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亚玲 《经济学家》2005,(3):121-1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被征土地数量呈高速增长态势,期间也引发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理论界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目前征地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实质上是剥夺农民,必须相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另一些学者认为要进一步严格征地的程序,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征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被征地农民。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征地补偿安置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设想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他们正处在从农业劳动向非农职业转化的中间地带,相关制度、政策及保障条件都非常薄弱,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尽快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的稳定和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以每年1千万的速度增长,目前,流动人口已达2.21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市民、农民以外的第三大人口群体。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强调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和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决定》从我国国情出发,明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对于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6.
梁树广 《经济论坛》2013,(11):156-162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三者之间关系也成为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计量检验了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四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演进的进程、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四省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工业化达到高级阶段,农业现代化呈下降趋势,工业化和城镇化呈正相关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呈负相关关系。四省的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和一致,表明三化发展是一种自然和市场发展过程。依此结果,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征地制度的制度悖论与创新路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必然会发生农地从农业用途向非农用途的大量转变,农地用途的改变,实质上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地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现阶段我国农地用途向非农建设用途转变除个别例外,主要是依法通过国家征地的方式实现。由于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由政府制定,没有真实地反映农地资源的稀缺程度,影响了农地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过低的征地补偿费导致国有土地的出让价格和征地补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差,有关利益主体对征地收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加速了农地的非农化进程。这一制度引发的社会分配不公正,导致的生产和交易低效率等问题,已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征地制度改革已经提上决策层的议事日程,成为重大政策课题。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作为农民职业转换、身份转变和社会价值观转型的载体,其健康发展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之所在。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发展推进期,传统的征地制度日渐显现出其内在的弊端,甚至蜕变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因此,有必要在廓清我国征地制度的变迁轨迹的基础上,剖析传统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固有缺陷,为探明相应的制度变迁路径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各类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失地农民逐年增多,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处于“务农无地、经商无本、务工无厂、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困境之中。由此引发了城乡差别、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征地工作.“征地难”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贺银凤 《经济论坛》2010,(11):50-52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与国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还有距离。因此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亟待完善,既需要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又需要政策细化,才使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实。  相似文献   

11.
农地征收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地加速向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转移,围绕农地征收产生的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成为焦点。目前,我国现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补偿制度设计尚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是导致农民得到的征地补偿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应完善土地征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政府行为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征地制度的内在缺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镇化作为农民职业转换,身份转变和社会价值观转型的有效的动态载体,其健康发展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推进期,传统的征地制度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逐渐显现出其日渐强化的梗阻效应,蜕变成我国城镇化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因素。本文旨在廓清我国征地制度的变迁轨迹,探析传统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固有缺失,为寻求相应的制度变迁路径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学术界对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弊病做了大量探讨,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征地制度中“征地权的行使超过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导致征地权滥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4.
张孔嘉 《经济论坛》2007,(8):124-125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越来越多。建立建全被征地农民的长期补偿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社会和谐。最近,我对河北省辛集市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进行了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农民的敬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城镇化的实质来看,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趋势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又能满足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的资源支撑。征地制度设计与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改革征地制度成为加快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本文将在对各参与主体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行为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改革与完善征地制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我国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以征地补偿为主要资金来源,建立起替代土地保障功能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随着无锡市惠山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和农村城镇化不断发展,被征用土地的农民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现时存在和历次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8日承诺让农民得到更多土地增值收益。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中国将扭转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的现状。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作报告时说:“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的贫困、补偿与可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荣 《经济师》2004,(8):170-171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失地农民不断增加 ,现在的征地补偿不仅标准过低 ,而且征地补偿原则的设计中根本没有考虑农民失去土地过程中所失去的非物质资源 ,这些是失地农民发展所必须的社会资源。这一资源的丧失造成了失地农民的贫困。只有实施可发展的政策 ,才是失地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海南 《资本市场》2013,(6):114-121
城镇化已经成为了影响整个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关键词.当然也是影响资本市场走势的关键词。资本市场在时刻关注着国家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及制度建设.但近年来一些来自微观层面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和思考,其中就包括土地流转的加速。过往30年.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未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研究发现.过去和未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城镇化有几个必然的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1农民市民化(包括农民工和农民的市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