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起源于50年代美国,70年代后期得到迅速发展。它的出现和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科技的发展,牢固树立了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经济学家在解释美国“新经济”政策时认为,美国经济之所以持续几年出现“两低一高”(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这一违背常规经济理论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高科技产业的巨大贡献,而风  相似文献   

2.
杨帆 《重庆金融》2000,(11):3-7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胃“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 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的由来 ——关于“新经济”概念最初是由谁在何处提出及在何经典著作中引用,笔者尚未从国内主要媒体和互联网中查到。 ——“新经济”概念是美国经济学界首先提出的。按照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将会带来通货膨胀,更有甚者可能会引发经济危机。但近十年美国经济持续高涨,股价上升不止。从这个现象(外在表现)出发,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这背后必然发生了经济条件的质的变化。于是便把信息网络、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业带来整个社会经济强劲发展的现象称为“新经济”。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经济”现象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经济自1991年4月走出战后第9次衰退以来,已持续出现在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水平情况下的汇率稳中有升、股市屡创新高和公司利润率连续增长的经济现象。这种“新经济”现象的出现是有多种因素耦合而成。本文仅剖析出现美国“新经济”现象的理论和政策基础,以求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新经济的实质 新经济概念最初来自对美国90年代经济运行状况的概括。美国经济自1991年11月走出低谷后,到2000年年末连续保持了109个月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运行记录。在这个时间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失业率和通胀率保持在4%以下。因而出现了与美国正统宏观经济学菲力蒲曲线不符的情况。多数研究者把这种“一高两低”现象的发生归结到美国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经济结构深刻变化上:计算机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新经济的定义与实质对于新经济的定义 ,比较流行的看法有两种。一种看法认为 ,新经济是指低通胀和低失业率下高速增长的经济。这种定义的一个自然推论是新经济已经不受经济周期的困扰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被边际收益递增规律所替代。这些特征是传统经济所不具备的 ,具备这些特征的经济因此可称为新经济。目前的美国经济是这种经济的典型代表。另一种看法认为 ,新经济是指以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产业为龙头的经济 ,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从表面上看 ,这两种定义似乎完全不同 ,但细究起来 ,两者还是可以统一的。前者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7.
最近十年,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期,其长期持续的发展,引起全球瞩目。本文试图从二战后西方经济理论和美国经济政策角度说明这一演变过程。顺序介绍了凯恩斯本人,后凯恩斯主义、反凯恩斯主义各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及其经济政策实践,其中,凯恩斯本人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和各时期美国总统经济顾问人选的更替,是较少被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以“两高两低”的运行动态势引起经济界的关注,理论界主伙这种“新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分析传统经济的工工具菲力浦斯曲线再次失效,本文通过分析菲力浦斯曲线的研究背景和分析框架,指出建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基础上的美国“新经济”,已对菲力浦斯曲线做了有效突破,美国“新经济”的运行态势显示全球经济有充分的张力与活力,相应的,当代经济学应具有新的突破与发展,以弥补传统经济学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美国新经济再次成为媒体炒作的热门话题。在年初当高新技术为主的纳指上升时,新经济被看好,而最近纳指股下跌后,又认为新经济已经“山穷水尽”。不管怎么说,新经济有它先进的地力,但新经济也确实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近一个时期美国经济一直过热,虽然经过宏观调控,今年可能有所放慢,但不会发生经济衰退。今年欧洲、东亚经济形势比较好,其增长可能弥补美国经济的放慢而有余。所以世界经济总的趋势将是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增长期,形成一个美国经济促进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反过来又促进美国经济的良性互助格局。  相似文献   

10.
冉芳 《现代金融》2002,(2):14-15
去年,美国“新经济”的光环减退,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已经跌落到1%,美国政府连续6次降息,而“9&;#183;11”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战争,恐慌,信心的丧失,无疑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这意味着,以美国作为主要贸易伙伴的中国,外贸出口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1.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发的非典疫情冲击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回升的态势,成为“九五”中期以来经济增长最好的一年。预计2003年我国GDP增幅将达8.5%左右,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实现8%以上的高增长,这是“九五”中期以来的第一次。各项投资需求全面启动、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和扩散、出口增长持续强劲等均表明我国经济开始摆脱过去的“中期调整趋势”,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推动新一轮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欧美国家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及政府公信力正在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受困于债务问题,欧美经济复苏减速已成定局。2011年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速预计均将回落至1.5%,2012年可能出现更低的增长。同时,新兴经济体也进入调整周期,政策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艰难抉择。  相似文献   

13.
美国自9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增长已连续出现长达110个月,成为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周期。这种经济增长中还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尽管经济持续上升,失业率一再下降,通货膨胀率却始终处在相当低的水平,其原因何在,令许多经济学家大为不解。多数学认为是因为在此期间,带动经济发展的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包括电脑、  相似文献   

14.
美国进入升息周期已逾一年,在这轮升息周期中,美国市场利率与基准利率出现了背离的走势,美国经济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情景。本文对这一“谜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促进和加快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规范市场秩序、方便人民生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立足我国实际,实现银行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存在政府引导和推动这一基础,而且政府推动本身就是银行卡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好风凭借力”,北京市在银行卡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来,新经济成为经济研究和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热点。20世纪末,在美国经济持续100个月左右增长的背景下,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因素,并用“新经济”来描述由这些因素所引致的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赵草梓 《中国金融家》2011,(11):136-138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复苏调整过程,即是对世界经济秩序、国际货币体系和监管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构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一是新经济秩序的重建,一方面取决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的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这一轮的经济调整,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是以主动调控为主。这也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可控性,不必担心中国经济会进入低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9.
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经济萧条后,美国经济迎来了新的繁荣。在整个九十年代,持续的经济增长成为美国社会讨论最为广泛的话题,“新经济”鼓吹者宣称经济周期就此消失,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将一直高速增长下去,自由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进  相似文献   

20.
对于“新经济” ,企业家科学家经济学家见仁见智。一个共识是 :它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 ,以创新为核心 ,由新技术驱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践证明 ,电脑、互联网、数字化、生物工程等一批“新经济”主体技术正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专家研究证实 :美国经济持续近10年的高增长主要来自“新经济”。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新经济” ?青岛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 ,最重要的是争取“新经济”时代的生存权。在由网络搭建的全球竞争的“新经济”平台上 ,企业的优势被无情地放大 ,优者更优 ,劣者更劣。将因特网比做高速公路网 ,企业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