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韶华 《活力》2012,(2):154-154
现场短新闻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它是记者、通讯员和其他作者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写的、具有现场感的新闻,使读者读过以后,犹如身临其境,可见,可闻,可触,可感。  相似文献   

2.
马志 《活力》2012,(9):54-54
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拍摄中,要深入实际。认真了解和掌握现场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新闻事实,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新闻敏感度,善于在现场及时抓住最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的现场气氛,用充满活力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强烈的现场感。把观众置身于新闻事件的现场。  相似文献   

3.
程鸿 《活力》2013,(22):93-93
所谓新闻现场采访,是指新闻记者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现场观察、具体访问、深入体验、切身感受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新闻记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引起的主观感受。新闻现场感首先是新闻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环境中的现场,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闻事件现场的感观与感受,然后再将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的东西反映在报纸上,第一时间呈现给广大读者,进而引起全社会的巨大反响与共鸣,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姚自强 《活力》2012,(21):113-113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卡罗尔?里奇在其著作《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导言中,有两条关于新闻写作十分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该书主译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钟新认为,这句话道出了当今新闻写作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在人们越来越依赖视觉信息的今天,看着电视和碟片长大的人们成为主要受众群体,把读者带到现场"让读者看见"就成了新闻写作的目标之一;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渠道铺天盖地地涌向读者的时候,如何让读者注意你的报道,"令读者在乎"你的报道,是所有记者从业人员都将面临的挑战.钟新同时认为,只要按照这两条去进行新闻写作,记者就可能写出获新闻奖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5.
高春喜 《活力》2011,(12):177-177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再现当时的情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他们不喜欢长篇大论,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最新、最好、最快的信息,所以现场短新闻以独具魅力的传播方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张广玲 《活力》2014,(3):61-61
一、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广播形式的限制,二是现场播报的要求。前者约束了传播者和受众的交流渠道,仅仅通过声音这一种途径来传达所有相关信息,因此对播报记者的传达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后者则严格考验了新闻记者对报道现场和新闻内容的把握能力,需要记者对播报主题进行即时的描摹、评述和反馈。因此,对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的广播记者来说,不仅要善于借助周围的声音效果,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应变能力,在较短时间内组织一段详尽、形象、生动的现场报告,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振典 《活力》2011,(5):228-228
看一个人,先看他的眼睛:读一则新闻,先读它的标题。一个人的眼神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干练或委顿消沉的印象.而一则新闻的标题则决定能否让读者拥有充足的阅读欲望,进一步关注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对报纸而言非常重要。新闻标题是读者了解新闻的窗口,它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揭示给读者,影响着报纸的品牌形象,新闻标题的研究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婷婷 《活力》2011,(20):106-106
一、要有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又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有很多主持人凭着优越的外在因素走进了出镜记者的行列。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实际的新闻训练,虽然有着清新的形象、伶俐的口齿.具备一定的镜头感,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者事件突发变故,他们就会变的语言迟滞,神态窘迫,甚至完全丧失对新闻的判断力。记者的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  相似文献   

