配度都相对较低,给人才的供需双方都带来许多问题.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上海自贸区海外金融人才引进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并为相关管理部门消除信息不对称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明确金融消费者的边界和主要权益,充分重视信息工具的运用,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法律变革,凸显不断探索金融消费者保护有效模式的需要。我国需加快立法研究和实践,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制度、环境、观念、机制等因素的束缚,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还主要停留在浅层面的业务创新上。应改革金融调控体制,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各商业银行要不断更新观念,强化自身金融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业务的风险管理和市场营销,积极探索有效的金融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建立财务软件行业技术标准的必要性,并就财务软件行业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作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上市公司各不同利益主体的分析,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首要条件是改变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其次,控制信息不对称对各方利益的影响是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保证是充分发挥独立审计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在并购国有困难企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财务风险:财力不足;信息不对称;非理智财务决策;系统风险。认为民营企业应通过以下措施和方法将财务风险消除在各个环节中,从而实现并购成功:结合企业实际,选用适合自身发展的参与方式;多方收集信息,化“信息不对称”为“信息对称”;优化决策程序,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妥善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效率理论框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效率"的特点,因此,提高金融效率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与此相伴随,金融效率的研究也就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回顾金融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入手,通过梳理研究金融效率表现形式的三个层面和影响金融效率的六大因素的相关文献,试图为金融效率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传统财务理论始终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有充分的决策能力来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决策,经济主体追求最优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是该理论作用的基础。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财务理论悄然兴起且日渐发展,对原有财务理论框架下的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一理论通过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从而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以其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展示出自身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行为财务理论已成为国内外财务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和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基础,对行为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解析财务信息失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会计的目的出发,解析了财务信息失真的概念、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衡量财务信息质量的原则。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分析了财务信息失真的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外在原因主要是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软弱无力。内在原因主要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企业领导人业绩及利益驱动;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阻碍了会计监督;企业领导人人为因素造成财务信息失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