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冠锋 《活力》2010,(4):71-71
以唱歌为主的音乐教学.是在劳动人民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的音乐教学体制,它已经在我国实行了许多年。的确.它对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它本身的片面性、局限性、狭隘性和非科学性因素而阻碍了普通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离开听觉,音乐艺术便不复存在。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所以音乐教育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2.
代红宝 《活力》2012,(8):239-239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它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通过情感情绪的变化来表现声音的,所以大家听到的众多的声乐作品让人感觉美不胜收,正因为人类是有感情的高级生物:情感左右声音的变化,声音又是情感的体现,才让人有美的感受,才让人们从情感的角度去对声乐演唱进行审美。  相似文献   

3.
赵艺姣 《活力》2006,(6):117-117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倡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资源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是引起我们广大音乐教师探索的课题。要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佳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与学生一起挖掘生活中有趣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听辨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并将这些音乐素材融入音乐欣赏课中,是对现阶段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挖掘。  相似文献   

4.
赵方 《活力》2005,(6):164-164
钢琴连奏技术是高等师范钢琴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也是钢琴教学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学生不懂得连奏技术的真切内涵,只注重加快手指的运动速度,提高其所谓的钢琴技能,以致弹出来的声音生硬、粗糙,非常难听,不仅不能真正表现出钢琴作品的音乐性,而且还影响了钢琴教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阮洪利  李慧楠 《活力》2012,(11):60-60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声音”的创作在现在愈加被艺术创作者们所重视。影视当中的”声音”成为与画面同等重要有时又更为突出的一个主要元素。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推动影片的剧情起着特殊的作用。《宝莲灯》中,音乐的作用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的发挥了同画面同等的作用。由于电影《宝莲灯》是一部动画电影这一特殊性,它的音乐显得更加夸张,更加丰富,更加能够一针见血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更加能够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6.
随着钢琴艺术在教学界的逐渐推广,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音乐学习者的喜爱.在钢琴的艺术之中,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教育类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钢琴演奏与音乐理论融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本文分析了在具备一定钢琴演奏水平的前提下使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中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水平.  相似文献   

7.
杨丹 《民营科技》2010,(9):81-82
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用听觉去感受的艺术。在专业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基础学科,在音乐学习及实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视唱练耳教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美蕲 《活力》2014,(22):27-27
一、合唱的独特魅力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9.
闫红彬 《价值工程》2013,(30):268-269
本人通过对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结合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论述了音乐课堂中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感受与鉴赏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其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郑铎 《活力》2009,(13)
在舞蹈教学训练中,许多课程需要钢琴音乐的伴奏,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钢琴音乐的优美音色、饱满的和声织体、丰富的旋律起伏变化、平稳的节奏、速度与呼吸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学会听音乐,继而从感性理解逐渐地进入到更为深刻的理性想象与表演创作中.  相似文献   

11.
陆萍 《价值工程》2011,30(10):211-211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直观,给予人以教益,或者说是将教育寓于情感之中、趣味之中和娱乐之中,潜移默化地使人在情操上得到陶冶、道德上得到修炼、心灵上得到震撼。因此,音乐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审美的感受、表达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2.
孙梅 《活力》2007,(8):70-71
钢琴即兴是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中的一大重要课题,甚至是关键性的课题,为此已经被许多钢琴人所重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伴奏实践上,都积累了大量的艺术经验。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专著已出版很多,例如刘聪、韩冬著的《钢琴即兴伴奏教程》,葛世杰著的《钢琴即兴伴奏简明教程》,孙维权、巢志钰著的《键盘即兴伴奏指南》,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时间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有组织的声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出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它没有清晰明确的视觉形象,也不像语言艺术那样,用清晰的语言生动地描述生活.但音乐艺术研究是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张丽艳 《活力》2010,(6):74-74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它具有自己特殊的属性与本性。有人说:“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指的是以人体为工具,以艺术化的动作为物质材料。也有人说:“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指的是以人物的情感或演员的情感为动力。大多数人都说:“舞蹈是艺术之母。”指的是从远古时期最先产生的舞蹈即与音乐、诗歌三者融为一体起,知道当今舞蹈仍与音乐、诗歌密切相关。这些话显然都有道理。  相似文献   

15.
钢琴专业教育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育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是各高校的钢琴教学制度尚不完善、师资力量水平有待提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高校音乐钢琴教育的科学性和钢琴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因此本文以在高校音乐钢琴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方向,探讨如何设置合理化课程思政来协助培养高...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门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将更加重视.音乐是一门重要的素质学科,音乐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然后考虑其主要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春艳 《活力》2011,(5):106-106
一、美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音乐学科教学中美的内容,把美育融人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利用美的情感因素、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实现美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融合.即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孙思冰 《活力》2008,(9):53-53
钢琴教学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学习各类音乐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专业工具.钢琴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未来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而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钢琴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学生已是成年人,骨骼与韧带都已发育成形,手指训练难度较大;其次,整个群体中仅有少数学生有一些基础,但又面临着学制短、课时少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刘艳军 《活力》2009,(25):74-74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听觉对声乐教学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注重必须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国栋 《活力》2005,(5):171-171
歌唱性就是人们在唱歌的同时体会到的那种美感、情感、情调、心态。在音乐表演艺术的领域中,人们所有的情感,通常是直接用人声或间接用器乐歌唱来抒发的。当我们用歌唱的内在感觉弹奏钢琴,并把这种感觉通过手指转变为相应的琴声时,就是弹奏中的歌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