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国外关于时间利用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时间利用研究以时间利用调查为基础,其研究内容可划分为无酬劳动估价、宏观经济分析、微观经济研究和福利状况评价等几个领域。本文对国外这些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我国时间利用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时间利用与福祉的关系、时间利用的衡量以及福祉衡量中时间利用的角色三个方面概述了近期研究的进展,重点归纳了时间利用的日志调查及其拓展方法,福祉框架中时间利用的四类角色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关研究对国内时间利用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现有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述评基础上,阐释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从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以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供需、成本和博弈分析为核心构建了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分析框架,提出这一研究框架下三个重要理论命题,即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实施和土地利用规划管制权限配置。这为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畜禽粪便类固体废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需要对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与再资源化。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农村地区的中小养殖场畜禽粪便类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收集方式和利用情况采取了文献研究、座谈访问、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其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的潜力、利用方式、利用程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促进畜禽粪便再利用与再资源化的社会策略的效果和移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来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包含了利用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用地弹性指数和贡献比较指数,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从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来反映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在定量分析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集约利用值,根据集约利用值确定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等级,并分析了区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差异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配置开发区生态用地,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开发区生态用地配置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生态用地配置与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呈负相关,与土地开发程度呈正相关。在开发区生态用地配置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开发区生态用地数量配置及空间配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启芳 《经济论坛》2011,(10):118-119
本文在城市化背景下,从城市化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关系、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演变驱动力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定量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纵观目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状,从文献总结的角度出发,文章分析了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导思想,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子与理论基础,并归纳其研究思路、方法与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指出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最后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土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和具体的研究目标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RS、GIS技术手段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成果和土地利用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与耕地利用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地理》2021,41(2):148-155
耕地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视角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可为乡村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思路。文章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理论论述了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耕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动力机制,探讨了劳动力要素变动与耕地利用转型之间的关系。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的耕地利用转型是社会经济转型和变革过程中,乡村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年龄结构变化引发的种植结构、经营方式、固有投入和耕地产出能力等耕地利用形态的变化,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动态过程与微观个体体能效应、劳动替代效应、土地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是助推耕地利用转型的动力。研究认为,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关键在于通过耕地利用形态的刻画,剖析劳动力结构变动与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关系。在乡村劳动力要素变动背景下,面向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耕地利用转型调控需要全面把握劳动力要素的新发展趋势,逐渐强化土地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相似文献   

11.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企业选择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的一般经济分析框架,确定影响低碳土地利用方式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以及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研究结论:低碳土地利用方式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一种新投入要素的选择或者新生产函数的选择。企业的低碳土地利用方式选择行为主要受到成本-收益、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与社会统计方法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困境调查,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社会认知、指标分配和实施作用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项为实现土地利用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以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为核心的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供给,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需求存在矛盾,为从制度分析视角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土地应该坚持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有序、合理的开发,以便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各要素的协调发展。文章回顾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理论,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重点研究领域以及各领域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世界粮农组织1993年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中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以来,国内外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和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土地可持续利用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已迈入成熟调整时期,由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共同作用和影响下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利用趋势呈现出小幅震荡、利好消弭、补仓不济的特点,而学术界针对当前情势下的相关研究则因市场秩序的自我修正出现了短期混沌,故提出了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系统框架,通过"概念体系—理论体系—认识体系—实践体系"这一阶梯型研究脉络,勾勒出较为清晰的研究思路和高效的研究方法,以此为后期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熵值时序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定量地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原因与机制,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市1996—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借助信息论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原理,分析了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长沙市土地利用信息熵持续上升,均衡度、优势度呈波动状态,土地利用职能相对扩张,土地空间利用类型表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东部垦区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利用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具有一定地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黑龙江省东部垦区的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4个农场群为研究区,选取18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研究区的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和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研究区1999—2008年10年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其三者的协调度和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值,同时运用ArcGIS手段,对1999—2008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特征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益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且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始终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协调度的影响。研究区的耕地利用效益呈现出东北部和中部高、西北部和南部低的明显区域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9,(12):134-149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居民福利具有重要影响,但居民对社会资本的利用程度如何这一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首次提出了社会资本可利用度概念,并基于农牧户视角构建了社会资本可利用度的测度体系,实际测算了农牧户社会资本可利用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不同生产方式的农牧户社会资本可利用度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民俗文化、中心城镇可达性和居住集聚性对农牧户社会资本可利用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发现还意味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高度关注提升居民个体的社会资本可利用度,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的土地动态监测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认识遥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发展趋势的分析,比较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几种方法,再重点阐述了遥感方法及其他新技术监测方法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研究和运用,指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的集成运用是动态监测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景观——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针对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分析了在景观视角下进行文化遗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文化遗产景观的整体性、系统性,遗产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复合性,景观价值的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时间及其文化属性的统一性等特征的探索,阐述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