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即将崩溃论"(以下简称"崩溃论")的论据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着严重问题,有的还是许多问题.的确,中国经济中是有很多问题.在中国大概最不难找到的东西,就是问题.而且,中国的问题还特别的复杂,因为中国不是有一套问题,而是有两大套问题.  相似文献   

2.
纺织工业现状及2002年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织工业作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口,经济1998-2000年三年的改革调整,压缩淘汰落后棉纺锭940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40万人,在1999年国有纺织企业实现整体扭亏的基础上,2000年孕利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利润67亿元,特别是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520亿美元,全行业实现利润290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1年纺织行业进一步巩固成果,努力保持行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和国内外棉价不接轨等因素的严重影响,纺织行业经济的平稳运行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和国内外棉价不接轨等因素的严重影响,纺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低于2000年。  相似文献   

3.
王晓 《广西经济》2011,(2):41-48
综合起来看,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衡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低于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会继续上涨。年度涨幅可能高于4%。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与80年前大萧条前的美国经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高风险运行期:支持经济增长的三大长期因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波动必不可免,货币信用扩张及“高增长病”,等等,因此,控制及化解风险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旨。  相似文献   

5.
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呈现较大的收入弹性,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消费电子行业的市场需求增长较为乐观,但由于国民经济的二元格局及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均衡性,使得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又面临一定收入因素的限制。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和全球数字化革命等经济,技术背景因素的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准确的发展道路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中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1、世界经济仍呈上升之势,中国经济很有吸引力,据世行分析,1996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达3.7%,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为我国利用外资和扩大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八五"期间 GDP 年均增长11.7%,投资风险较低、回报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特区经济》2001,(1):52-55
一、2000年厦门市经济运行情况 2000年,厦门市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的影响,经济稳步增长,效益明显提高.尤其出口大幅增加,对经济增长起了显著的拉动作用.预计全年全市GDP可达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年全市财政收入可达9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1%.但是,总体看,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还不稳固.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变动比较大时,统计数据的波动性往往会比较强烈,统计数据受社会关注的程度往往会比较高.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我国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减速压力,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伊拉克战争和非典两大冲击下,依然保持高增长、低通胀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发展态势,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仍为近几年同期增长较快的时期之一.但就业形势和农民增收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下半年和明年,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较多,如果非典疫情不出现反弹,非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将主要反映在今年三季度,四季度有望逐步减弱,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初步测算,全年经济增长率约为8.3%左右,高于去年8%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综合起来看,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衡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低于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会继续上涨,年度涨幅可能高于4%。已经过去的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发展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的一年。回顾2010的经济运行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呈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稳的运行轨迹。这种运行轨迹既符合预期,也不完全符合预期,符合预期是指经济运行轨迹符合年初前高后低的判断,不完全符合预期是指经济增速在下半年明显趋于稳定,表明经济发展比年初预期的要好,也同时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有传统文化中注重"开门红""开好局、起好步"的意思;2016年是关键之年,这反映了经济运行中较为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结构和系统性转型升级的紧迫态势。一方面,中国经济换挡转型,增长速度平和回落;另一方面,国际市场不和谐的声音此起彼伏,油价、股市波动明显加剧,国际资本大鳄公开唱空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  相似文献   

13.
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整体经济承受较大压力,GDP同比增长4.8%。从生产角度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第三产业恢复势头放缓;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净出口需求走弱;从收入角度看,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小幅平稳增长;从价格角度看,CPI同比涨幅扩大,PPI受基数影响同比涨幅回落,但环比涨幅提高。疫情、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和美联储加息等不稳定因素,对全年经济增长实现5.5%的目标带来严峻挑战,但经济中也存在新经济新动能增势良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应对政策的有利条件,下一阶段应积极挖掘经济回升动力。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因为受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因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同时也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10,(4):74-74
对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中国总理温家宝非常坦诚。近年来他曾提到,中国令人瞩目的整体增长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上周,温家宝在提交给全国人大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中国经济虽然在2009年取得了8.7%的增长,但这一成绩并不意味着经济运行出现根本好转。他表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这是在暗指中国经济对政府引导的刺激措施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新疆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发展主题和调整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需求不旺以及局部地区农作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强调控,狠抓落实,整体经济呈现出增长相对稳定,结构有所改善,收入继续提高的良好局面,为"十五"计划和新世纪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17.
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加10万亿新增信贷的组合拳一举成功,在百年不遇的全球危机的2009年,中国经济保持8%的增长全球瞩目,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更是倍受关注.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布的<2010年全球风险报告>,把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放在全球三大风险之首.虽有些危言耸听,但中国经济2010年确实存在国内外的不稳定的因素,经济增长也存在许多变数,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应该更有针对性地保持更平稳更平衡的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中国经济增长大致表现出以下四大特点:(1)增长速度前高后低,四个季节的经济增长逐季放慢,全年经济增长将在7.3%左右;(2)负重前行,即中国经济承受着世界经济增长失速的沉重压力;(3)热点稀疏,硕果仅存的热点仅有房地产热和外资热;(4)通货紧缩阴影日浓,宏观经济随时面临重新跌落到通货紧缩中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钟伟 《浙江工商》2001,(12):5-7
没有什么先知,能够预言或愿意看到这样诡秘莫测的悲剧性2001,也没有什么开放经济体,能够持久地在全球的阵阵寒风中逆风飞扬。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多少是决策者的先见之明、经济运行的相对独立和惯性等一系列因素的幸运之果,且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当前若干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经济转机还是转折 2000年1~3季度,我国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1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9年同期增长8.2%,经济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估计全年经济增幅将在8%以上,国民经济运行扭转了连续七年增速下降的局面.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拐点"的讨论,即目前经济增长究竟是出现了转机还是出现了转折,也就是一些专家所称的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