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锐 《改革与开放》2011,(23):30-32
<正>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与趋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时,就意味着该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为"老龄社会"。据此,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观察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人口转变要经历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和高老年抚养比三个阶段,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人口红利和老龄化。人口红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第一人口红利与第二人口红利、相对人口红利等。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特征。这使中国的老龄化发展既沿袭传统,又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直面老龄化     
化危机为机遇,促使老龄化成为倒逼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4.
张锐 《改革与开放》2011,(12):30-32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时.就意味着该国步人“老龄化社会”,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为“老龄社会”。据此.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观察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克豫 《辽宁经济》2020,(12):24-25
我国的人口结构现已进入老龄化,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力资本的转型和老龄化给我国带来新的优势,论证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崭露头角。由此得出结论,长期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途径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大力投资,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短期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途径是开发新的老龄化产业,从而促进新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施静 《新财经》2011,(10):26-27
前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最大的理由就是“人口红利”——蔡防教授认为,在1983到2000年间,人口红利因素GDP增长的贡献比率高达27%。  相似文献   

7.
安素霞 《特区经济》2007,(3):227-228
我国面临着劳动力人口众多以及老龄化社会行将到来的双重压力。劳动力人口绝对量大,同时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也高,这就意味着目前我国的人口负担轻,正处于人口之窗开启的有利时机。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充分收获人口红利,那么不仅可以缓解劳动力人口众多的压力,同时也就为行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8.
关于老龄化对于消费量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不少专家都对此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两者呈正相关,也有人认为两者呈负相关,还有的人认为其影响可能和地区的发达程度相关。笔者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31个省市的年龄分布数据,结合人均GDP数据尝试探索老龄化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最终发现老龄化对于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作者猜测这可能和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转变以及闲暇时间增多有关,并在文末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虎 《上海经济》2009,(6):62-63
当前全球已呈现各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增多的趋势,为此,关心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的工作。其中,方便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出行问题也是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们现在之所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和失独家庭,就是因为从1980年开始实行的以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微观家庭、宏观的人口架构发生了变化。”10月31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织的“中国生育政策改革主题沙龙”上,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李建新感叹道。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预测:中国快速走向老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发布的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本》对中国人口的评估和预测作出了重大调整,预测中国人口在2026年达到峰值13.96亿后迅速下降,到2050年时下降到12.95亿。预测表明中国快速迈向老龄社会大势已定,无法逆转,生育率能否尽快走出低谷是决定中国人口未来的关键。人口预测只是人口决策的参考而不应该是人口决策的目标。鉴于中国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达20年之久,现在已经到1.5以下,再不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极有可能掉入"低生育水平的陷阱"。  相似文献   

12.
刘东 《黑河学刊》2010,(5):132-134
在以生育率降低为核心的人口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的老龄化问题。传统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加剧了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对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同时,在退休体制上,弹性退休制的提出将从另一个侧面缓解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朱迪思 《宁波经济》2011,(10):22-23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过这一局面即将结束。目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15之比正处于顶点,但在未来几十年中将快速下降;同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快速上升,从现在的12%上升到2050年的31%。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也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对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介绍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及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他国在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以达到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周怡佳 《中国经贸》2010,(18):129-129
欧洲用了100年的时间才实现工业化,同样的过程,在中国仅经过一代人便实现了。欧洲经过了100年的变迁,逐步步人老龄化社会,同样的进程,在中国也仅经过一代人便完成了。当全世界都在惊呼中国世纪的到来,当国人兴高采烈地计算何时经济可以超越美国时,人口老化的阴影已悄悄笼罩在中国社会的一角。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老化来得更突然、更猛烈。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将对制造业分布、资金趋势、世界储蓄率的变化以及各国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6.
牛磊 《中国经贸》2014,(9):273-274
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中国在不到20年间就已经由人口成年型转向人口老年型,这给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虽然它给诸如老年服务业,老年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危机四伏的老龄化,使中国可以深刻反思自己目前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产业体系,社会观念等的不足。恰当而合理的政策可以使中国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正确的对待老龄人口,以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老龄化危机。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类分析研究全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全国各省份进行大概的聚类分析,来分析当前全国教育发展情况。首先建立好分类指标体系,找好数据,之后通过SPSS的聚类分析功能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长三角人口总量、GDP总量,人口密度、人均GDP和地均GDP都处较高水平。长三角的高收入和优裕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口流入。大量的人口流入,使上海、浙江的人口老龄化似乎得到了缓和,但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仍非常高。论文讨论了人口老龄化的三个阶段:长寿(健康)老龄化、少子老龄化和迁移(流动)老龄化。迁移老龄化加剧农村空心化,加大了政府和社区的社会责任;迁移老龄化的突发性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下降:迁移老龄化也造成全局老龄化和区域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和家庭老龄化、户籍人口老龄化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相背离。这些都必须引起有关方面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9.
"我们现在之所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和失独家庭,就是因为从1980年开始实行的以独生子女政策为中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让中国微观家庭、宏观的人口架构发生了变化。"10月31日,在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织的"中国生育政策改革主题沙龙"上,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李建新感叹道。1980年1月,为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中央下发文件,提出"计划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人口结构发展趋势预测,2022年我国老龄化率将达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30年前后老龄化率将达到20%,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不断上升,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及其比例将由2020年的4564万人和17.11%上升到2030年的6953万人和17.44%,至2050年进一步上升到12606万人和22%。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的快速扩大,将引发老年照护服务需求激增,按照90%失能半失能老人由家庭照护、10%由机构照护估算,照护机构护工需求将由202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2030年的52.2万人和2050年的101万人。考虑到家庭小型化趋势和“421”家庭普遍化趋势,未来由社区、家政、养老机构和医疗护理机构提供照护服务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将会不断提高,老年照护所需护工的规模还会成倍增加,当前的护理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远不能满足未来老年照护服务的需求。满足未来规模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多层次照护服务需求,亟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切实做好护理人才中长期培育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