9.
苏海丽  薛飞 《活力》2005,(7):228-228
现场采访是指记者置身事件性新闻的现场环境中,伴随事态的发展进程同步进行边观察、边叙述、边提问、边倾听的采访方式。在现场采访中,记者的表情与观众的感受是同步的,情绪随着事件现场的时空变化而起伏跌宕。记者的言行举止影响着观众,调动着观众的情绪。那么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把新闻事件圆满地报道给观众呢?这就需要记者的心、眼、情的全方位投入,即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要做到对新闻事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0.
孙英 《活力》2011,(8):200-20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地市党报时事新闻版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课题。笔者认为,时事新闻是一座新闻富矿,时事编辑既要慧眼识新闻,又要布局好版面,以提升时事新闻版的竞争力。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被多渠道的信息源给分流了。因此,不少读者在打开报纸之前,已经或多或少了解了当前国内外新闻的概要.此时读者更渴望了解其所关注事件的详情。另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看报的时间减少,这也要求编辑有针对性地为读者选择和推荐重点信息.从林林总总的新闻资源中慧眼独具找出读者最想要的和最需要的。我们伊春日报时事新闻版就很注意多选取与当地和本省有关的内容,让时事新闻吸引~部分读者。例如一年一度的高考,当地新闻每年都要报道有关本地高考方面的新闻信息,我们在时事版上也同时刊发国家的高考政策、生源状况、招生比例等信息,对高考信息需求的读者就很欢迎。此外,我们还根据市委、市政府及报社一个阶段以来报道某些方面的重点、热点问题,时事版就有意识地选发画家此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外地在这方面的经验探索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我们把很多人认为“无可为”的时事新闻变得“有可为”起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地方党报对政策、上作群众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李春发  张莉岩 《活力》2011,(11):202-202
新闻,应当按新闻规律办事,而新闻规律的核心则是满足受众的需要。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就必须以读者为本,必须由组织传播遵循的“传者本位”向大众传播遵循的“受众本位”转变,这是社会转型期新闻改革观念和操作上必须正视而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报纸要征服读者.就要让读者喜欢读你的报纸.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发行量,启动广告市场,激活新闻资源市场,进而更好地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和报纸的服务功能。新闻活动是围绕读者市场展开的,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是由读者市场的需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王爱军  陈俊菲 《活力》2012,(2):120-120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一、明确写稿动机。变功利性为公益性你为何写稿?为完成任务:为应付领导;为上稿而上稿;为出名,为个人利益。稿子是给谁看的?给领导看,给同行看,给自己看,给亲朋好友看。我要说,我们要对读者负责。读者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13.
许宁池 《活力》2012,(10):199-199
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是最先和读者见面的。一条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去看,能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标题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让新闻的“眼睛”闪亮起来呢?一、制作标题应遵循的原则1.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标题是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和概括。新闻标题必须以报告事实为主,不能离开新闻而独立存在。因而,新闻标题的特点,也必然与新闻的特点紧密相连,要向读者报告外界新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焦文波 《活力》2012,(15):60-60
现场报道,是一种一对一的传播方式,是直接与新闻人物见面,直接与被采访对象交流,把新闻人物与新闻现场带到观众面前的一种报道形式,最能体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并且给观众以无懈可击的身临其境感。在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是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与新闻事件同为新闻的主体,是节目与受众之间交流的纽带,在现场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提高记者把握现场的能力,使现场报道更具现场感,是决定现场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袁静 《活力》2011,(20):120-120
一、网络家居新闻标题的特点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事实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介的简短的文字.常被称为“新闻的眼睛”在新闻大爆炸的时代,读者对新闻的筛选。已经不仅仅是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更多的是通过标题来筛选新闻。要想让自己的新闻有足够的点击量。就要有一个能吸引别人眼球的标题。  相似文献   

16.
孙耀清 《活力》2014,(3):64-64
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作为消息的开头,与一般的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的开头是不同的。文艺作品的开头可以“弯弓盘弓,引而不发”,可以“欲擒故纵,环顾左右而言他”,若是一开头就把人物的底细、故事的结局都抖搂给读者,那或许反而令人感到索然无味,失去了一种艺术享受。新闻导语刚好相反,它是以省俭的笔墨反映出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此消息主要传递的新闻信息,它为整篇新闻报道定下基调,能唤起读者的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7.
刘冰 《活力》2012,(12):151-151
新闻语言是新闻媒体向读者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新闻报道语言的组织和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则好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同时还要在新闻语言方面进行加工,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则吸引读者关注的新闻,达到了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立新  王生 《活力》2014,(1):44-44
当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短小精悍、新鲜活泼而见长的现场短新闻日益受到受众青睐。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具有哪些特色,我们该如何采写现场短新闻呢?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新闻记者,应该进一步深入去探讨,去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刘鸿 《活力》2014,(6):88-88
作为新闻稿件重要部分的导语,它的作用是把一条新闻最主要的内容简约扼要地介绍出来,让读者知道这条新闻讲的是什么,同时,又要“勾引”读者去阅读全文。为了实现这种双重目的,新闻导语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然而,在多种情况下,新闻导语采用的是叙述的方式。这就是说,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以凝练的语言,运用提要或是归纳概括的方法,开门见山地反映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胡婧 《活力》2011,(11):223-223
现在民生新闻的演播室直播已经变为常态。大部分地方电视台都已经把直播作为了日常节目的播出形式.而其中又以3G和直播车为载体的现场直播最为引人关注.在这样的报道中记者摄像如何通过快速反应来完成现场掌控和新闻信息传达就成为直播中的重中之重。直播现场报道通常以突发事件为主体,如车祸现场、火灾现场、突降暴风雪致交通瘫痪等。这时的新闻事件直播报道就以新闻现场作为主体,演播室只起到串联作用。因此,记者在现场的掌控就非常重要,不仅要第一时间了解有用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