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董事忠告     
Martin Lipton 《董事会》2011,(2):100-100
展望2011年,对董事会而言,新问题将不断出现,而原本不起眼的问题也可能变得重要。为此,在新的一年里董事们应尽心尽责遵循以下六条忠告。提高董事会效能:  相似文献   

2.
话题背景:国企董事会建设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推进董事会建设深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部分国企董事会负担过重就是其一。不止一位地方大型国企的负责人告诉本刊,按照企业章程与国资委的监管要求,公司需要董事会议决的事情实在太多,董事会会议频率每月多次仍不敷所需,导致董事会成员疲于应对。  相似文献   

3.
王君卫 《董事会》2014,(6):68-69
正提名、选任的董事不应该是某一部分股东代表,也不应该成为"股东代表"谈判的平台。当前,这需要股东达成共识,认为选任一个代表整体股东长期利益的董事会,比选出一个四分五裂、充满争端董事会更能创造价值董事会无论结构、规模多么经典,董事会成员多么专业或者"土豪",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让董事会有效运转起来,那么其仅仅具备了智慧董事会的结构,而无法发挥其潜能,以集体的团队决策为公司创造价值。可以说,目前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出现"花瓶董事会"的现象,根本原因是董事会作为企业"大脑",其运作机制出了问题。实践中,从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对经理层的激  相似文献   

4.
子余 《董事会》2005,(12):105-106
“怎样的董事会才是伟大的董事会”,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国际著名SSA高级管理人猎头公司创始人,现居美国亚利桑那州天堂谷的苏珊.F.舒尔茨充分利用该公司的特殊渠道,展开了数以百计与“董事会”专题相关的采访,终于写出一本30余万字的《董事会白皮书》来回答这个问题。她希望这本书能够为高级经理提供创建并维护董事会的十大有效工具,为董事提供如何发挥其最大作用的关键信息,为投资者提供评价一个公司是否健康并具有投资价值的一系列主要基准点,并向管理者们清晰地解析什么才是良好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5.
Phil Charko 《董事会》2010,(2):100-101
国有企业在加拿大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国企公司治理缺失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治理的核心是董事会建设。而是否具有能力非凡的董事,能否选举出合适的董事会主席,是制约国有企业董事会效率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政军 《董事会》2011,(8):27-27
近年来,国企董事会负担过重的问题逐渐显露,这些问题不仅在部分30多户规范董事会的央企中存在,在地方国企董事会中也较普遍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魔力私董会     
郭洪业 《董事会》2014,(5):40-44
正最后往往发现是老板的问题。也就是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己,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私人董事会最大的价值所在突然之间,"私人董事会"这个时鲜名词频繁出现在企业家的耳边。至于何谓私人董事会,很少有人能说个明白。无论是百度还是维基百科,都对私人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2014,(2):11-11
“完善国有资产制度.简政放权的要求.下一步国资委需要积极的推进简政放权,尤其是对于规范的董事会使董事会存重大决策高级人员任免,经济业绩考核,激励约束等方而充分发挥作用,解决花瓶董事会这样的现象,彻底解决权责不清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林 《董事会》2008,(3):74-76
随着国企董事会试点工作的持续推进,逐渐触及了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领域的深层,所以探索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董事会试点工作进一步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高明华 《董事会》2010,(3):103-103
在现实中,常常出现董事会对经理层的过度干预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力之争。因此,要界定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首先要界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权力界限  相似文献   

11.
在高管与公司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合同关系:即股东和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以及董事会和高管之间的劳动合同。据此,衍生出了两种不同的高管解聘模式,高管维权各有不同企业经营中,总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决裂,问题在于,董事会解聘高管是  相似文献   

12.
仲继银 《董事会》2009,(1):94-96
曾经非常著名的中国商业第一股——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很早的整体上市企业,没有母公司,没有绝对控股的股东。50%以上是流通股,第一大股东郑州国资局只有12%的股份,甚至早于有关部门规定引入了独立董事,但却出现了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整体上市和全流通,以及股权多元化、股权分散和设置独董之后,依旧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在于董事会没真正到位。  相似文献   

13.
张曜 《董事会》2015,(Z1):92-94
在高管与公司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合同关系:即股东和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以及董事会和高管之间的劳动合同。据此,衍生出了两种不同的高管解聘模式,高管维权各有不同企业经营中,总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决裂,问题在于,董事会解聘高管是  相似文献   

14.
彭金涛 《董事会》2008,(3):24-26,28-30
本期董事圆桌我们对董事会评价问题进行探讨,随着国企董事会改革的逐渐普及,对国企董事会评价的安排应该被提上日程,对于众多的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仲继银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自敏教授,独立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先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华锦阳教授,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公司总裁安林博士,来共同研究这一议题。  相似文献   

15.
展望2011年,对董事会而言,新问题将不断出现,而原本不起眼的问题也可能变得重要。为此,在新的一年里董事们应尽心尽责遵循以下六条忠告,提高董事会效能:●首先,合理组织安排董事会的任务,确保对董事会有责任予以监督的事宜,即便其可能越发费时,也能得到董事的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制度的兴起是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产物,但独立董事信息获取能力的欠缺制约了他们持续改进董事会职能的作用。随着董事会独立性(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的比例)的提高,董事会决策的公正性效率会提高,但董事会决策的达用性效率会降低。在效率替代作用的影响下,董事会的独立性高低与董事会决策交率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这一模型可以对关于独立董事问题的各种争议给出很好的解释,也可以对我国探索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人选确定方法,遴选途径和激励约束等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杨云高  陈茜 《董事会》2006,(6):45-51
董事会制度是舶来品,落在中国的土壤上,为枳为橘?福田汽车董事会开创了公司史上的第一例:董事会的正式会议向媒体开放并允许媒体进行研究性报道,同时,也为中国董事会制度提供了一个解构的标本。  相似文献   

18.
严学锋 《董事会》2012,(4):40-41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秘书在董事会运作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2004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中进一步强调了董事会秘书职权范围的规定,指出董事会秘书有权要求公司董事、监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对其工作予以配合与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绽蕊 《董事会》2007,(8):42-45
真正使大学具备良好的教学相长的风貌,在体制上促成这样风气的形成格外重要。大学董事会作为在国际一流大学已被验证的成功机制,在引进国内大学时在其职贾和功能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能够更好地为大学服务?还是仅仅为了更好地适应已有的体制?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现有体制能否起到足够的推动作用?鉴于这种种问题,探讨董事会制度在中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仲继银 《董事会》2007,(12):90-93
我们知道“管理就是用人”。作为一间有很多股东的公众公司其首要的用人环节就是如何组建一个好的董事会。能否组建好一个董事会,也是公司从“人治结构”走向“法制结构”的关键一环。有关董事会构建的问题,法律规定是很简要的。具体如何构建更好,没有统一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