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资本并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改栋 《技术经济》2003,22(10):18-20
随着中国加入WTO ,在世界范围内的资产并购的影响下 ,国内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纷纷通过资本并购 ,来实现发展战略。企业间并购活动的不断增加 ,“以资本并购技术”的模式逐渐显现出来 ,有效地加快了技术的流动性 ,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掌握、控制“新”技术提供了模式借鉴。一、两种“控制技术”模式的区别企业并购是资产 (主要是存量资产 )优化组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必然选择。企业进行资产并购可以壮大自身实力 ,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资本并购技术 ,是以企业的资产并购为前提、以掌握…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毛敏  张小燕 《经济师》2002,(7):205-206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可取之路。无论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都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考察企业并购的成本效益 ,有助于对企业并购进行价值判断 ,分析利弊。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的并购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朝阳 《经济论坛》2003,(18):38-39
一、中小企业并购策略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若并购策略不当,也可能把中小企业拖入泥潭。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并购特点,采取恰当的并购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常用的并购策略如下:1.“小鱼吃虾”策略。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通常应选择规模更小、实力更弱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才有可能避免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并购失败。若把作为并购企业的中小企业比成“小鱼”,则作为目标企业的小企业便可称作“虾”。大量事实表明,“小鱼吃虾”策略对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非常有效。山东三联集团是一家以商业、服务业为…  相似文献   

4.
并购是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并购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协同效益”,在当前并购浪潮迭起的形势下,面对并购利益的诱惑,企业容易犯“急功近利”或“盲目跟风”病,并购不以理智、正确的目标选择为基础,造成短视、情绪化的并购行为。  相似文献   

5.
赵昱 《当代经济》2007,(20):78-79
我国近年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已经逐步为众多企业的跨国经营所实践.近来,国内几家跨国并购企业都出现巨额亏损,这让我们开始为中国企业的选择感到一丝忧虑.跨国并购之路,既非捷径,更非坦途.不能叫停刚刚起步的跨国并购,也不能挫伤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信心,但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跨国企业发展之路,需要中国企业家的雄才大略,更需要一系列的反思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受“产业生命周期假说”的启发,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企业并购现象的“企业生命周期假说”,并以2003年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横向并购绩效最优;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的绩效总体优于横向并购;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混合并购的绩效最优,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假设。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企业并购的现实状况随着产权交易被明确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 ,近年正日益掀起产权交易、企业并购热 ,然而误区也随之而来 ,有些人把产权并购当成了“速效救心丸” ,成为包治百病的仙丹 ,造成了许多令人痛心的并购悲剧 ,给国家和个人均造成了巨大损失。某些经营者对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主要在动机上表现为 :①为上市条件所需求的“并购”题材而进行资产重组。证监会审批中 ,要求有“并购”内容旨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为公布发行时多争额度而并购重组 ;③为“借壳上市”“买壳”而上市圈钱 ;④为股市炒作而并购…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并购的一大难题。笔者试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的角度,在保留部分传统观点的基础上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认为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失败的原因在于只重视正式约束,忽视非正式约束;只看到它能降低交易成本,忽略了会增加内部协调成本,认为企业文化整合应走一条“市场主导,以人为本”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向海燕  李子瑞 《技术经济》2022,41(9):122-132
为探究制造业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服务化的转型路径,以2014—2018年制造企业并购服务企业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选取“基于并购的资源获取”和“并购后资源整合”两个维度的5个前因条件,讨论前因变量组合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之间的复杂因果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存在3条转型路径,即研发能力驱动型、财务能力驱动型和服务化经验驱动型。通过分析路径和典型案例,发现:并购标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研发能力均能衡量服务型资源质量且二者具有替代效应;并购方财务柔性在并购后整合与服务化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购方服务化经验有助于并购后整合。  相似文献   

