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2008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银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用户量和交易量同时高速增长,网银对于传统柜台业务的替代性也进一步提升,但用户使用网银的整体体验较差,大部分客户即使办理了网银也并不常用。另据有关专家分析,国内网银正在从功能服务向用户体验转变。因此,在保证网银安全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改进网银的用户体验是网银发展的方向之一。那么,国内网银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创新与应用呢?近日,记者与贺映文先生就桂林市商业银行创新的纯无驱USBKey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网银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反洗钱问题也日趋突出。《谨防网银成反洗钱"盲区"》一文对网银业务发展中的反洗钱盲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洗钱账户的开立、可疑交易的甄别、控制和分析等制约反洗钱发展的瓶颈进行了阐述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对于我国网银业务中的反洗钱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去年底发布的《2007中国网银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有37.8%的个人和31.7%的企业正在使用网银服务,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4.2和1.7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网银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网银安全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网银作为一项新型的银行服务手段,保证安全是其基础和核心。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电子银行部高级副经理艾菊,请她就如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网银信息安全性以及网银的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网银联盟成员电子银行创新水平的提高,突破电子银行功能与服务同质化,提高产品可用性与客户体验,中国网上银行促进联盟于2011年开展了"电子银行创新奖"评选活动。本次评选共设置"最佳产品创新奖"、"最佳客户体验奖"、"最佳营销服务创新奖"3大奖项。由业内知名专家评委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委员会的市场调研与评委打分,最终来自8家银行的12个产品与服务在众多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奖。《金融电子化》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2011网银联盟电子银行创新奖获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文章,敬请关注。本期推荐:手机银行最佳客户体验奖——《E动交行——随新而动的手机银行》;个人网银最佳产品创新奖——《东亚中国:全面创新,提升个人网银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电脑》2008,(1):91-92
2007年12月13日,“2007中国网上银行年会”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本次年会,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了《2007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同时,还首次发布了“网银病毒专杀工具”,以进一步解决网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0年第一季度末,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以下简称“网银”)业务注册客户数接近8000万户。易观国际发布的《2010年第1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显示,工商银行网银占38%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相似文献   

7.
“强势考核催生强势业务”,这是宣城市农行网银业务发展的经验总结。在同业中起步晚,在系统内发展滞后,网银业务一直是宣城市农行的一项弱势业务。去年,该行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认为考核乏力是这项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纵横双线考核、强势推进网银、扩大市场份额、系统争创领先”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去年6月份,该行适时推出《宣城分行2005年电子银行业务考评办法》,创新网银业务管理,构建双线考核体系,强化营销激励约束,极大调动了全行营销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网银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行内耀点     
防银行账号被窃和网银欺诈25家银行采用数字证书 日前,包括工行、农行、建行在内的25家银行与国家级权威金融安全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签订了《数字证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已签约银行将采用CFCA提供的数字证书电子认证服务,以打击近期出现频率较高的网银欺诈事件。  相似文献   

9.
周同仁 《现代金融》2006,(12):46-46
一、提高员工防范法律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意识,加强对员工网银业务知识的培训,严格按照《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操作规程》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二、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自律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操作和管理行为,防范员工的操作性、道德性风险。三、对客户提交的个人身份证件、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资料认真审核。确保网银业务所需资料真实有效;办理企业客户注册时,应按规定利用证书两码分别将企业管理员、操作员证书下载到USB Kevk中。同时打印证书密码信封,严格领用签收手续,网银注册登记表、网银协议等资料内容应完整、真实,签章要齐全。四、规范证书保管与发放、资料传递等操作。避免相关纠纷。五、加强网上银行机具的安全管理。六、建议增加网银操作系统自动提醒、控制网银操作员定期修改密码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用卡》2008,(2):75-75
2007年12月13日,“2007中国网上银行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发布了《2007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并首次发布了“网银病毒专杀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用卡》2007,(9X):74-74
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涉及公共安全违禁品的网上非法交易,从网银系统的网上支付环节对此类非法交易进行有效遏制,8月6日,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涉及公共安全的违禁品网上非法交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各金融机构提出以下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电脑》2012,(11):93-93
本刊讯日前,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联合近40家商业银行共同举办的"电子银行环保日"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多家银行宣布,在10月18日电子银行环保日当天推出开通电子银行账户免收USB Key工本费等优惠措施。启动仪式上,CFCA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领导阐述了电子银行方便、环保的特性。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季小杰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城镇人口数量约为6.9亿人;而根据《2011年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国内城镇人口网银用户比例为27.6%,网银使用替代率为58.2%;据此推算国内网银用户规模为近2亿人。假  相似文献   

13.
正被许多人经常使用的"超级网银"也要开始收费了。事实上,"超级网银"最大的便利在于跨行转账人民币5万元以下免收手续费,而且实时到账。不过在互联网金融日益发达的今天,仍有很多跨行转账省钱秘笈。此前央行给各银行下发的《支付结算司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业务收费方案(征求意见稿)》拟于2014年起向参与者收取费用,不过央行至今还并未公布具体收费额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电脑》2009,(1):90-90
近日,“和谐网银 安全共赢”——2008中国例上银行年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年会上,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正式对外发布了最新的《2008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以第三方的视角对2008年中国网银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度解析和全面回顾,并给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建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国内十八家商业银行的相关代表出席了本次年会。  相似文献   

15.
尹雯  张志恒 《时代金融》2012,(26):68-69
近几年来,我国的网上银行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网银功能越来越丰富,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人们在享受网银便利性的同时,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也感到担忧,网银安全仍然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银业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网银风险及其分类,提出了防范网银业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尹雯  张志恒 《云南金融》2012,(9Z):68-69
近几年来,我国的网上银行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网银功能越来越丰富,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人们在享受网银便利性的同时,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也感到担忧,网银安全仍然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银业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网银风险及其分类,提出了防范网银业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2005年11月18日,包括中、农、工、建在内的25家商业银行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签署了《数字证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2006年起,这些银行的网上银行客户将陆续使用由CFCA提供的网银数字证书。同时,CFCA还在国内首家对网银差错作出赔付承诺:如果因使用CFCA的认证出现问题,CFCA将对企业客户最高赔偿额80万元,对个人最高赔偿2万元。  相似文献   

18.
凭借快捷便利、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等优点,网银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是,用户真的清楚如何开立网银账户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是否动摇用户开设网银的信心?民生银行的网银服务机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银行的营业网点目前都布放了网银服务机,并有专职人员负责解说,用户可以在机器上直接体验网银的使用。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CFCA关于网银知识及安全教育普及的调查中,民生银行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9.
3月19日,以“安全网银,信心同行”为主题的“2009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在京拉开帷幕,今年是“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的第5个年头。调查显示,近七成网民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存在质疑,安全已成为制约网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网银用户发展增幅缓慢的大环境下,国内某大型国有银行新版网银客户数却逆市激增。该银行新版网银白2008年6月推出后,可谓是“e呼百应”。截至2008年9月底,  相似文献   

20.
李银 《理财》2012,(5):57
互联网的应用日趋广泛,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的一些风险。有不少网银用户担心自己的账户是否安全,甚至不少网银客户打算放弃使用网银,一时间网银的安全性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在享受网银便利的同时也确保账户安全?记者调查走访时发现:目前网银安全最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用户的疏忽大意和不当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