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颖  吕洁华 《经济师》2011,(7):214-215
文章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总结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10年来的建设成效;并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林区基础设施依然滞后、森工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仍未理顺、森工企业后续产业发展乏力;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天保二期工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在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所储藏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林木种类较多,因此研究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现本文就主要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资源质量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丽荣  朱振锋 《经济师》2014,(12):189-190
文章选取了黑龙江森工总局4个林管局下属40个林业局2003年—2012年的微观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黑龙江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定量分析了林业政策、林区经济、自然因素三个潜变量及其观察变量对森林碳汇量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和自然状况这三类外因潜变量对森林碳汇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状况对森林碳汇影响最大,其次是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对森林碳汇影响成效较小。最后结合各观察变量对其潜变量的影响数据,提出三个提高森林碳汇量的建议:合理扩大区域内有林地面积,并提高森林蓄积量;进一步实施积极的林业保护、建设政策;逐年摆脱林区对林业的依赖,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SWOT法,将管理学的分析框架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以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为例,对传统国有森工林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天然屏障之一,也是我国主要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天保二期工程”实施后,森工林区转变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经营发展方式成为必由之路.运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经济结构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明确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要向绿色经济结构模式进行转型,并提出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积极开展林业碳汇活动,增加森林覆盖率,对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解决林区职工就业问题一个有利途径。运用投入产出法,根据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荒草地调查数据和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所提供的数据,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9)和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成功案例"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所提供的数据,预测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引致的直接和间接就业量。通过研究表明如果黑龙江省开发CDM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可以使得林区直接和间接就业量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林区职工就业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20,(2)
文章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其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林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金短缺,投资不足、规模经济难以形成、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合理规范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生产者技术培训、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等方面提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它不但体现着自身的价值,也是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是实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玉昆  李迪 《经济师》2013,(11):12-15
"天保"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完成投资共计1092.21亿元,由于生态效益未被纳入GDP核算中,导致这一巨额投资并没有体现经济的增长,国有林区的经济始终表现出低迷的状态。鉴于此,提出了解决"天保"工程投资困惑的新视角——对国有林区进行GEP核算,以期进一步保障"天保"工程的有效实施。通过简评传统GDP和绿色GDP核算的优缺点,阐明对国有林区进行GEP核算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天保"工程投资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GEP进行了核算,其中包括森林固碳、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森林释氧以及养分循环等生态效益,计算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在"天保"工程实施后增加的森林面积每年可以创造生态效益总计77.8508亿元。最后提出国有林区进行GEP核算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黑龙江省森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森工招商引资工作更成为推动黑龙江省林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动力,促进森工经济的发展。记者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了解到,2006年森工招商引资工作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从发展森林碳汇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以及市场化是森林碳汇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视角出发,分析森林碳汇制度与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关系,提出森林碳汇制度的建立将对云南省桥头堡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和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从其运作来看,虽然没有改变林地的国有性质,但却改变了林木的国有性质。原来的国有森林资源转为私人所有已经成为现实,其实质是国有林木私有化进程。我们坚决反对。理由有三:一是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支持私有化是提高林业效率的最佳途径;二是中国国有林业的突出问题并非产权的私有化;三是国有林权的改革并不能解决中国国有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反而在法律和制度并不匹配的情况下,会带来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13.
森林碳汇是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碳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气层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影响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平衡.该文从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和森林区划等区域特征,进行监测区和样地布设,进行了森林碳库分类.明确了森林碳汇监测区样地调查内容和森林碳汇计量方法,并构建了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监测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网络化管理,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应用,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We consider the effect of carbon credit payment schemes on forest owners’ land use and harvest decisions. We study two possible credit allocation regimes: one where credits are alloca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amount of carbon sequestered by the trees on a piece of land and another where credits are allocated according to the long-run potential to sequester carbon on the land. Using a real options model with uncertain future timber prices, we examine the effect on the timing of harvests and the replanting-abandonment decision. We show that both schemes discourage deforestation. Compensating growers for actual carbon sequestration leads to longer rotation periods between harvests, while basing compensation only on the long-run potential level of sequestration induces shorter rotation periods. The former scheme leads to greater benefi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t lower cost than the latter scheme. Although inducing moderate levels of sequestration is expensive under both schemes, the cost falls dramatically when the level of payments climbs above some threshold. Indeed, providing the payments are sufficiently generous, carbon credit payment schemes offer an effective means of increas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aper are strictly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New Zealand Commerce Commission. We thank Lewis Evans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many very helpful comments. Kevin Counsell, Steen Videbeck, and participants at an ISCR seminar also provided useful suggestions. Fletcher Forests Ltd and the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generously provided data.  相似文献   

15.
固碳林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因其具有外部经济性和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政府必须对固碳林的生态价值进行补偿。文章根据"庇古税"原理,提出政府可通过征收"碳税"来补偿固碳林生态效益这一观点,并构建了"碳税"政策体系。同时,还提出了与"碳税"体系相关的配套政策,包括固碳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碳税"交易市场的建立等。最后,对构建"碳税"体系时可能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Climatic changes will affect the dynamics of a forest ecosystem. Consequently, carbon sequestration costs can only be estimated correctly if changes in climatic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This article determines the changes in mitigation costs of an optimal forest management regime in the presence of climatic changes and varying prices, and takes account of substitution processes between timber production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at the stand level.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climate change the sequestration costs per ton of carbon increase with higher amounts of carbon sequestered per hectare. This finding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a threshold for the amount of sequestered carbon per hectare below which the cos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re hardly influenced by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依据。生态产业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对生态安全的担忧不应成为生态产业化的障碍。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已探索出多种路径,包括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碳汇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得到初步验证。目前生态产业化在实践中存在进展缓慢和盲目发展两方面问题,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相似文献   

18.
森林碳汇对于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作用,森林碳汇产业化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从事造林、再造林和改善森林经营管理相关的技术开发和经营,从而形成政府、非盈利组织、企业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已经初步形成,虽然还存在一些阻碍森林碳汇交易进一步扩大的因素,但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和范畴,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开展研究和探讨。对森林生态补偿的历程进行回顾,探讨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初步核算,得出补偿标准的范围,以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公园旅游是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推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19年湖南省14个市州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与首位分布理论,对湖南省森林公园旅游规模差异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市州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但相对差异变化不大。(2)湖南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不均衡情况总体上表现为森林公园数量<森林公园面积<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的局面。(3)在排名上,大部分市州都出现了一定波动,但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张家界一直稳居首位,娄底的旅游收入排名有大幅度上升。文章最后简要探讨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