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新思路、新突破 ,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基础上 ,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利益角度出发 ,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创新在于重视企业家群体的人力资本 ,特别要重视企业家薪酬水平与激励作用、创新与构建企业家分配机制的形成。解决这一问题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理论基础和实践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鼓励企业家不断提高其人力资本供给水平,从而改善国有企业绩效,国有企业曾采用过承包经营责任制、年薪制等激励制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建立,这些激励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拟借鉴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构建企业家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并结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实际,提出企业家激励制度优化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显现。专用性和非流动性的存在使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性质更加突出,风险的承担保证了企业家拥有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基础。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配置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产权配置及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建立有效的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企业家理论、企业管理者理论、契约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特性、效用函数和行为模式,从而针对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讨论了包括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和声誉机制在内的企业家激励机制和包括企业内部直接监督机制和外部市场竞争机制的企业家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模式与融资契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过程中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作用的分析,本文在考察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时,根据如何获得(专利)技术、如何参与创业来界定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的主要模式。基于对民营科技企业创业特征的判断与对其融资契约选择的考察,本研究在企业家理论框架下,分析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之间资本与产权的交换形式,设计企业家最优创业融资契约。不同的创业形式有着不同的契约安排,不同的契约安排决定了专利权人、企业家和投资者不同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配置,继而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家精神的发挥。从企业家和投资者的角度,构建了创业融资博弈模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融资契约安排的现实规律,把握民营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是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企业家产权是企业家对他的人力资本的使用、转让、收益等权利。产权残缺会导致激励不足等问题,而保护企业家产权的完整才能给企业家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有效的人力资本产权是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内生变量。当企业所确定的契约安排能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其产权完整性有一个较好的预期时,能够减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强劳动契约的自我强制实施能力,实现劳动的有效供给,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产权既是人力资本主体与其他经济主体相互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制约经济主体行使权利的一种规则。国有企业内的人力资本应该同物质资本具有平等的产权地位。当国有企业引入人力资本产权、把国有企业看成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时,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也进行了制度创新,从而大大节约了国有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应是在国有企业内部引入人力资本产权,推广年薪制、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等收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制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不同模式及由此形成的相机治理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受激励水平、程度以及企业治理效率。从历史、现实的逻辑对3种典型的企业形态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进行考察,并提出现代股份制企业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称安排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终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国企经营绩效低下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低下,其根源在于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缺失,导致人力资本运营危机。改革国有企业,必须从人力资本产权的制度安排入手,通过对国企人力资本产权确立特别是对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以达到提升国企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