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说到新经济,人们不会不提起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大名,而人们同样不会忽视的,还有日本软银公司总裁孙正义.软银在中国名气很大,一半是因为孙正义这个人,一半是因为软银在IT界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说到新经济,人们不会不提起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大名,而人们同样不会忽视的,还有日本软银公司总裁孙正义.软银在中国名气很大,一半是因为孙正义这个人,一半是因为软银在IT界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IT产业在我国取得快速发展。IT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各行各业如何更好地应用IT技术?这里刊登的一组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2001年,全球IT领域因为受到美国IT行业泡沫的影响,世界IT业一片萧条,惟独我国在IT产业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那么我国IT产业的发展到底如何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每分每秒都一如既往地消灭在时间中,不同的人投放了不同的内容,生活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我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6.
清华同方作为中关村乃至全国知名的、具有多种产业规模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在中关村前四届电脑节中都积极参与,并且每一次亮象都有不俗表现。第五届中关村电脑节开幕在即,在这次电脑节上清华同方会有什么惊喜带给人们?今年IBM、微软、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本地化”的进程,面对跨国公司抢占中国IT市场的咄咄逼人态势,中国IT业将如何应对?清华同方将采取什么策略使自己的IT产业在这场博弈中以小博大,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先生。  相似文献   

7.
自话IT创业     
1.请您谈谈当前IT业的大体走向、态势。茅:由于科技事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由于国家的需要、民众的需要,IT业一定也会稳步发展。通过学习和实践,IT业会逐步走向稳定、规范的方向。周:虽然有在国外IT界十数年的工作经验,也经历了国内IT企业创业的历程。但回答这个问题依然很困难,只能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体验经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体验经济的提出 自1998年美国Strategic Horizons LLP公司两位创始人B.Joseph Pine和JamesH.Gilmore在同年<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7/8月号期刊上发表<欢迎进入体验经济>(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文以及1999年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两人合著的<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书以来,体验经济的提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IT业更是备受青睐.然而值得回味的是,在之前近3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于1970年在其所著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虽早已提到继服务业发展之后,体验业将成为经济的支柱,但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托夫勒先生虽然提到继服务经济发展之后体验经济将会出现,但没有象前面提到的两位美国企业家那样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世纪之交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体验经济的重提,恰逢其时.那么有哪些变化使得体验经济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迅速传播呢?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导读]2011年全球IT开支将增长,而PC业却因受软件业和移动设备快速发展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1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知名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和Gartner都预测,2011年全球IT开支将增长,而PC业却因受软件业和移动设备快速发展的影响而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0.
提到赵世光这个名字,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说到无烟烧烤肉串在俄罗斯红火的故事,商业圈内就无人不知了。一串普通的烤肉,怎么会让外国人如此心仪?他的烤肉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1.
晓风 《大众商务》2007,(1):39-39
成功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别呢?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大,为什么很多小事,人人都能做而做出来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呢?台湾首富王永庆就是从细节中找到成功机会的人。  相似文献   

12.
来自不同小区的业主集中讨论社区治理问题,其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是什么?不同小区有不一样的现状,看似纷繁复杂,但其根源实际上往往都是因为业主组织作用的缺失.2010年1月16日,由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市业主委员会年会",集中讨论了如何从业委会的法律地位、组织建设、社区工作基点等方面发挥业委会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琳  赵光 《大众商务》2005,(11):64-65
北京的一些富翁俱乐部,就像一座座难以触及的神秘“宫殿”。在此进行私密活动的人,至少有500万以上的资产; 拿到一张烫金会员卡,就要交纳10万元会费!那么,这里都接待什么人?富翁们在“宫殿”里究竟能做些什么?在这里打工的女孩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相似文献   

14.
IT业作为科技创业的明星行业,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身的反思反省、交流沟通促进中国的科技创业事业、IT业面临的残酷市场和巨大市场空间潜力、需要我们在创业中不断叩间自已、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做大,做强。《科技创业》关注IT创业,希望通过对IT业界和IT创业人身上诸多问题的提出和回答。给大家在高速创业心态,强化创业意识,反思创业路径,加深对这一行业的理解和认知时提供更多的思考途径,为此,我们诚邀众多的IT创业人做我们的参与者和解答人,不管他的企业是大是小,在业界地位,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5.
赵晓 《新智慧》2004,(5C):12-12
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能否成为企业家及成为企业家需要哪些品质。或这样来问:企业家与普通大众究竟有何不同?他们到底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弄清楚了为什么需要导师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该去研究一下,创业者需要什么样的导师呢?毕竟能够当创业导师的人只是少数.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创业导师呢?先看看全国各地的团委、高新区还有大学,他们都聘请了一些什么样的人来帮助创业者呢?  相似文献   

17.
提到中国的信息安全产业,很多人都怀念三四年前的光景,可是那时的热闹也就是一把虚火,市场仅仅是以概念形式“炒”起来的,没有太多的实质内容。信息安全的“崛起”得益于正处于严冬中的IT业迫切需要这类素材来“粉饰太平”!  相似文献   

18.
有问必答     
一、我想开办一小型高科技IT类公司。有几个问题想问:a、私营IT公司的注册资金需要多少?b、政府对高科技IT类企业有没有优惠措施?c、是否一定要有办公场所才可以注册?  相似文献   

19.
lT业批判     
作为“精英”代名词的“IT”从业人员,他们的头顶上罩着太多荣誉的光环:高学历出身、出人高档写字楼、每天与高科技亲密接触、拿着传统行业从业人员艳羡不已的高工资……然而,IT业是一个缺乏沉淀的婴儿产业,过度透支身体,如同过度透支企业资源,因为压力,不惜把企业放到危险的方向上,正所谓,变化是找死,而不变化,绝对是等死。比如门户,昨天不做短信的话,今天就已经死了,明天还靠短信的话,后天也就死了。可是我们在不断地这么做着的时候,却把健康也都不幸地放在危险的方向上,众所周知,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透支。可是IT业靠的就是人,别人都在透支,你不透支,你肯定失败。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相似文献   

20.
闯荡北京 2001年大学一毕业,喻炬便前往北京,开始一个人闯荡的历程。喻炬说,她之所以选择北京,是因为北京是做IT最好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