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似之处,前者侧重语言的社会交际方面,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使用情景来研究语言,但也不否认认知心理学方法;后者更侧重说话者内部因素即心理机制和认知过程对语言性质、意义的产生与交换,也注意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不同,其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来自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隐喻能力研究已成为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焦点之一。本文研究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下隐喻能力的认知发展,以及形成隐喻能力个体的差异,诸如词汇知识和文化等诸多影响因素。通过隐喻能力和英语成绩两者之间的数据分析,探讨隐喻能力与语言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匮乏是语言学习者进行有效语言交际的首要障碍。如何使学习者在一个没有二语的语言环境下有效地学习大量的词汇始终是值得研究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对词汇学习的认知研究也日趋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通道转换理论的认知视角,初步探讨了英语词汇记忆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一门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处于语言研究的前沿。在语言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语言学习中的范畴理论、原型理论、隐喻概念、图形与背景理论和图式理论等,对于促进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当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的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陈茜 《湖北经济管理》2008,(23):128-129
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被逐渐发展成一个重要理论.它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成功地应用于教学。本文在简要介绍图式理论后,分析了图示理论在培养外语学习者在阅读、听力理解、词汇记忆等语言技能上的突出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词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人际交流中常采用的词汇,是一种新型语言变体。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其千变万化的创新总潜藏着一定的认知动因。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国网络流行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解释。从而揭示出当代具有创造精神的语言使用者在灵活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法认为任何语言行为都是结构形式和语义内涵的统一体,而且英语包括三种语态之分。本文将分别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语态中的主动语态、中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进行具体的解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释语态隐含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0.
刘娟 《魅力中国》2014,(7):273-274
“对比分析理论”是应用语言学一个重要的领域,它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行为主义鼎盛时期被提出。对比分析假说在60年代曾占支配地位。美欧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语言对比研究中心。直到后来认知心理学和转换生成理论出现,对比分析法开始衰落。本文对“对比分析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它的意义和局限性以及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当前翻译界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研究的现状出发,根据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理,即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个中间环节,分析了存在“翻译主体间性”的主要原因,以及现实、认知、语言三者之间关系对翻译主体间性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体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些年来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兴起,很多与认知相关的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研究、文学批评、翻译研究等各个学科领域。文章试图通过应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型理论来分析得出跨文化翻译活动中译出偏差现象的成因,并将其归为原型被替换、原型与边缘概念相混淆、避开原型概念等三类。  相似文献   

13.
黑话的语言特色和特征明显,其一为词汇多样性,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黑话;其二为语义隐晦性,即其会话含义很难一下就被准确地诠释出来;其三为语言时效性,即不同年代,不同时期对待相同和不同的事物的表达则都会有不同的黑话产生.本文研究了如何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研究黑话的语言特点即人物特性以及背后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特性即风土人情特性.  相似文献   

14.
祖利军 《理论观察》2005,(5):131-133
作为语言学认知理论的中心课题,隐喻研究日益受到语言学者的重视.隐喻理论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由传统的修辞手段到现代的认知手段,无一不浸透着哲人的智慧.无论是替代论、比较论,还是互动论,都可作为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和认知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语码转换是一种近些年来开始被研究的社会语言文化现象,属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与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语言因素联系紧密.文章总结提炼了近三、四十年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了语码转换研究的历史现状、产生原因、影响意义以及不足之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以及范畴化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的特点,分析了词义的演变过程和一词多义现象,探究如何能够拓展学生词汇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应用性,揭示了认知范畴化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帆 《黑河学刊》2011,(8):91-91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科中的一门具有时代前沿性的研究科目,在以"认知"为理念的学习运用基础上,提出正视一些难于解释的语言现象的主张。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研究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形式语言学相比,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笔者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的隐喻和转喻研究的文献资料,分别从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维度探究了隐喻和转喻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两者之间认知关系。这将会对语言学者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语义的习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思懿 《魅力中国》2014,(13):166-166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随着目前中国各项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孔子学院的不断设立,这一学科的开展于发展也已经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随着各种学术的发展。语言学界新升起了一门学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语言学,将认知与语言结合起来,解决了许多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使得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认知语言学,希望通过这一视角的研究,能够更加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熊梅芳 《黑河学刊》2013,(10):142-143
一词多义不仅属于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通常,语义理论从语言结构与社会历史的视角对一词多义进行分析与探讨,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不少语言学家逐渐从认知的视角来阐释词义的扩展和延伸。本文以前人对一词多义进行的认知研究为基础,从认知隐喻思维模式的视角,并结合具体例子,试图对英语中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揭示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