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谷老知青     
胡蓉 《商界》2004,(7):56-57
在美国硅谷的科技企业家中,朱敏代表的是另类传奇。这位曾经下乡插队8年的中国知青凭着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先后完成了国内上大学、美国留学和硅谷创业的三大人生跨越。他担任总裁的网讯通信有限公司(WebEx)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如今市值已接近20亿美元,被投资者誉为“今日财富的太阳、明日股市的Yahoo”。  相似文献   

2.
吴澍  邓超  徐利君 《创业家》2014,(1):32-33
许多中国创业者都想亲自去硅谷走一趟。2013年12月上旬,《创业家》组织了第一次"黑马硅谷之旅",50多位中国创业者回来之后,都用"震撼"来形容此行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硅谷前传     
硅谷扬名立万的过程虽说是一部创业英雄史,它其实也是一部高科技发展史。在计算机革命之前,它见证了无线电的兴起,真空管的诞生及发展。真空管过渡到晶体管的科技发展历程中,硅谷是最重要的发生场地。  相似文献   

4.
5.
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家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这种拉锯和对抗都是良性的。  相似文献   

6.
李天放 《创业家》2012,(1):110-111
硅谷的早期创业团队大多没有产品经理,因为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似文献   

7.
任语宁 《创业家》2011,(11):96-99
同样是创业热土,北京的创业者不妨听一下来自纽约而不是硅谷的心声:“能够在一群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当中,我觉得自己幸运得有点难以置信。我每天都是很兴奋地冲向办公室。做你信仰的事情是一种很满足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打造一个类似美国“硅谷”的俄罗斯高科技研发中心,是由时任俄总统的梅德韦杰夫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人戏称,每来一次危机,加州政府,也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都要破产一次。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裂的时候,原来永远塞车的101公路突然间畅通无阻,总是彻夜灯火通明的办公楼几乎一夜  相似文献   

10.
杜若洋 《创业家》2010,(12):38-44
二十年前,一批大陆留学生在硅谷相继创办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十年前,他们回到中国开始以投资为主的第二人生。两世人生,哪一个是他们的顶峰?他们还会有第三次辉煌吗?  相似文献   

11.
目前,超过一千名谷歌职员参加了冥想课程,谷歌提供数十个与冥想和正见相关的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员工们开发对待善良的精神习惯。谷歌和其他硅谷的企业不仅仅是在提供佛教课程。企业家和工程师解构千年的传统,并将其融入了硅谷以目标为上、以数据为驱动、以无神论为主的文化。在硅谷,冥想不是为了看清瞬间,而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陈怀临 《创业家》2012,(12):102-103
7放眼硅谷,大家都输了,马克·扎克伯格也输了。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土地。这片土地的大致参数为:1800平方英里,300万人口,130万个工作职务,平均收入为8.6万美金(含清洁工人老墨),37%是白人,30%是亚裔(中国和印度的硅工),37%是老墨(基本属于硅谷的民工)。其中,37%的人口为第一代移民,以亚裔为重(58%的亚裔是第一代移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11,(6):14-15
2011年2月17日,美闺总统奥巴马在硅谷宴清了包括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谷歌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和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等在内的十多位高科技行业的高管和投资者,向外界传达“总统力挺互联网产业”的讯息。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企业家王微来说,中国下一个新事物,是该国日渐庞大的中产阶级可以观看心爱视频的地方。他公司的"土豆网"人气疯长——到2007年12月用户已达1500多万,王梦想有朝一日公司能上市。不过,公司尚未做到的一件事是:赢利。王的公司的状况是中国互联网繁荣的典型现象。  相似文献   

15.
崔婧 《创业家》2014,(12):31-31
正游学期间,正逢硅谷高科技创新创业高峰会召开,会场位于美国圣克拉拉会议中心。大会汇集了中美高科技界、投资界、企业界、政界等跨界领袖,有硅谷最耀眼的科技明星Tesla公司的早期投资人和董事Ira Ehrenpreis,也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第12届能源部长朱棣文以及前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等,他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商Y Combinator的公司网站上刊登了其合伙人、知名天使投资人保罗·格拉汉姆(Paul Graham)的文章,指出了Y Combinator未来关注的三十个投资领域,这三十个领域几乎涵盖了硅谷风投机构们所有的关注点,为企业创业方向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硅谷的精神总结为几句话,第一句话就是“挑战权威”。我们可以想象像斯蒂夫乔布斯和其他的创业大佬,他们从小就是挑战权威。再一个就是“不同凡响”,这句话英文原文是语法不同的两个词,是乔布斯力排众议发明的一个词贴到高速公路上。第三句话是“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8.
硅谷生态系统不仅为企业的“灵活再循环”提供环境条件和机制保证,而且也为科技企业家群体的生成提供环境条件和机制保证。机制催生科技企业家。以硅谷生态系统为视角,对硅谷科技企业家的生成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揭示了它对我国科技企业家生成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追溯硅谷的创业精神,要从硅谷何以形成的历史说起,从焦点人物入手。硅谷之父,是将二者结合的话题。特曼硅谷作为科技创新的基地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硅谷就是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