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滞后导致了今日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的低效率;这种改革的滞后是由于国家在经济转轨时期进行金融控制所造成的,这种金融控制加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而金融风险的加剧迫使政府进一步加强金融控制,这将大大增加金融控制的成本,同时又意味着界定金融产权的成本十分高昂。这种金融改革两难的困境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只能走一条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我国企业改革方案划分为三类,股权制方案、债权制方案和竞争论方案。认为在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上,不仅产权安排是内笺,同时外部竞争环境也是内生的,由此我们提出产权结构和竞争环境等变量是政府国有企业改革的内生变量,并用一个政府、国有企业及私有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证明,由于超了一国范围的竞争环境的进一步加强,外部环境最终是外生的,即有不可控性,各种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将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来决定是否生存。国有企业唯一的出路是形成市场承认的有效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上市是提高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上市能解决银行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是国有独资银行改革中认识上的两大误区。国有银行改革应从金融市场环境的改善和金融产业结构性优化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应改善体制环境,强化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银行透明度原则的实施,迫使银行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要完善银行内部及整个金融系统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金融管制变革问题的提出 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都存在着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或金融管制。这种管制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融抑制政策,它以低利率为特征,主要是通过政府干预、信贷配给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另一种是金融开放政策,它以有控制的市场均衡利率为杠杆,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多种金融机构的发育成熟与建立。  相似文献   

5.
抓住“先行先试”大好机遇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要求。这既是对十年来农村金融改革成绩的肯定,又为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经过第一轮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改革成效显著。然而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目前的改革和发展速度仍然赶不上其他金融机构,如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既包括完全不受金融监管部门管理和监测的体制外的非正式民间金融.也包括按照国家现行金融政策法规运行和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和管理的体制内的民间金融.文章针对体制内的民间金融,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更好地引导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资金流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但它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明显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那种完全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信用制度的“外部收益”性,而政府确立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后使商业信用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成为可能,非政府主体自发恢复被政府剔除于制度供给之外的商业信用制度,进而影响政府的制度供给,迫使政府最终设立发展商业信用的制度装置,促成商业信用制度实现诱致性变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金融改革的初始条件出发,分析民营金融机构发展陷入困境的内在逻辑。指出在国有金融占据垄断地位、缺乏利率形成的市场基础而不存在真正的金融市场价格、对金融行业的准入采取行政审批制以及金融监管缺乏市场基础的初始条件下,国家自上而下推行的金融边际改革没有内生解,民营金融机构良性发展缺乏必需的制环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进行,经济学家们对我国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大量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我国金融系统属于典型的经济转轨国家的银行主导型,目前我国银行业为应对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正在进行金融控股集团化再造,因而有必要以金融系统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再造。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0日】内生型金融危机指的是一个国家由内部因素促成的危机。尽管在全球化条件下,所有开放国家的金融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但不管有怎样的外部因素,很多危机都是通过内部因素而直接触发的。  相似文献   

11.
陈薇 《新疆财经》2014,(5):75-80
本文就乌鲁木齐市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乌鲁木齐市小微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虽然部分企业享受了金融扶持政策,但是金融扶持政策的落实仍然存在困难和障碍,如政策兼容性不足;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存在立场差异;政策门槛高;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等。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府和银行应降低门槛,更新贷款方式;搭建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小微企业园区,提供小微企业园区金融服务功能;通过分税制改革增强地方政府财力,提高其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王玉珏 《特区经济》2012,(7):100-102
政府与市场的矛盾仍然是造成我国金融压抑的主要原因,转变金融自由化模式意义重大。本文从金融生态平衡的视角,理论分析了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一般模式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生态平衡模式能够通过政府行为内生化、市场机制基础化和提供地位判断标准三个途径有效地协调政府行为和市场效率的矛盾,提高金融结构秩序合理性、金融自调节能力柔韧性和金融与经济的匹配性,是推动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煜宇 《改革》2012,(4):116-123
新一轮针对农村金融的密集调控收效不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未能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功能,却在一些地区开始变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有效根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制度供给抑制,要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与行为法律制度,保障其自身的营利能力;要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法律制度,确保其服务"三农"的基本功能;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总体法律框架,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外部法治环境,增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央地间分权改革是我国调节不同层级政府间权责关系的一项制度探索,对于强化地方政府创新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与金融分权制度改革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能有效促进城市创新,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动态分析发现,随着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种分权制度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化的动态变化轨迹。此外,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我国财政分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分权制度改革的匹配性较差,两类分权制度缺乏有效协同。因此,在有序推动分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要提高财政与金融两个领域分权制度的匹配性,最大化分权制度改革对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供求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行经济效率优先的经济体制改革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新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不足是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新疆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持现状的分析,可以为今后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宋玉臣  张晗 《改革》2020,(1):111-122
在金融业分业监管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发布往往是独立的,少有对信息跨市场传递的影响进行全局性考量。通过构建TVP-VAR模型,对金融市场化改革政策在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间的跨市场信息传递路径进行识别,结果发现: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间的跨市场信息传递路径正在向理论机制靠拢,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趋于稳定。这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机构对其把控力度并不冲突,但须在金融市场化改革政策落地前加强对信息跨市场传递总体影响的评估,避免因政策制定而引发不同子市场间的顺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17.
柳文娟 《特区经济》2012,(10):134-136
近年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在我国的大部分省份得到试行,成为我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热点。本文在分析"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建议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搞一刀切,建立地级市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强省级政府对市县区域发展统筹的指导和协调,以此保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马海涛 《新疆财经》2012,(4):5-8,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的财政改革脉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4年的税制改革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重在解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问题,确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制体系和财政体制;1998年提出公共财政改革目标后,2000年推行的以部门预算为起点的预算管理的制度变革,重在强化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职责,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绩效性。本文在对新世纪以来中国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进行回顾梳理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改革的成效,并对未来预算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双轨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通过分析“双轨制”的特点以及发展脉络,指出公办高校的养老保险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对教师个人、公办高校以及国家来说影响深远,如加大教师的自由流动,促进高校人事体制改革,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但也存在不利的影响,如可能引起高校教师的不满,降低高校的人才竞争力,转轨成本巨大等。研究提出政府要积极主导,加大资金支持,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逐步建立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养老保险体系;高校要积极行动,从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的落实等方面配合改革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曹军新  胡峰松 《改革》2012,(4):16-22
"新国十条"首次将地方负总责制运用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业领域。由于制度设计尚未触及这项制度的核心功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缺位,导致房地产调控地方负总责制运行效率低下。为此,要建立政府组织责任和领导者个人责任的双重追究机制,借助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履行政策法律义务。建立和完善垂直管理部门的房地产调控合作机制,形成中央政策在地方的执行合力。同时,加快财税、土地供应制度和相关金融制度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