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银行经营者对客户的安全保障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经营在其营业场所对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有保障义务,这是一种法定义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第三人直接侵害的情况下,银行经营违反该义务发生客户人身、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种侵权责任的性质为侵权补充责任,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责任。  相似文献   

2.
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人的侵权责任承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形式可能是直接责任,也可能是补充责任,但是,在有第三人加害行为的情况下,应当由第三人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人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按照各自的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的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孙彪 《全国商情》2009,(9):140-141
本文认为在雇佣法律关系中,雇主对受雇于工作中的雇员受到的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是一种侵权责任,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本文从雇主对雇员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过失相抵、免责事由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本文论述了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侵害财产权、侵害生命健康权、侵害名誉权、隐私权、侵害知识产权、职务侵权、产品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地下施工、地上建筑物及其悬置物致人损害和紧急避险致人损害等各种侵权行为中的适用问题,并就相关立法完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判断标准,包括法定标准、行业标准和合理人标准。在第三人实行的侵权行为中,由经营者承担补充义务的制度不符合安全保障义务制度的初衰,违背侵权法的基本精神,在实施中会与其他制度相抵触。为此,应由经营者与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按各自过失大小或原因力的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蒋晓燕 《全国商情》2007,(12):122-12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繁荣,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案件作为一类特殊的侵权案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探讨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人身权民法保护体系的建设,无疑已成为法律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对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案件的保护现状及其不足,提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案件的归责原则应当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的理念,并对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创设"安全保障义务"的相关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特许连锁模式有利于旅行社行业的有序发展,但其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需要厘清。首先是总社与加盟社的内部关系,在合作从事出境游、国内游业务时应当遵守强制性规定。同时,总社应当注重对加盟社的指导和管理;其次是特许连锁的对外责任,当加盟社对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时,如果该第三人是企业,总社一般没有责任。如果该第三人是旅游者,总社需承担连带责任。加盟社因侵权损害第三人利益时,总社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法律视角论述了审计侵权声任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审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举证义务、免责条件等要素,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审计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9.
安全保障义务在现代侵权法领域有了新的发展,第三人侵权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若违反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构成消极侵权。现有立法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安全保障义务,但亟需完善。笔者从不同角度论证物业管理企业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性,进而分析了其具体适用过程中的责任承担方式、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于第三人的违法行为损害了业主的权益,物业管理商的责任承担问题一直以来倍受关注。从现有的立法规定出发,物业管理商承担责任所存在的违约赔偿责任、侵权赔偿和责任竞合等情况均难免有不完善之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出发,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可以以侵权和违约两诉合并,以体现法律全面保护业主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产品责任主体是因产品存在缺陷而致他人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人。生产者和销售者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产品责任主体,它们以无过错责任为归责事由。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出发,原材料和零部件或半成品提供者、准生产者、进口者应归属于生产者范畴,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在符合相应条件时,应承担产品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2.
安全保障义务对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经营者违反该义务发生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一般应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特征、内容以及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的责任构成。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抑或因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都应当进行赔偿,而且对于违约中的精神损害,仅仅依靠侵权法来保护是不够的。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实际上是对合同附属义务之保护义务的违反,对该义务的违反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依合同法救济较依侵权法救济更佳。  相似文献   

14.
在法人侵权的问题中,何种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法人行为,对于法人侵权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在法人企业中,一般可以代表法人作出行为的主体主要有法人机关、法定代表人、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法人的代理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法人机关在代表权限内的职务行为是法人行为;法人成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是法人行为,而因执行职务的侵权行为不是法人行为;代理人的任何行为都不能视为法人行为。  相似文献   

15.
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是侵权领域的一个特殊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注册会计师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在侵权法的框架下重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创建与第三人范围相对应的民事责任具体归责原则,确立比例责任为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基本赔偿制度,构筑独立鉴定人名册制度、随机选任制度和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合一的专家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环境侵权从狭义上讲就是特指环境污染侵权,目前对其归责原则实行单一的无过失责任体系。但是在理论上对于无过失责任原则存在许多争议,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合法排污造成的损害责任由谁承担,适用何种归责原则,法律规定有欠缺。公平责任原则作为一种独立的归责原则,能否介入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与无过失责任原则一并构成环境污染侵权的归责原则体系,值得探讨,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也应该尽快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7.
证明责任分配是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关系到立法目的的实现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随着环境侵权诉讼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相关制度中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问题之不足逐渐显现。我国应当在相关制度体系中,尽快建立完善的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倒置原则,并扩大该原则的适用范围,规范环境侵权诉讼中法官的司法裁量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行法建立了环境侵权一元规则,即无论环境污染致人身损害还是致财产损失,都实施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该规则忽视了环境侵权的复杂性,易导致人身损害得不到充分救济,使企业的负担沉重。鉴于人身价值优于财产价值,并为了充分救济受害者的人身权利,促进社会发展,应当构建环境侵权二元规则。环境污染致人身损害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环境污染致财产损失应当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和因果关系推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动物遗弃现象频发,流浪动物激增。好心人施以援手,好意行善,却面临法律的惩罚。2013年3月北京一法院判决,流浪动物侵权时投喂人需承担赔偿责任。投喂流浪动物被视为善举,但却被法律所否却。投喂人承担责任的法律基础为何?认定投喂人注意义务的标准又是什么?如果侵权责任成立,投喂人需要在多大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本文结合这一真实案例,在我国《侵权责任法》的框架内检索适用于流浪动物侵权的规范基础,探讨该类案件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20.
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但其侵权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按照共同侵权人之间有无主观上的共同过错(共同故意或过失),可将共同侵权行为分为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共同侵权人对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侵权人作为一个整体对损害共同承担责任;共同侵权人中的任何一个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在共同侵权人其中一人对全部损害承担了责任之后,他有权向其他未承担责任的共同侵权人追偿,请求偿付其应当的赔偿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