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台湾金融发展的重大分水岭。在此之前,台湾金融业受到当局的长期限制,保守而僵化,然而台湾经济却以较高的经济成长率和相对低的通货膨胀率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种“金融压抑”与高经济成长并存的现象要求对P·I·麦金农和E·S·萧在1973年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本文以台湾经济金融相关发展为背景,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转入新的转型时期。本文将就台湾金融“国际化”的动因背景及发展前景等问题浅作分析。 一、台湾金融“国际化”政策目标及其实施 金融“国际化”是台湾当局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以及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于1984年提出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 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当局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政策,特别是1991年6月,台湾“行政院”正式确定将设立国际金融中心纳入“国家建设六年计划”,其目的在于要把台湾发展成为与香港、新加坡并驾齐驱的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拟就台湾建立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内外部条件、经济影响及发展前景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金融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组日本占据时期的金融机构,二是国民党去台后随迁的金融机构。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台湾经济的恢复和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台湾当局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的限制,全力推动岛内证券市场的发展。   1960年正式成立台湾“证券管理委员会”,作为推动和监管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并于1962年设立正式的证券交易所。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当局开始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始朝着自由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到80年代中期,台湾的证券市场已经初步发展成熟,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金融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组日本占据时期的金融机构,二是国民党去台后随迁的金融机构。从 19世纪 50年代末开始,随着台湾经济的恢复和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台湾当局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的限制,全力推动岛内证券市场的发展。  1960年正式成立台湾“证券管理委员会”,作为推动和监管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并于 1962年设立正式的证券交易所。从 7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当局开始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始朝着自由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到 80年代中期,台湾的证券市场已经初步发展成熟,并开始步入快速…  相似文献   

6.
《河南经济》2003,(10):44-44
台湾地区的金融事业较少做广告,信托投资公司亦然,即使做广告,要吸引“信托资金”(即“储蓄存款”),广告内容也较少新意。但70年代中期,台湾第一信托投资公司推出了一套有系统性的以“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广告,吸引了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7.
台湾集团企业受到资本积聚和集中规律的支配,在70年代台湾广大中小企业群中出现,并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迅速的发 壮大,其资产总值和营收净额越来越大,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方向跟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化时代,以及台湾开放金融服务业的形势,技术密集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最为迅速。  相似文献   

8.
浅析台湾“中央银行”福建亚洲问题研究所黄晓敏为因应加入CATT并把台湾建成亚太金融中心,促使台湾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台湾正大力调整和改革各项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台湾"中央银行"(简称"央行")作为金融主管机关,自然首当其冲,本文就台湾"央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8月1—2日在北京召开。 这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由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合办。在这次民间性金融学术研讨会上,有150多位来自祖国大陆及台湾的金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以台湾大安银行董事长陆润康为团长的台湾与  相似文献   

10.
台湾取消资金进出限制本刊讯台湾“财政部”目前邀集相关单位举行金融法规研讨会议,会上“财政部”官员宣称,原则上决定在不久后将取消资金进出和外人投资金融服务业的限制,。这项决议将交由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再修正相关法令就可实行了。目前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个月来,连续爆发的金融舞弊醜闻,使台湾民众人心惶惶,进而引发了一连串挤兑风潮,这是台湾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票舞弊案”震骇人心 1995年8月4日,台北“调查处”查获台湾”国际票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舞弊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金融业面临全球化和混业经营发展的挑战,如何有效借鉴其他地区在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旨在讨论台湾在1980和1990年代推行金融自由化进程及其产生的金融困局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金融自由化改革过程对我国大陆当前的金融改革的一些启示。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介绍台湾金融自由化的内容;第三部分为金融自由化下台湾面临的金融问题;第四部分分析导致这种混乱和危机的主要原因;最后一部分提出台湾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对大陆金融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1.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回顾50年代以来,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和新生物技术的三个工业化量产的历史发展阶段。就近代生物技术而言,味精工业(以发酵法生产)崛起于60~70年代,是台湾的相对优势行业,它为台湾的经济发展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进入80年代以后,在1982年召开的第二次台湾科技会议上,生物技术(即新生物技术)被选定为台湾的“策略性工业”、“八大重点科技”和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六大产业”之一。20年来,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叫好不叫座”。这…  相似文献   

14.
台辜振甫和信集团决定到大陆找出路台湾《经济日报》不久前报道,由于台湾的投资环境继续恶化,而祖国大陆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促使台湾和信集团改变以往的作风,其旗下的“台湾水泥”、“国乔石化”,“中国合成橡胶”等公司都准备赴大陆投资,金融及不动产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15.
“脑库”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60年代讲出来的。当年这位政客的即兴之谈,如今已被广泛用于称呼那些在各个领域从事“创造性研究”的各种研究机构。 台湾纺织工业研究中心,以研究台湾纺织业的“现状”与“前景”而著称,有台湾纺织工业“脑库”之说。这个中心创立于1959年,原称“台湾纺织品试验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始于种,台湾农业发展初期就十分重视种苗的生产。60年代末,台湾已出现种苗专业化企业,80年代中期,台湾种苗业年产值达60亿元新台币,而且20%左右出口创汇。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台湾种苗业者深受劳动力紧缺的困扰。80年代末,有实力的种苗业者就考虑发展高新技术的商业化生产应用,其中老牌的农友种苗公司尤为突出,1989年便联合先进国家种苗企业(日本的“三好”、“东棉”,美国的BLL SYSTET等公司)成立了“新高生物科学公司”,率先跻身新竹科学园区,成为台湾农业生产唯一进入高科技园区的企业。“新高”公司生产经营三年就开始获得可喜的盈余,  相似文献   

17.
1.“精致农业”涵义及其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台湾农业走过50、60年代的发展黄金时期之后,逐渐出现了停滞、萎缩的问题。为了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80年代,台湾开始调适农业发展方向,从注重产量转为重视品质和效益问题,提出以“精致农业”为农业升级发展的目标。所谓“精致农业”,台湾经济学界从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层次解释为“精致性的农业生产资源调配,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均衡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所得的农业发展”;台湾农业科技界的解释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有市场潜力并有利生态维护的农业生产”。总之,“精致农业”是台湾为扭转以往片面追求增加农业产量,采取促进农业生产能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8.
一、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战后,台湾经济经过几次转型,发展较快。第一次转型出现在60年代初,由替代进口工业化转变为出口导向工业化。第二次转型出现在70年代,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第三次转型出现在进入80年代之后,台湾当局提出“国际化、自由化和制度化”,以工业升级为核心,进一步开放台湾经济,试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当前,台湾当局的“三化”方针。  相似文献   

19.
一、邓小平金融思想: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邓小平金融思想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理论源泉,主要包括“核心论”、“真正银行论”、“证券论”、“外资论”、“杠杆论”、“法制论”等,从理论上完整地论述了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关系,是中国金融业务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南。(一)“核心论”“核心论”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明确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提出的重要金融思想。在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针对当时人们在经济和金融改革关系上形而上学的认…  相似文献   

20.
1.台湾公营事业经营的困境   台湾经济属于典型的外向型岛屿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进出口贸易在台湾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至80年代以来,台湾一方面储蓄继续增加,投资不足,以致产生巨额储蓄;另一方面进口相对出口增加缓慢,呈现巨额出超,外汇储备急剧累积,导致货币供给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由于市场流动资金过多,投资渠道不足,游资到处泛滥,助长金融投资,引发房地产价格与股市价格的独飙等问题。   台湾当局为避免通货膨胀,维持物价稳定,在1989年3月23日核定了“经建会”的“当前物价问题因应措施方案”,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积极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