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频频出现管理舞弊案例,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恢复资本市场的信心,审计准则制定机构AICPA、IAASB和我国财政部等相继发布新审计准则,引入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概念。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重点为管理舞弊,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单位负责人造成的违法性失真。注册会计师及相关机构,应从重视管理舞弊环境,探究识别管理舞弊的红旗标志,强调职业精神,扩大识别舞弊风险的范围,扩展发现错误或舞弊迹象等方面入手,全面关注管理舞弊问题,大力提高对管理舞弊审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舞弊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需要关注的特别风险.如何识别、评估财务舞弊导致的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表审计中最为困难的步骤之一.文章主要就中小企业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财务舞弊审计中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来识别中小企业财务舞弊迹象、评估财务舞弊风险.  相似文献   

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要求对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实施有计划的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程序。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不仅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更是利润的源泉。然而,近年来多次出现由于存货舞弊造成的审计失败,存货成为了易产生错报与舞弊风险的危险地带,也是注册会计师报表审计关注的重要科目。文章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件发展始末这一现实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审计过程嵌入职业怀疑思维的分析框架对其存货舞弊行为及审计人员未能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分析,进而从风险导向与职业怀疑协同视角提出了未来存货审计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审计风险准则为重点 进一步完善中国独立审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差,独立审计准则部分项目已不适应要求。因此,须尽快出台有关审计风险准则,为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我国起草审计风险准则的思路是,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审计风险准则将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同时,也对注册会计师许多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前不久发布了《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包括《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修订)》、《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独立  相似文献   

6.
李侠 《商业会计》2004,(11):6-6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前不久发布了《审计风险准则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包括《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修订)》、《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9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独立  相似文献   

7.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舞弊风险评估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诈性财务报告舞弊,也被称为管理舞弊,是一种欺骗使用者的有意错报,或者在数额或披露上有意遗漏,多数案例涉及数额的有意错报,数额的省略与遗漏较为少见;欺诈性财务报告舞弊经常表现为管理层串通舞弊。21世纪初发生的系列欺诈性财务报告舞弊案例中,管理层串通舞弊是其最主要原因,审计实践证明传统的审计方式面对欺诈性财务报告舞弊经常是无效的,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重点关注欺诈性财务报告舞弊风险识别和应对。  相似文献   

8.
1、错误。财政部印发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以下简称《准则》)规定:“本准则所称错误,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非故意的错报或漏报”。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公司中“琼民源”、“红光实业“等财务欺诈案件的曝光,美国相继报出安然和世界通讯财务丑闻,日本雪印公司舞弊案件等等,使得各国针对会计报表的舞弊审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中笔者分析了舞弊审计的内涵及特征,并按照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就如何实施会计报表舞弊审计提出了几点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舞弊成为企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这种行为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甚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对账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审计,才能有效的防止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而会计报表是会计舞弊的重要载体,利用会计报表进行风险的识别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会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进行分析,阐述了会计报表识别会计舞弊审计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1-2005年期间被我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公开处罚的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选取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方面的10个指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舞弊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会计舞弊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控制股东的性质、监事会规模与会计舞弊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主要报表之一 ,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现金流量表作假也将会更具有新意、欺骗性。为防患于未然 ,本文对作假动因进行分析 ,进而总结出现金流量表作假可能用的手法及相应的预防、审计查假措施。  相似文献   

13.
The recent accounting scandals have raised concerns regarding the closeness of auditor–client relationships. Critics argue that as the relationship lengthens a bond develops and auditors’ professional skepticism may be replaced with trust. However, Statement on Auditing Standards No. 99 states that auditors “should conduct the engagement with a mindset that recognizes the possibility that a material misstatement due to fraud could be present, regardless of any past experience with the entity and regardless of the auditor’s belief about management’s honesty and integrity” (AICPA 2002, Statement on Auditing Standards No. 99, paragraph 13, p. 1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uditors develop trust in a client’s management and whether this trust affects auditors’ decision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uditors’ satisfaction with a client’s management during a prior audit engagement affects auditors’ self-reported trust in that client’s management and whether that trust affects their fraud risk assessment. The decision to trust a client’s management should be an ethical decision because excessive trust may impair auditors’ skepticism, which auditors are required to maintain by their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We therefore also investigate whether auditors’ trust is affected by their moral reasoning. An experimental case was completed by 89 professional auditors, all with experience assessing the risk of fraud. The results suggest audito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lient affects their trust in the client (higher satisfaction associated with higher trust and lower satisfaction associated with lower trust). Further, after an overall unsatisfying experience, auditors’ trust affects their fraud risk assessments. However, after an overall satisfying experience, their trust does not affect their fraud risk assess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auditors are able to maintain their professional skepticism after satisfying past experiences with the client regardless of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of the client’s management. Lastly, auditors’ moral reasoning was not related to their trust in the client’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校大量合并、自筹经费,引发了高校会计信息失真,个别高校甚至存在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追踪其缘由,大部分是因为高校内部会计监控存在着问题。目前,高校应进一步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会计基础工作必须要严谨,手续要齐全;尽快进行财产清查;建立符合高校的控制标准;引入外部审计;提高内控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控手段;建立现代高校管理体制和监控体制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实施内部会计监控制度与贯彻实施《会计法》,并以《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相结合;积极开展事前事中审计。  相似文献   

15.
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系统层次和系统内部控制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对数据式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及评估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进行详尽的阐述,以期寻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降低检查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应加强电子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动态数据分析模型,提高数据式审计的技术,建立建全数据审计的理论和标准,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会计舞弊行为层出不穷,财务造假方法各不相同,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会计舞弊的分类及常见手法入手,对会计舞弊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防范会计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宏伟 《财贸研究》2011,22(5):149-155
以2002-2008年间非金融类、非外资类正常交易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财务报告舞弊行政处罚严厉程度与审计意见购买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务报告舞弊行政处罚越严厉,越能显著地降低审计客户通过变更审计师购买审计意见的概率,越能显著降低审计客户盈利能力的增加或债务水平的降低,进而达到审计意见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市场中,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博弈,会计舞弊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借口就永远存在。对于财务舞弊和盈余管理的治理,是很难通过消除压力和借口来取得成效的,只有尽量减少机会因素,即行为实施的条件和机会,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成效。由于两者在行为后果和法律责任上的截然不同,因而相应的治理策略也有所不同。对于会计舞弊的治理则需要以"治"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事前的有效防范、事后外部审计的有效监督和发现后的严厉惩罚缺一不可。对于盈余管理问题,只能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会计政策规范,加强信息披露等来压缩盈余管理的空间,同时还应通过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来引导公司的行为,才能逐步减少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是经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反映。会计信息失真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性极大。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管理机制缺位和法制观念浅薄使然,应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票发行制度,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等方面加以防范。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