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新一轮改革,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6%,2006年对美元升值3.5%,2007年对美元升值则达到7%。而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步伐加快,至6月6日,年内累计  相似文献   

2.
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主导汇率走向 1.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7.1% 最近,人们非常关注亚洲货币汇率的变化,自6月份最新统计,2005年以来,韩元兑美元已经升值超过10%,升值幅度达亚洲货币升值之最.进入5月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也明显加快.今年6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6180新高.7月1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突破7.58关口.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7.1%.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府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正式启动旨在增强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改革.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总体经济尤其是出口行业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年末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总体处于上扬态势。人民币汇率从2002年12月份的100美元=827.7人民币,到今天2005年9月28日的100美元=809.2人民币。显然,人民币升值了,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升值预期。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民币的利和弊。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好处1.对进口贸易有利。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以轿车为例,倘若人民币升值10%,那么原价10万美元的进口车国内价格将从80万元降为7…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汇率制。人民币近10年都处于升值趋势中,人民币升值是以人民币汇率下降形式反映出来的,即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金额减少。1994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8.6212,1995年为8.3490,1996年为8.3143,到2003年为8.2770(国家统计局,2004),人民币汇率近10年下降了4.1%。从2001年开始连续3年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在8.2770,2004年1—5月人民币汇率累计平均仍为8.2770.2003年以来,人民币再一次面临升值压力,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美国、欧盟、日本等不断施压,希望迫使人民币升值。本文重点从经济学与国际政治两个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美元日元欧元的走势及对人民币汇率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在被要求升值的国际压力下选择怎样的汇率政策?从美元、欧元、日元的走势和中国的经济实力看,人民币温和升值和剧烈升值的时机都不成熟。应对升值压力的策略应放在适度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适时适当地调整汇率和积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上。  相似文献   

7.
倪云虎 《浙商》2010,(8):30-30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美国议员还联名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大家就开始关心人民币汇率近期会不会有比较特殊的变化。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我先重申一个一贯的观点:人民币对外升值尤其是兑美元升值是大势所趋、不可抑制的。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河南外贸企业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持续走软,加大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汇率变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出口型外贸企业影响最大。本文结合河南外贸出口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河南出口企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使河南省出口企业继续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一、全球汇市波动格局 1.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15% 自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呈不同特征(见图1)。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且升值速度逐年加快,截至08年4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达15.37%。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也呈现波动变化,人民币对欧元贬值10.72%,对日元升值5.95%。  相似文献   

10.
刘宁 《现代商业》2012,(24):187
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金融趋势,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施扩大浮动幅度。从长期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兑美元处于升值的波动趋势,而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民币升值,实质上是指以美元为主导地位的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升值,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那么,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波动又对中国的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迄今已经升值了20%,但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连续4日跌停,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向的种种思考。笔者认为,人民币连续大幅升值后,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人民币适当贬值是正常反映,,应正确理解人民币适度贬值。  相似文献   

12.
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18%,而2008年一季度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达到4.3%,是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最快的一个季度。人民币这种加速升值的态势,正考验着中国出口企业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升值预期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本文利用2006年到2014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日汇率数据建立了随机游走模型,运用ARCH族模型检验其残差发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时间序列r具有"尖峰厚尾"和集群性特征。并且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存在不同的反应,并且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市场信息有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本文将结合人民币升值这一事实,建立计量模型分析汇率变化对中美贸易余额影响的显著性,进而阐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中国经济以及美元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辉 《现代商业》2011,(7):26-27
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启动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转而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启动汇改五年零八个月后,人民币在改革之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8.27的基础上升值了22%。如果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算起,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53%。如果说从2010年6月份人民币第二次汇率改革算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值3.7%。2008年中以来,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相对美元大幅贬值。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中国的出口增长也自2008年初开始大幅减速。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开始考虑人民币还能稳定多久便会追随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一起贬值的问题。人民币对美元会不会贬值?事实证明,人民币对美元不仅没贬值,在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后,又进入了升值通道中。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要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2014年,美元指数由年初的80.23升至年底的90.28,全年涨幅超12%,创下2006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特别是2014年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连续六个月持续走强,升值速度加快。随着美元升值步伐的加快,我国外经贸受到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因而深入分析未来美元及人民币汇率走势,及美元升值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一、美元升值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展望(一)美元步入升值周期2014年美元持续走强主要受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欧元之父"的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近日表示,中国当前物价指数较高是美元贬值的结果,不会持续很久,中国并未面临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必太快。蒙代尔认为,人民币以当前每年5%的速度升值是最适于中国的汇率政策,中国不必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甚至可以将汇率保持在7.5元兑1美元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人民币升值更大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一、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1.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 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0%  相似文献   

19.
张琳 《光彩》2008,(5):12-13
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元人民币兑1美元;4月11日,汇率小幅反弹,为7.0012;14日,又回到了6.9993,盘旋一周后,人民币汇率开始迈入"6时代"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5%。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升值加快,简单来看似乎是中国人的钱比以前更  相似文献   

20.
冯青琛 《商》2012,(21):93-93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从2004年的8.276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不断升值至2011年8月的6.387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且升值态势不减。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明显上涨,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让居民倍感压力。本文主要对人民币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简述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