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雷元亮 《大众商务》2010,(4):236-236
对国际劳工标准是否应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挂钩的原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雷元亮 《大众商务》2010,(2):236-236
对国际劳工标准是否应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挂钩的原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发达国家一直在国际贸易中努力推行全球性劳工标准,而劳工标准的提高必然导致以劳动密集性产业为优势产业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失去“比较优势”。在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直争论不休,斗争激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就注定必然在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发生冲突与摩擦。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困境,我们必须拿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劳工标准的概念的演化,然后阐述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两派观点,接着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联性,最后发现: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并没有必然联系,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或事实依据。笔者得出的分析结论是劳工标准暂时不会纳入WTO贸易协议中,但是为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WTO体制下的蓝色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TO自由贸易体制下,形式多样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应运而生。因此,国际劳工标准问题成为近年来南北贸易的争论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国际劳工标准的本体论、发展论和应对论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全面阐述,着重提出尽管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不具有合理性,但是在发达国家的积极推动下,这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蓝色壁垒: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亟需破解的新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以SA8000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标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深远影响,国际贸易同劳工标准问题挂钩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应正确认识我国客观存在的劳工问题,客观分析国际劳工标准的双重影响,积极应对蓝色壁垒对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曹娟 《大众商务》2010,(1):202-202,206
劳工问题已逐渐演变成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WTO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也是将目光放到了这个问题上。国际核心劳工标准是否纳入WTO框架内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争执,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劳工问题已逐渐演变成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WTO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也是将目光放到了这个问题上。国际核心劳工标准是否纳入WTO框架内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争执,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部分国家企图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以此来指责他国在国际贸易中违反劳工标准规定,影响国际贸易差额。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难免被指责。2011年伊始,中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工荒",各大企业为招聘员工纷纷提高劳工待遇;但中国劳工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从政府层面应该完善我国劳动立法,提高立法标准,加强执法、监管和普法力度,并建立公司责任报告制度;企业层面应该改变发展模式,重视人才培养,增强创新能力以及积极参与有关劳工标准的强化责任活动。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劳工标准与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之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又遇到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关于劳工标准的要挟.发达国家不承认我国在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认为这种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由于较低的劳工标准所致,并不顾实际情况一再要求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相挂钩,要求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根据Heckscher-ohlin模型,我们知道,核心劳工标准能显著地影响比较优势,多边劳工标准形成的比较优势的差别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带来好处.发达国家强制执行的单边劳工标准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的一种盘剥,不仅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必将损害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国际劳动标准与自贸规则挂钩,虽然未能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体现,但已多次写入以美国、欧盟为主导的地区性与双边性自贸协议。在新近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特别是在TPP与TTIP谈判中,劳动标准条款占据了重要分量,并且对谈判国法制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我国自贸区规则的设定应当充分考虑劳动标准在我国法中内化的可能,积极正面引导国内立法向国际劳动标准靠拢,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自由贸易谈判提供有力筹码。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引致国际贸易格局随之改变,发达国家为持续占领和控制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必然采取保护相关措施抑制发展中国家急速扩展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而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基于经济学视角,为了顺利推进我国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减缓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困扰,未来应从内部层面继续加快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对内对外的开放模式;从外部层面加速价值链升级工程建设,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摆脱贸易摩擦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在以"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中,一国政府应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相容和统一为目标,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为基本手段,同时扮演"守夜者""规制者""调节者""守望者"等四大角色,从而谋求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周玮  方勇  张二震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15-18,69
经典的贸易条件理论,是建立在国际间生产要素不流动的假设之下的,因此,贸易条件理论能够揭示各国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但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日益融合,要素国际间不流动的前提已经消失。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无法正确反映贸易利益的分配和得益的变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交叉渗透使得各国在总体利益扩大的同时,模糊了贸易利益和投资利益的界限。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参与利益分配的基础由产品分工发展成为要素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机制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15.
UCP600对国际贸易实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UCP600将于2007年7月1日实施,它的实施对于信用证贸易占国际贸易50%左右的我国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通过就UCP600的结构调整、重要定义,以及对UCP500的删改和新的国际结算标准的确立等四个方面的若干条款与UCP500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其对国际贸易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般认为劳动力的流动对国际贸易是替代作用,但是以Gould和Rauch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从信息不完美和合约履行等角度认为移民对国家贸易会产生促进作用,并作了大量的实证分析,从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本文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并做出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7.
标准化水平已成为各国各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掌握了产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标准化通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企业成本等机制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运用中国的实际数据,从宏观上分析中国标准化建设的现状以及由此导致的贸易摩擦,论证了标准化建设与一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为中国标准化建设与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基础上,以分工与专业化为视角,基于劳动分工、贸易壁垒及汇率,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模型。模型分为七种专业化分工模式,包括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国内贸易与专业化分工模式、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并存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国际贸易与完全国际分工模式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他三种模式。分析表明,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是本模型的特例,这说明本模型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