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即从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格局过渡到多极竞争的冷战后格局。尤其是在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后,新格局的轮廓逐渐明朗化。作为冷战后仍保持着“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美国,不能不对其已经过时的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而亚太政策的调整又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冷战时期的美国亚太政策建立在两个基本点上:一是美国以亚太“非共产党”国家的保护者自居,承担着重大的军事义务;二是美国以其占有绝对优势的经济力量为后盾,支持其亚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贯通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并连接起亚太、欧洲等经济圈,其所带来的聚集效应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宏观目标,海洋经  相似文献   

3.
引子:“骑在羊背的国家” 在地球的东半球,有一个土地面积很大的国家与我们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我们春、他们秋,我们夏、他们冬,反之亦然.这个国家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Australia),地处南半球,意即“南方大陆”.这是因为欧洲人在17世纪初叶“发现”这块大陆时,误以为这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EC(欧共体)不但欲把北欧的瑞典、芬兰、挪威与丹麦圈进去,向南还要吸收马耳他、塞浦路斯,向东还要把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甚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逐步纳入联系国或伙伴国的范围。EC发展成为EU(欧洲联盟)已成定局。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不到半年,先要把智利然后逐步把拉丁美洲其它国家吸收进去。在欧洲和北美两个板块的挤压下,亚太经贸合作受到外界很大的促动。 但是与欧洲和北美相比,亚太经贸合作很不定型。亚太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究竟如何?内在联合的动因究竟强不强?作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应该怎样积极参与亚太经贸合作和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与对策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本文旨在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特别是东亚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态势正引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世界经济的重心将由欧洲、北美转向亚太的论说,也正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而日益成为现实。可以预言,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必将对未来整个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动,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态势。在这种态势下的亚太国家,其经济关系格局的合作化趋势正日趋明朗化。笔者认为,处于亚太经济圈及东南亚次经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23,(7):70-70
重庆再添国际金字招牌入选“2023亚太旅游节庆城市”,由世界节庆协会(IFEA)主办的2023亚太旅游节庆城市颁奖典礼,6月初在韩国举行。重庆凭借魔幻璀璨的都市夜景、活力十足的夜间经济,与澳大利亚悉尼、韩国统营共同入选“2023亚太旅游节庆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 自70年代初以来,澳大利亚就开始重视同亚洲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并于8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了较为全面的亚太经济发展战略,将澳大利亚的未来发展同整个亚太地区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重亚脱欧”政策,在基延总理上台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三年前,澳大利亚主要的贸易促进组织——澳大利亚贸易协会在亚洲的办事处仅18个,现今已增至30个,再如,亚洲在澳大利亚整  相似文献   

9.
一 战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四小龙”及东盟国家(新加坡除外,下同)与美国之间贸易和国际分工有了巨大发展,已经成为范围广泛的环太平洋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进一步加深了环太平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推进TPP谈判既出于追求经济福利、深化与亚太国家经贸关系的目的,更是基于推行其长期奉行的亚太经济合作战略的需要。同时,参与TPP谈判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澳美之间固有的政治经济同盟关系。未来澳大利亚对TPP的态度将受制于其国内利益集团的立场以及谈判能否尽快达成高质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一场愈益严重的美国次级房贷危机正向全球金融市场深度蔓延,不仅包括法国、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受到传染;亚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的一些银行  相似文献   

12.
一、亚太经济发生格局新变化 进入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美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亚太经济中出现两大趋势:一是美国贸易逆差严重,贸易保护主义加强;二是日元升值后,日本内需渐趋扩大。美日是亚太经济枢纽,其经贸政策的调整,引起了连锁反应。 (一) 贸易结构的调整:“四小龙”降低对美市场依赖,转向渐趋开放的日本市场,亚太国家“对美出超、对日赤字”的贸易结构将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收支开始出现赤字且赤字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美贸易的强互补性、美国对技术出口的管制、亚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贸易转移效应”和现有不够完善的贸易统计方法是美国对华贸易收支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入世后的过渡期里,美国对华贸易可能仍会延续收支“赤字”;过渡期后,美国对华贸易收支将在动态平衡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来澳大利亚留学的海外学生寥寥无几。自从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后,开始实施招收海外留学生计划。至今已形成一整套的旨在扩大澳大利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为国家创汇的教育体系。70年代初,凡是获澳大利亚大学录取的海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经济》2007,(9):84-85
2007年8月31日至9月3日,亚太城市市长会议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国际会展中心举行,800多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城市的高级官员及商业界领袖人士出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1,(19):6-10
简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一简称APEC) [成立日期]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亚太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合作问题研究”为国家“七五”重点研究项目,有十几位亚太问题专家学者参加了本项目的研究。该项目分门别类对亚太地区产业结构、贸易、资本、科技、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进行了预测。经过三年的努力,写出了题为《90年代亚太经济发展趋势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亚太环保成立于1995年,控股或参股云南亚明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亚太矿冶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成都亚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德福环保危废处置利用有限公司,是“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行业企业信用AAA级企业”、“中国环保产业骨干企业”,云南省环保产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20.
陆克文旋风     
易强 《环球财经》2008,(5):42-45
这位澳大利亚总理的理想是,通过重新定义“创造性的中等(中间)实力外交”,让他的国家重享1940年代的荣光,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不喜欢“跟随”,他想要做的是“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