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做为传统媒体一支重要的力量,因受观众收看习惯的改变而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保持电视媒体的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电视新闻做为媒体宣传党的政策的重要载体,也要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作出改变。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采访水平,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提问方法在电视新闻现场采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桉 《活力》2010,(20):165-165
一个称职电视新闻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就是一个导演。要想在采访过程中做个成功的导演,将采访的话语权游刃有余地把握在自己手中,挖到我们想要的新闻素材,就必须学会提问。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要深入基层中、深入生活中、深入百姓中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其中体验式采访这一方式是新闻记者深入群众、直观展现的一种好方法,对于电视新闻记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写作、新闻画面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李瑶  王鑫 《活力》2007,(8):122
电视新闻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兼有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和新闻电影的特点。电视新闻的这些特性,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做一名多面手,要有新闻敏感和广博的知识,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要有摄影构图、摄影用光等基本功,要熟练掌握电视摄像的艺术技巧,要懂得电视画面语言等等。  相似文献   

5.
张金磊 《活力》2011,(15):48-48
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是新闻的灵魂。这就要求记者对所报道的事实,在认识、判断和推理方面是真实的。真实是广大受众对新闻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完成新闻工作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坚持新闻现象的本质与真实。讲真话,报实情。是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电视新闻应该如何表现真实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下面从电视内容的真实、电视新闻图像的真实和电视新闻音响的真实等三个方面对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石佳  杜骁 《中外企业家》2013,(2S):265-265
电视新闻记者具有编辑意识的必要性为增强编辑意识,可突出新闻的时效性,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增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途径为切实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加筹划意识提高写作水平以及努力提高电视摄像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磊  蒋成丽 《活力》2014,(10):83-83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必要性,提出了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与采访要求。  相似文献   

8.
侯俊芝 《活力》2014,(2):112-112
从事电视新闻工作13年了,深刻地体会到: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在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断去学习,去发现去创新,才能做出更多的好新闻,好作品。 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的。因此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才能拍摄出好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于永行 《活力》2013,(11):43-43
一、报纸(电视)法制栏目必须将社会性放在首位 法制宣传报道担负着保护人民、打击犯罪、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责任,内容涉及犯罪等社会丑恶现象。揭露假、丑、恶,促进问题的解决是电视(报纸)法制栏目的重要目的,但不是越多越好,不能将电视法制节目做成“案例汇总、罪恶展示”,在“量”上要有限制,要有典型和说服力。此外,还要把握好“度”,报道时,必须考虑社会效果,要从维护大局、维护稳定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普及教育的需要出发。对素材进行精当的分析、判断、有取舍,绝不能满足好奇心理而猎奇,更不能将之作为一种单纯的提高电视收视率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郝良纯  邬宽滨 《活力》2011,(8):125-125
从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出台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决心。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新闻记者无疑在三农报道方面责无旁贷,要拿出更新、更好、更贴近农村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王彬 《活力》2013,(4):187-187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是作为新闻记者正确履行职责的必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一个一线电视新闻采编记者的角度,通过与不同人群面对面的采访,客观生动地挖掘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反映了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幸福生活。文章从电视新闻记者要坚守新闻阵地客观记录新闻事实、坚守职业操守无愧于记者职业、不断学习提高新闻业务水平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得出记者要勤于思索乐于坚守,做时代忠实的记录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向国锐 《活力》2012,(6):173-173
近年来.随着观众欣赏口味和对经济新闻期望值的提高,人们对电视经济新闻进一步创新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立足行业点和经济新闻的特点,遵循规律,开拓创新,进一步搞好经济新闻报道。使之更加贴近受众,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为此,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东芝公司开发出最新电视技术,能够在平面电视上展现立体影像,观赏者不必戴上特制眼镜也能看到立体效果。在这之前的立体电视机必须要有特制的屏幕,必须站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立体影像。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在对突发新闻事件的采访过程中,要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和环境的不同,所需要采取现场采访的手段也不同,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应该作为新闻事件的一种外部因素,积极引导新闻事件向透明、公开、正确的方面发展,那么,新闻记者如何应对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准确及时的报道,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王亚丽 《活力》2005,(5):227-227
几年前。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谈到新闻记者要打好知识根底这个问题时,要求新闻记者博览群书,首先提到的就是哲学。学点哲学对新闻报道工作有什么积极作用呢?多年的新闻报道实践。使笔者感到,从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方法等都蕴涵着有关哲学思想。作为新闻记者学点哲学,探讨一点哲学与新闻报道的内在联系,对我们新闻宣传工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创优,作为电视工作者,特别是对新闻记者而言,是检验他是否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职业素养的标准之一.有些新闻记者常常是将创优作为一项任务,为了创优而创优,没有将之纳入自己的平常工作里.  相似文献   

18.
魏红影 《活力》2014,(9):41-41
自从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联合部署“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全国新闻战线以“群众路线”为报道理念,掀起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广大新闻记者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普通群众的声音,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如何能真正做好“走基层”报道,成为身边的众多电视新闻记者一直在思索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黄左伦 《活力》2012,(19):128-128
当今社会,信息已日益向全球化、多元化发展,其信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拉动和带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在这样一个信息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同样也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作为新闻的媒介,即广播、报刊、电视、网络、手机等,均成为中国新闻业不可或缺的媒介,其快速、准确和覆盖面的广度,都呈现出日益繁荣和开放的态势.纵观中国新闻媒介的快速发展,有引领社会潮流、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害新闻信息的泛滥;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时有发生;一些歪曲事实和失实的信息传播,给国家、社会和公众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以为,要克服这些问题,新闻记者就必须承担起新闻工作的责任感,即必须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高艳 《活力》2011,(8):203-203
生存在信息社会,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节目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就必须不断提高节目质量,节目的制作包装成为重要一环。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制作设备推陈出新,特别是集字幕机、特技机、编辑机于一体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使电视节目制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电视越来越“好看”了。由线性到非线性,由磁带编辑到磁盘编辑,由模拟到数字……原来复杂的制作方式变得非常简单,而观众看到的电视画面却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