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孔令通 《活力》2012,(10):182-182
一、性善析要 性善论——这是一种具有引导性质的哲学理念。孟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创立并完善了“性善论”思想体系。“性善论”不仅仅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孟子仁政学说道德归宿和理论依据。孟子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相似文献   

2.
人性、会计人、和谐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性 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社会心理学家将社会交换中的趋利避害作为对人性假定的理论规定,行为性是人性的自然前提,趋与避是人的自然性的表现;适应性是人性的社会本质,利与害是人以社会价值判断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性的表现。孔孟创立的儒家关于性善论,充分阐述了人性善的观点,占据了我国人性学说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仁者不忧     
刘刚 《政策与管理》2008,(3):114-11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儒家对弟子修身的根本要求,也是儒家评判社会的基本价值尺度。“仁者不忧”是备受孔子青睐的内在品质,是懦家“三达德”重要的修养之一。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理财思想带有明显的社会伦理色彩,说的是治人,目的是经国富天下,奠定了封建国家“一以贯之”的国家理财思想基础。儒家理财思想表现在治人和治物两个方面。一方面,孔子所说的“人道”和孟子所说的“人性”,都属于治人的范畴,孔子从  相似文献   

5.
孙正楠 《活力》2011,(1):79-79
纵观孔子的思想体系.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和为贵。关于“和”的精辟概括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体体现在孔子的“礼治”思想、“德治”思想、“仁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勇者不惧     
刘刚 《政策与管理》2008,(5):100-101
孔子对勇的理解是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知错必改,“勇者不惧”是儒家所追求的重要精神境界,也是君子应具备的重要美德之一。 义理之勇 孔子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强调有仁德的人必定勇敢,而勇敢的人则未必一定有仁德。  相似文献   

7.
人性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中国古代哲学上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由于人的问题是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关于人性的研究在管理领域同样受到重视。最早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的当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他曾长期担任杜威和阿尔海化学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贝尔电话公司等大企业的顾问,实践经验非常丰富。1960年,麦格雷戈发表了《管理理论X或Y的抉择—一企业的人性面》一书,用管理学家的目光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麦格雷戈认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  相似文献   

8.
于艳秋 《活力》2005,(10):167-167
鲁迅先生曾说:“所谓的中国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孔丘先生是深通事故的老先生……犯不上来做明目张胆的破坏者,所以只是不谈,而决不骂,于是乎俨然成为中国的圣人,道大.无所不包故也。”这些话在五四时期掀起了批判儒家及孔子文化的狂潮,比这更直接更彻底的批判还有很多。那么在今天孔子和他的思想到底还有没有意义了,更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和合学”,和合是先秦的文本上就有,但作为一种“学”,以往没有,是我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理论思维的架构,是当前中国哲学的一种新的理论思维形态。“和合学”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当然也包括儒家的思想资源。它是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马列文化在互动当中的一种“转生”。  相似文献   

10.
张福红 《活力》2011,(20):116-11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儒家经典著作《孝经》是一部专门论述孝道与孝治的著作,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著作之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孝经》中“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德之本也”来阐述传统的孝道,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是关注对人的教育和管理的。“儒”字乃“人”旁有一个“需”,就说明“儒”是为人所需要的。孔子有三干弟子、七十二贤,在教育和管理上他花了很多功夫,形成了儒家学派独到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12.
庞果 《企业导报》2011,(4):241-242
社会科学中人文主义以理想人格作为人性的代表,认为人性是善的,而自然主义强调现实人格,认为人性是恶的。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与荀子所提出的性恶论,其思想差异体现了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争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两者在人性善恶的先验观念上虽存在根本差异,倡导的思想理论截然不同,但他们都强调后天努力以培养圣贤品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实际上是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3.
在面向21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现代新儒学以“返本开新”为基本思想纲领。“返本”即要返回先秦乃至中华文明之源头的夏商周.追本溯源,寻求中华文明和儒学的真精神;“开新”即要在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国本土,集中华夏文化圈全体华人的智慧,真正开出华夏文明的新形式。从这个角度上看,“追本开新”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我国周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在二次大战后充分汲取儒家文化的涵养.提出“儒家资本主义”这个所谓东方式现代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义利之辩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称之为“儒者第一义”。历史上,先秦儒家提出的义以生利,见利思义,以义为上等一系列论述,两千多年以为一直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本着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内核,使企业形成科学的义利观和正确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5.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在批判性地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阐释了孔子“仁”的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2014,(2):88-89
诗是什么?现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恰到好处:诗其实就是“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叶嘉莹教授认为,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诗是人心的苏醒,离我们的心灵最近.孔子说:不读《周南》《召南》,犹正墙面而立.一个人对着墙面而立,就是隔,就是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尽心尽情的精神,正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文化的千年之梦.  相似文献   

17.
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也不是见物不见人.企业管理并没有进入所谓的以决策理论、系统科学和定量分析为中心的现代阶段,而是更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人的本性的理解.它是源于人的血缘亲情形成的一种内心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以此推及社会人...  相似文献   

18.
一看到“信”这个字,很多人就会意识到“人言为信”、“言而有信”、“诚实守信”。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诚信大国,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先秦轴心时代的原典,无不对“信”推崇倍至。在两千年间中一直占据尊崇地位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二十多处论及“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字宽夫.西汉哲学家,著名学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是继孔子、孟子、荀子之后和宋代朱熹之前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由于他的观点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称其为“董二圣”。  相似文献   

20.
李占舟 《英才》2004,(9):82-83
有人行善乐施,有人无恶不作,性善论、性恶论影响了和影响着管理学上的激励策略设计,不同的人性假设导致不同的激励模式和激励重点。麦格雷戈有“X理论”、“Y理论”;威廉·大内则有“Z理论”。人性是善,是恶,还是介于二者之间?X、Y、Z三种理论哪一个在现实的地面投下更多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