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模式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依赖于制度重构和制度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基础,制定与执行各项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与政策措施;进一步实施产权制度与价格制度改革,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制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设施.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转变观念,为发展循环经济创设思想基础;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及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的有效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和东  杨同宇 《经济师》2005,(12):56-57
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理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促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是促进循环经济形成的关键,必须对企业和公众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形成。循环经济的有效激励机制包括市场激励、政府激励、文化激励等。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是在环境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目标。传统市场经济中的环境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制度安排加以矫正。政府是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责任主体,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耦合能够产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许多非技术性难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加以破解.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循环经济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协调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循环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激励和引导人们作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降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塑造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秩序.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包括法律制度、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循环经济制度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制度创新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循环经济制度构建要着力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制度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目前,中国已经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制度安排。因此,要避免过去的经典经济理论那种将资源与环境置于研究视野之外的做法,从经济激励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入手,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依据各行业各种类产品的特性,建立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绿色经济制度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王征 《当代经济》2007,(1):80-81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现,也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但发展循环经济,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企业是不愿意那么做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各地区走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两难困境的有效路径.处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变革前沿的江门市,靠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走出了困境,而且实现了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共赢,江门市“循环经济“成效之所以显著,主要是因为江门市通过积极培育和有效激励“循环经济“系统内外因素,促进“循环经济“超循环网络结构的形成和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循环经济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紧缺、环境恶化是制约人类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发展循环经济以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文章针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建设的现状,对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融资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资本形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融资制度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一国社会资本形成与有效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一国的融资制度是否具有效率,能否将巨大国民储蓄有效转化为社会投资,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1.
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次人类从观念到行为的革命,因此其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普遍表现出偏重于理念与技术从而相对忽视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倾向。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一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二是为什么要重视建立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三是循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内涵和优化,四是如何设计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成功实施的保障和手段。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除了具备一般技术创新的特征外,还与一般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不同。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了技术创新主体、客体、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组织和制度安排。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循环经济框架下技术创新的特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变迁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制度的变迁离不开相对价格和偏好的改变。通过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价格格局和人们的偏好,并克服参与者合作时产生的集体困境,有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in the late 1980s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has undergone major revision. Socialism is no longer considered the viable alternative to capitalism it once was. We now recognize that the choice is between alterna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capitalism. Progress i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is achieved by examining how different legal, political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shape economic behavior and impact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survey the new learning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uggest how this learning should redirect our atten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EL classification: B53, O10, O20, P0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而言,以资源节约、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生态税收的支持。文章从循环经济的涵义入手,分析了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然后总结了我国现行税制中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企业、产业、园区、地区等层面对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实践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17.
经济制度安排、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影响机理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分析了经济制度安排和贸易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九个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对一国贸易流量影响作用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贸易政策,对一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是该国的产权保护程度。从对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分析发现,在所有的经济制度安排变量中,一国产权的保护程度对该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同时产权保护的程度和政府干预对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Circular economy (CE) has been put fonvard a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trategy in China.Aiming at the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and reduction of pollutants,CE means to realize a shift of fundamental paradigm.With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from linear to recycling model,the promotion requires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es which integrate technological,ecological,social-cultural and other sciences.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Institution acts as a crucial factor by providing incentives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leading investment orientation and determining policy effectiveness,etc.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about: firstly,the feature of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articulated,together with eco-industrial park strategy,extended producer's responsibility and dematerialization principle as innova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econdly,as policy plays great role on institutional changing process,the mechanism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needed to be related; as a result,co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is thus presented; at last,a pilot attempt is made to find out some operational avenues in accomplishment of CE through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thodology,special re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after some projecting difficulties and dilemmas in China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适应性,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所应遵循的原则、循环层次、产业类型、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等,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机制的构建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分析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宏、微观机制的构建,探讨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进而提出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对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