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业霞 《新西部(上)》2010,(3):120-120,12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在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基础上的进步.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批评的理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我们发现传统译论存在的不合理性,对翻译理论研究者有启迪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分张扬译者主体性而容易使其理论走向极端的弱点.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把忠诚原则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使译文更好地被接受.  相似文献   

2.
新闻翻译是国际传播活动的重要手段。新闻翻译与其他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其对译者主体性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抓住新闻语言的特点,注重译语表达的清新、准确、客观等原则,同时又必须考虑到接受对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中英新闻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文章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并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翻译操作过程的影响,并指出译者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译者的主体地位进行了简要研究.从译者的定叉出发依次探讨了译者地位的现状、译者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及加强主观能动性的方法.认为原文对于译者具有天然的客观参照,但译文是供译入语读者阅读的,在忠实于原著的框架内,一定程度上应根据译入语读者所处环境及所接受文化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应用文本,新闻译者经常采用的编译手段,包括文本删减、变换标题和词语替换,这些都是新闻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应用文体翻译的译者主体性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以新闻翻译为例,从翻译的理解与表达、使用的语言和翻译目的实现等几个方面来看,译者必须有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翻译观,极力彰显译者的主体性,特别是在《紫色》的各汉译本中,陶洁作为一位杰出的女译者所译的《紫颜色》体现出了相当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国内外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做了综述.全方位地阐释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翻译过程不仅是一个从原语到译语的简单转换过程,而且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从而使翻译者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要注意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  相似文献   

9.
桑潇潇 《魅力中国》2011,(8):240-240
随着外语片越来越流行,字幕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字幕翻译中意者的主体性却不容忽视。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中的,在翻译策略以及对字幕文化因子的处理等方面译者主体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华 《发展》2009,(6):118-119
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主体的几种争议,翻译主体是译者,译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也论证了译者在翻译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出译者中心的翻译观。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译选择论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探讨了译者与原文和译文的适应选择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论述了译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并用实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对于翻译的主体性问题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针对这一问题可从广义的翻译和狭义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考虑。在广义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主体为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狭义的翻译活动中,翻译主体为译者,体现在作为原文的读者、研究者的主体性,译文的作者和创造者的主体性。但以上各主体性之间是含有主体间性的。  相似文献   

13.
顾然 《改革与开放》2017,(18):145-146
近年来译者主体性,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译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比较了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中译本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可以发现,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颇具创造性,而郁飞译本《瞬息京华》则更加忠实于原作,两个译本都体现了鲜明的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外宣工作总要求.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意识出发,运用相关译例,详细阐述了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即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和受众意识,才能传递出准确的中国特色文化,同时又能译出让国外受众易懂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郑方 《重庆与世界》2013,(10):64-66
自从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领域“文化转向”以来,译者逐渐摆脱了“隐形人”的身份,开始走入公众视野,译者的主体性也日益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党政文件为例,分析译者在外事翻译中为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内涵,更好地为外事活动服务,保证外事翻译的严肃性和翻译效果,是如何发挥其主体性进行翻译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来分析庞德英译作品《华夏集》,探讨译者如何在翻译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分析了译者作为第一读者、阐释者、翻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作用的体现。在接受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通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决定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叛逆,以译者本身的艺术创造去接近和再现原作。本文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叛逆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以及原作和译作的审美需求,通过列举事例,旨在阐释创造性叛逆在译者主体性中发挥的能动和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诗英译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的译者,其主体性势必会在目标语文本中反映出来,也必然会投射到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解读以及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之中去。源语作者和目标语读者之间的桥梁正式架构在译者主体性的基础之上。我们去研究译者主体性在中诗英译过程中的体现,也是为了在真正理解源语的前提下,发挥目标语的长处,得到内涵丰富,意义准确,情操高尚,意境唯美的译作。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转向突破翻译研究固有的研究模式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学界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态势.本文分析了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以及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而长期被弱化的译者主体性成为了翻译中文化转向实现的载体,翻译亦实现了由对文本的关注到对译者的关注的转折.  相似文献   

20.
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为例,以译者主体性为视角,研究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为了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国家,林语堂在翻译中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方法,这两种策略是相辅相成的.译者应灵活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为中国文化向西方国家的传播作出贡献,从而进一步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