10.
早在21世纪初,中国企业就开始了海外并购活动,并出现了如联想、TCL、中海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海外并购交易。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话题。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际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企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行海外并购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力求通过分析在“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过去所进行的海外并购中取得经验与教训,从中找出海外并购的动机、特征以及涉及的区域和行业,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为中国企业探索出一条以健全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完善政府服务职能为核心的市场化规则。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举 《经济师》2000,(4):67-6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目前我国企业改革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到存量调整的关键阶段 ,大量的国有存量资产需进行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 ,我国“入世”步伐加快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需要组建。在这种背景下 ,企业并购作为资源重新配置的有效手段 ,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人们对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与风险缺乏了解 ,盲目陷入了并购是“低成本扩张”、“一并则灵”等误区 ,文章拟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与风险来帮助人们提高对企业并购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中一种常见的投资活动,被众多谋求资金扩充、实力增强企业经营者所采用,国际国内众多企业并购成功的案例,无时无刻不再彰显着企业并购活动的魅力。但是,据可靠数据显示,企业并购成功机率并不高,其成功背后有一条并不美丽的风景线,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腾飞。本文致力于企业并购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财务风险控制角度为减少企业经济损失、规范并购程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洁  韩一鸣  钟咏 《技术经济》2022,41(12):144-156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脱实向虚”问题,微观层面表现为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导致金融领域的风险集聚。因此如何抑制经济“脱实向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09—2018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从产业优化发展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企业并购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影响及作用机制,并采用三重差分法检验境内并购和海外并购对于实体企业金融化抑制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对于企业的短期金融化行为和长期金融化行为均有抑制作用,且海外并购的抑制作用更强;境内并购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和“产业链协同互补效应”抑制企业金融化,海外并购主要通过“产业链协同互补效应”和“技术协同效应”抑制企业金融化。本文研究表明企业并购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对资本的吸引力,从而从根本上治理经济“脱实向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梅 《经济管理》2006,(13):18-23
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总体规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并从政府、产业和区位选择、企业自身等多角度剖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5.
曾艳 《生产力研究》2006,(10):214-216
并购动因是并购效率产生的推动力。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并购产生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进而引导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企业并购呈现出“政府主导”和“投机”两大特征,这使得并购在我国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整合的功能。为了提高并购市场的并购效率,必须从规范政府行为、完善资本市场、培育和监督中介机构等方面采取对策,使企业并购走向市场并购和实质性产业并购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时代经贸》2010,(10):26-27
并购是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成功的并购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协同效益”。近几年我国企业并购案例显著增加,然而我国企业在并购融资上仍然存在很大障碍,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以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来源问题为切入点,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是成功的,"管理熵"等理论可以对其进行解释。管理熵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系统中都存在"熵增效应",这将降低并购后企业的绩效。并购后的企业作为一种耗散结构组织,管理层可以适当为企业引入负熵流,以减少"熵增"。"企业流程再造"可以成为并购后的企业引入负熵流的一条途径,虽然其在短期内可能会引起企业熵增,但从长远看,这可以成为企业的负熵流,使并购后企业的总熵流逐渐减少,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融入偏向性产业政策特征,拓展了在经济政策不确定下企业并购时机选择的实物期权模型。本文使用2002—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海外并购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海外并购时机选择的影响以及产业政策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理论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升高会导致企业最优并购时机延后,产业政策会缓解上述影响从而使得并购呈现“逆势”特征。实证检验证实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逆势”特征,且“五年规划”产业政策是中国企业呈现“逆势”并购特征的重要推动力。机制分析显示,“五年规划”产业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政府补贴两个渠道影响企业海外并购时机选择。相对于未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在上一期实施了并购的企业获得贷款资金和国家补贴资金显著提高。企业对上述“政策收益”的预期进一步助推了其海外并购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一、企业并购概述 1.并购现状。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的推进与网络化建设,各国企业的扩展方式也随着信息数字化及网络化的深入,及其因此带来的不断缩短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周期,强有力地突破了“知识密集型的企业以创建为首选”的观念束缚,走出了以往并购方式的新格局。企业并购之频繁,交易之大,是空前的且有进一步发展之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绪论 1.企业并购背景。并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间涉及的关系和问题众多。并购价格、筹资安排、并购方式等财务安排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招不慎,满盘皆损。财务安排设计不当,会引起并购的失败甚至连累自己的“身家性命”。西方国家的企业依托百多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