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将公众参与作为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手段渗透到环境法绩效评估过程中,可真实、客观地获得环境法律实施方面的评估信息与结果。文章从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入手,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公众参与的制度与实践,结合我国的基本现状和具体国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完善我国环境法绩效评估制度中公众参与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工具”理性下的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已无法满足多元价值背景下的地方政府治理需求,亟须通过公共价值修正。本文通过溯源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工具”异化,阐述了由于价值失位导致的当前公众参与困境,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公共价值的基础地位。对此,通过建构公共价值导向下的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框架,进一步明确政治领导、公共价值与绩效实践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作为价值载体的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公共价值的“表达——实现——创造”过程,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服务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管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公民的在线服务与电子参与度为切入点,分析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的价值取向,根据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及原因分析,从公民满意度、公民参与效果以及在线服务水平重新定位服务导向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价值理念;从信息公开机制、反馈机制、申诉机制三个维度,构建公民取向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体沟通机制。借助SWOT分析法,制定了公民价值取向、服务导向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试论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中的种种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玲  张芳 《经济师》2007,(5):266-266
电子政务评价绩效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测和指导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影响甚至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文章从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意识、电子政务社会效益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电子政务绩效定量评价和评价方法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电子政务绩效测评--基于公众满意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公众满意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测评电子政务绩效的框架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各个变量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最后采用该模型对辽宁省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将公众纳入到评估主体的范畴,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政府绩效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是适应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倡导的为公民服务的要求。对中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公民参与的发展,实现政府绩效评估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盛南 《技术经济》2006,25(3):8-10
中国的电子政务目前已经呈现出一种粗放的发展态势,国家有关部门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绩效评估的引导作用来规范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电子政务的成功率。作者根据目前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整体层面构筑全方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在个体层面构筑全过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绩效评估引导作用,实现中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电子政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概述1993至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发起和实施过1300多个项目建议和计划,最终形成了目前真正称得上比较综合和全面的国家电子政务化政策。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美国的政府网站达到2.2万多个。在经济实力、技术优势及人才优势方面,美国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目前对美国来说,是如何进一步改进电子政务的运行、做好协调工作和鼓励公众更多地参与。1.更多地强调安全问题,但“禁区”也有所增加9·11后,美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更多地重视安全问题,大多数的政府网站都刊登了安全声明,包括个人隐私政策公告。这也是美国公众抱怨阻止他们登…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解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我国绩效评估中的理念创新、战略创新、体制创新、方法创新和环境创新。试图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绩效评估创新,从思想和体制机制入手,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走向精细化、可持续化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环境规划的一般模式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是其重要一环,直接影响规划的质量和实施效果。本文从公众参与的保障体系、规划内容以及规划的数据来源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提高环境规划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措施,以期为我国的环境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