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大山  唐海燕 《活力》2009,(8):58-58
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及时而有价值的信息。报纸会议新闻也不例外,一篇会议报道中包含的有关事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越多,信息量越大,吸引人的因素也就越多。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学会写各种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及时而有价值的信息.报纸会议新闻也不例外,一篇会议报道中包含的有关事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越多,信息量越大,吸引人的因素也就越多.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学会写各种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3.
何海波 《活力》2012,(10):158-158
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提供大量及时而有价值的信息。报纸会议新闻也不例外,一篇报道中包含的有关事物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越多,信息量越大,吸引人的因素也就越多。艾丰在他的《新闻采访方法论》中给新闻价值的定义是;新闻价值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指这个事实可能给社会人们带来的新的信息的分量。他确定新的事实、新的信息和普遍兴趣是构成新闻价值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而新的信息则是这三要素中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妮娜 《活力》2012,(14):81-81
在新闻中。会议是新闻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一项常规的报道活动,如何采访会议。如何从会议中获得鲜活的新闻,这是每个记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从目前的会议新闻来看。一些会议报道干瘪、生硬,并不令人满意。如何从会议中抓新闻,写出一篇鲜活的会议新闻,本文将做一些陈述。  相似文献   

5.
邱丽娜 《活力》2012,(8):129-129
会议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搞好会议报道是新闻记者的一大职责。很少有记者没有接触过会议报道的。所以,会议新闻如何走出老框框,一直是新闻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乔文 《活力》2012,(6):234-234
提起会议报道.很多媒体人都表现出“深恶痛绝”,好像媒体的质量不高都是“会议惹的祸”.而时政记者也在抱怨最苦最累却写不出好新闻,似乎媒体不报道会议,新闻就一定好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回答是否定的。新闻记者要学会从会议中淘金,从会议中寻宝,会议报道也能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一直占有相当比例,但采编会议新闻却是记者编辑比较头痛的事情.按照一般的会议程序写报道,很容易,也很简单,但领导不满意,受众不感兴趣,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一直在探索对会议新闻进行改革,不过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只着眼于形式的改变是不够的,对会议内容的选择、会议新闻价值的挖掘利用上也要认真分析研究.我们首先来看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王兵 《活力》2009,(8):60-60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与省市级的新闻相比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但是长期以来,县级台新闻节目收视率低.群众对节目不满意.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过多过长.经常是十几分钟的新闻全部是会议.而由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一个就是七八分钟长,加之表现手法单一枯燥,使观众大倒味口,使这一档本应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节目成了群众最不爱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9.
曹宏伟  孟醒 《活力》2010,(10):218-218
作为县级电视台.地方新闻节目可说是自办节目中的重头戏。由于地方新闻反映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比较起省市级的新闻更贴近群众,是很受群众欢迎的。但是长期以来。县级台新闻节目收视率低,群众对节目不满意,其中突出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新闻节目中会议报道过多过长。经常是十几分钟的新闻全都是会议.而由主要领导主持的会议一个就有七八分钟长。加之表现手法单一枯燥,使观众大倒味口。使这一档本应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节目成了群众最不爱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10.
何秀丽  朱冶 《活力》2005,(7):250-250
新闻报道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一是真实,二是迅速。在这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当中,真实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要素,它是新闻的生命,对于这一点在新闻界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它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奉行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并非都能够坚持新闻真实性,新闻失实性报道时有发生。新闻失实状况,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故意性失实报道和非故意性失实报道。  相似文献   

11.
陈洋 《活力》2012,(6):169-169
会议新闻相对于其他报道领域而言。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权威性强、新闻性突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做好会议新闻.不仅是衡量一家新闻媒体价值观的重要指标。而且也往往会受到受众的高度关注。因此,改进会议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和受众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2.
刘春田 《活力》2010,(10):204-204
一、实现电视会议新闻的内容、风格、形式的和谐统一目前的电视会议新闻多数是按会议的程序进行格式化报道,如某日某地召开某会议,某人参加.某人主持、某人发言、某人做重要指示……这种“新八股”式的会议新闻给人“千佛一面”的感觉;烦琐的会议程序、面面俱到的报道,淹没了有价值的事实: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指出、  相似文献   

13.
张敏 《活力》2013,(1):51-51
著名新闻人王小丫说过,“经济”它很通俗,也很感性,感性得和漂亮、舒服这样的词一样。的确,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经济不仅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经济报道也应该是丰富而灵动的。所以,我们在从事经济报道的过程中.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把经济新闻做“活”,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增加经济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李慧娟 《活力》2011,(6):260-260
电视新闻导语.是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结构之一,为一篇新闻报道之“虎头”.提挈全篇。一、何谓电视新闻导语对于它的定义。中外有所不同,过去和现在对它的认识也不同。在由“5个W”组成的新闻导语的基础上,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交代最重要.最新鲜的部分要素”的新一代导语写法。向比新闻标题来,导语在报纸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中差别更大。报纸新闻中,导语一般指报道开头的简短语句.而在电视新闻中.  相似文献   

15.
敖艳华  王爱军 《活力》2005,(7):220-220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会议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问题。会议报道“三脱离”的原因很多,众说不一,以笔者之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议报道采写在某些方面背离了新闻规律。具体分析,起码背离了如下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史艳欣 《活力》2011,(11):192-192
连线报道也可以称为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通过直播问直接播报出去。作为与广播消息稿、录音报道并用的一种手段.以记者口语化的描述,勾勒出新闻事件的画面.把现场氛围呈现出来,使听众如临其境,具有现场感.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交通广播”连线报道,经验的总结。作为“交通广播”记者,在近几年的采访报道中。深刻体会到r,连线报道在制作程序上比录音报道更简便,表现形式比消息稿更加生动,所以成为当下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  相似文献   

17.
改进会议报道是新闻采访面对的现实性课题,而会议报道在广播电视的新闻宣传中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和要求. 一、会议报道的现实性问题 改进会议报道是喊了多年,不同时期,各家媒体都进行过改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总体看步伐还不算大,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波 《活力》2009,(25):86-86
目前新闻直播是较受欢迎的一种新闻播报形式。而连线报道则是新闻直播中经常采取的报道策略,对突出新闻焦点,增强新闻事件的即时性、真实性、参与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因为连线报道对于外部环境依赖性更为强烈。对主持人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的报道,尤其是其社会新闻的报道,说到底就是为读者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电视讲故事可以用精彩的画面,适配的声音,引人入胜。而报纸手段单一,只有文字和图片。所以,报纸记者用文字讲故事的功力,需远远高于其他媒体的记者。而报纸上故事吸引人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富有镜头感的语言,使用大量具有现场感的视觉体,从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相似文献   

20.
史洪帅  杨军 《活力》2011,(3):118-118
在新闻学里面消息是一门重要学科,它最普通、最常见、也最难写。消息的含义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指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我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