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两优6380为最新国审两系水稻新品种,农业部确认的第二批超级示范推广品种(农办科(2007)23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8012),并先后通过江苏省审定,湖南省和广西自治区引种认定,由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2.
新两优6380是农业部认定的第2批超级杂交稻。一、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5%,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8.2%。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情况  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两优 5 86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生产制种简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成果鉴定认为 :两优 5 86是国内选育出的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两系杂交油菜组合。 2 0 0 1年 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赣审油2 0 0 1 0 0 1 )。两优 5 86油菜开发被国家科技部列为“863”高科技计划西部开发的预研项目。自 1 996年两优 5 86投入生产示范以来 ,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截至 2 0 0 0年 ,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 49.5 8万亩 ,新增菜籽 843 .3 2万公斤 ,新增纯收益 1…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情况 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生产制种简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成果鉴定认为:两优586是国内选育出的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两系杂交油菜组合.2001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油2001001).两优586油菜开发被国家科技部列为"863"高科技计划西部开发的预研项目.自1996年两优586投入生产示范以来,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00年,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49.58万亩,新增菜籽843.32万公斤,新增纯收益1708.95万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可观,有力地促进了江西省乃至全国油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按照《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8]38号)要求,在各地申报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农业部新确认“楚粳28”、“连粳7号”、中早35、金农丝苗、准两优608、深两优5814、  相似文献   

6.
黎巨作 《农家之友》2014,(12):23-24
2014年,由钦州市钦南区农业局承担实施的晚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在康熙岭镇、那丽镇、那彭镇、那思镇实施,实施示范片面积共20000亩。项目区通过推广Y两优1号、Y两优087等超级稻品种,实施推广旱育秧、培育多蘖壮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气平衡栽培、  相似文献   

7.
傅月英 《农家之友》2009,(10):21-21
中优2155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中九A与明恢215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8年在上杭县临城镇水西村、龙翔村早稻布点示范试种,表现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结实率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优点,最高产量达到615kg/667m^2。适宜上杭县双季稻区作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8.
Y两优85是湖南新希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两系超级杂交水稻。已参加云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试,2010年已完成云南省水稻品种审定委员会生产试验,正申报审定。  相似文献   

9.
苏甘8号     
苏甘8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的甘蓝资源中分别通过基因重组系统选育和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作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199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1年参加江苏省夏秋甘蓝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同时在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等地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均获成功,2001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苏甘8号。经过江苏省江蔬种苗公司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得以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0.
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杂交新组合,200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适宜在高肥力地力条件作单季早稻或中稻种植,2006年引进永福县试种。文章重点介绍中浙优1号的生育特征特性及永福县引种示范、推广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优质米生产基地县。 4年多来 ,在有关农业科研部门的精心指导下 ,从 1 998年起 ,试种推广两优培九一举获得成功 ,去年又加大了推广力度 ,全县种植两优培九 2 .1万亩 ,今年又扩大种植到 4.1万亩 ,使我县两优培九初步形成了由制种到示范 ,由示范到加工的产业化工程。获得省农委、省科委授予的推广两系稻先进县光荣称号。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是国家“86 3”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它具有株型好、米质优、产量高的特点 ,在改良稻米品质 ,提高单产等方面具有比三系杂交稻更明显的优势。为了使两优培九在大田示范推广中收到满…  相似文献   

12.
目前直筒形、白皮白肉、辣味轻淡型耐热萝卜品种国内较少,而市场消费需求量较大,江苏省江蔬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两大伏萝卜品种——夏优301、夏优一号,深得种植户喜爱。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11,(11):13-13
2011年10月14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宣布,该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水旱兼用型两系杂交稻系列良种,大面积示范亩产750-850kg,其中“两优2161”验收亩产超1000kg。它标志着中国已成功培育水早兼用两系杂交稻。  相似文献   

14.
两优培九开发中心 ,是由北京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和“两优培九”技术专利权拥有者———江苏省农科院共同组建的 ,旨在对两优培九进行产业化推广和开发的专门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合资成立了两优培九产业化经营单位———南京两优培九种业有限公司。  两优培九 (原名 :6 5 0 0 2 )系江苏省农科院以邹江石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水稻“86 3”课题组以培矮 6 4s为母本 ,931 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型新组合 ,自 1 996年育成以来 ,经1 6个省 (市、区 )试验、示范、推广 ,充分显示了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 ,1 999年 4月…  相似文献   

15.
济麦22是山东省农科院育成的超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沛县2007年引进该品种试验、示范,2009年秋播沛县粮作站在省级万亩示范片张寨镇于楼村安排1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方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汕尾市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广东省科技专项中的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在实施该项目过程中,该站从该区渔业发展实际出发,在诸多养殖品种、模式和技术中优中选优遴选南美白对虾为主导品种,围绕该虾,该站遴选了三个主推养殖模式及其技术。一是南美白对虾高位池生态养殖;二是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混养;三是南美白对虾与近江  相似文献   

17.
特优679是广西博士园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其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2007年广西桂南稻作区早造开始试种该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特优679在广西桂南稻作区的种植示范表现示范推广情况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葡萄协会兴办的北京葡香苑园艺场现有新品种引进实验、不同架式示范和设施高效葡萄示范基地450亩,并先后承担了目前国家最大的国外优新葡萄品种引进工程即“948”项目;国家林业局千亩优质高效葡萄基地建设项目和北京市设施葡萄科技示范招标项目。张家湾镇作为北京市双万亩葡萄基地镇,目前已有美国、日本、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及国内优新品种80余个。不同的熟期、颜色、果形、肉质、风味众彩纷呈。并按照“早熟品种进温室、晚熟品种入冷库”的发展思路,已经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食葡萄供应市场。其中,上马头村获得市级“京…  相似文献   

19.
(一)种植两系杂交晚稻是列入国家“863”计划中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998年,上饶地区科委、上饶地区农业局在广丰县建立两系杂交晚稻高产示范田8200亩,其中“两优培特”6000亩,“培两优”2200亩。最近,经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农业专家评估和抽样调查测定,平均亩产高达888斤,...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D297优67是个比汕优63抗病高产、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带有粳型血缘中晚稻兼用杂优新组合。至1992年,全国13个省市示范面积20万亩,并有迅速发展的前景。 一、选育过程与试验经过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于1986年用D297A与明恢63、67、72、78等恢复系配组,并于1987年将新配的D297优63、67、72、78新组合,与汕优63进行品试;同时在管前村用D297优63、D297优67作单晚试种,并用汕优63进行简比,结果D297优67居首位,亩产592公斤,比汕优63亩增56.3公斤,增产10.5%,D297优63其次,亩产573.6公斤,比汕优63亩增42.3公斤,增产7.8%。通过品试与简比,发现D297优63、67两个新组合表现抗病性强、分蘗力强、丰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