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世界各国对劳动者精神利益的保护日益重视的情形下,现行劳动法对劳动者精神损害救济只字未提,司法判例也使得当今劳动者遭受精神损害之后求告无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为劳动者权利本位法,应当为遭受精神损害的劳动者提供救济的权利和渠道。对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导致的精神损害,应使劳动者享有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对于其他劳动争议导致的精神损害,一方面应扩大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应当允许劳动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其一系列著作中,深刻阐明了劳动及其社会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时,明确指出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和资本的出现。近代公私法的理论和体系划分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劳动法的产生正是基于这一社会现实基础之上,尽管作为劳动立法来讲,其发展过程充满着艰巨性和缓慢性,但是,以保护劳动者利益为宗旨的劳动立法显示出了其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劳动权益是劳动者保障的基本权益,作为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劳动者尤为重要,如何保障其劳动权益成为我们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基点。因此,了解现今社会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女职工的劳动权益非常有必要。本文从劳动权益的基本理论、基本情况的概述和劳动权益的保护现状三个方面来阐述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工伤认定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建军 《经济师》2009,(1):83-83
工伤,即因工负伤,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执行职务而受到的伤害。工伤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各种因素,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具体的进行判断和认定。  相似文献   

5.
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在于资本家利用资本所有权侵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权利的适当界定是当前判断资本剥削劳动问题的基础。当前我国存在劳动过程中、产品分配过程中、以及劳动过程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消除剥削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三方协商机制确定公平工资,同时发挥政府立法、监督法律执行的功能切实保护劳动者免受资本剥削。  相似文献   

6.
工会组织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在现代各种社会组织中,工会是由劳动者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组织。十八大成功召开后,为工会组织的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也确立了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主要地位,为工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工会组织有两方面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诸如劳动工资、劳动工时、劳动待遇等方面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的保护,另一个方面是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建立一个能够适应企业文化并且能够帮助促进企业发展的工会组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会组织在开展自身的工作的过程时,应该有针对性,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断推动和谐企业的构建不断做出自己的努力,更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2]。本文将着重分析工会组织在供电企业中的作用以及任务,并简要介绍企业中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徐景一  赵慧 《经济学家》2023,(6):120-128
基于技术控制、责任自治、制造同意的差异化管理策略,劳动过程理论经典作家构建了技术变迁背景下的劳动控制策略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劳动过程理论视阈下,基于劳动控制策略研究框架,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劳动过程为例,考察平台的“算法控制、众包生产和制造同意”的劳动控制策略及其对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平台通过“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算法和内容质量评估算法深化了对劳动过程的技术控制,单边决定平台利益分配格局,损害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平台众包生产策略将弹性雇佣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置换为责任自治下的劳务合作模式,平台规避了企业社会保障责任,弱化了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平台通过展示“赶超游戏”中头部主播的成功范式和示范效应,制造普通主播的“过度劳动”同意,损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面对当前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的变化与挑战,现行的法律法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存在着应对不足与制度效力受限的问题,应构建零工劳动者多元协作治理对策以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补齐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提升治理主体效能,完善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共建共治,优化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企业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单位在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中,注重保护、调动和发挥好经营者与职工双方积极性,依法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到互利、双赢,达到"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目标。我们讲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债权人权利法律保护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妍 《财经问题研究》2002,(1):78-80,F003
债权人权利的顺利实现是维护社会信用的基础,由于债权本身的脆弱和转轨时期的混乱。使债权较易受到伤害。我国现行的有关债权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将债务人假想成一个完美的道德主义者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债务人在道德上显得并不完美时,法律为债权人提供的保护框架就会坍塌。在法律上加强、完善对债权的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分配制度的新突破──剩余收益制杜明昆剩余收益制是企业税后利润按同行业平均利润率作为基准利润率向国家上级,剩余利润归企业劳动者所有,以职工劳动分红和经营者风险补偿的形式进行分配的一种分配制度。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讲的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是弱势,法律的作用是扶持弱势达到双方权利的平衡,《劳动合同法》一个基本的主旨就是劳动者的权利保护。  相似文献   

12.
齐香真 《经济经纬》2003,(6):149-151
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工资,这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是一种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首行,要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次,要对劳动者进行普法教育,使他们学会依法维护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第三,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增强执行劳动法的自觉隆;第四,各级劳动部门部门和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担当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新劳动法解析 作为我国第一部在法律层面上独立调整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新法的“诞生”引发了一系列强烈的连锁反应,其中以从事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最为强烈。因而,对新劳动法的解析便有了其特定的现实意义。新劳动法的总体原则是“向劳动者倾斜,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1.立法开宗明确提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就是用人单位本身就强势,劳动者本身就是弱势,一开始双方地位就不平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取得劳资双方关系的相对平衡;如果你是一个守法的企业,这部法律不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如果是一个违法侵犯工人权利的企业,那么劳动成本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对辞职权的规定是整个劳动法中最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的内容,它体现了自由择业的权利,从权利性质角度分析劳动者辞职权,探究劳动者辞职权的深层内涵,为实践层面劳动者辞职权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前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引发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可归纳为:劳动者与企业进行工资、劳动条件等“讨价还价”时,处于极不平衡的地位;我国政府运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动关系,尤其是约束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不能保证和维护劳动法律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力、资金不够、工作方式单一;代表劳动者集体利益的工会组织尚未全面普及,而现有的工会又缺乏独立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护力量,改进劳动监察保护工作方式,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同时,还要引导工会发挥依法维权的机能,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创造舆论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国内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它的出现及日益加重的趋势,势必使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难以实现。如何保障公民实现就业权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公民实现劳动就业权的重要性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动力。从劳动中诞生的人类从未停止对其自身劳动权益的关注与保护。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加。劳动者的基本权力是法律赋予劳动者在劳动关系方面享有的权力。我国1982年制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劳动是经济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实质上就是对劳动配置,价值规律也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市场经济是尊重劳动的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重视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培训、平等对待各种劳动以及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将尊重劳动变为实际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廉靖 《经济问题》2007,(7):56-57
就劳动立法的核心问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劳动者界定问题、劳动执法监察问题、劳动争议仲裁问题、劳资双方利益平衡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异化劳动理论的来源和异化劳动的概念,并阐述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从而揭示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是顺遂法治潮流应运而生的。劳动合同法当然是要保护劳动者,但这并不是唯一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劳动者和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并促使企业提高有效竞争力。尤其是在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劳动合同法希冀唤醒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它从一个侧面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