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红 《中国市场》2013,(3):19-24
从长周期和短周期两个视角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增长前景,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是长周期和短周期因素叠加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8%可能会是常态,但改革能通过释放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率。通过反思2009、2010年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影响,指出依靠金融加杠杆方式拉动经济并没有提高投资的效率,反而使中国经济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如今在政策收缩时很多企业陷入困境。在现有的资源配置体制和机制下,如果还继续拉动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拉升中国经济整体的杠杆率,不但不能提高经济增长率,而且会加剧资源错配,进一步积累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2.
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然看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悲观估计GDP增长率不会低于7.5%,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的进口会持续增长。这些因素汇集起来将会推动外贸形势持续向好。预计2014年货物进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3.
《商》2013,(7):10-10
投资还是消费?4月6日,林毅夫在博鳌论坛上重申,仍需要靠投资拉动经济,未来20年,每年GDP增长8%的关键就是投资。林毅夫并不孤独,包括张军、朱天等在内的经济学家已经提出:中国现阶段,重点仍然是投资而不是消费。只不过,后者更谨慎一些,认为只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政策,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以平均每年6%~7%的速度再增长20年。  相似文献   

4.
龚方雄 《新财富》2006,(1):13-13,16
投资减速是我们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的重要依据,由此。我们预计2006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将从2005年的9.3%(预测值)下降至8.5%。除投资减速外,出口减速也将引起经济增长回落。因此,如何拉动内需将在2006年变得更为突出。而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和利率的稳定将推动内需增加.特别是个人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经济周期有长周期、中周期与短周期之分。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仅有20余年,故而我们只能进行10年左右的中周期和5年左右的短周期分析。从我国历年GDP增长率的移动平均及其结果比较来看,我国经济的中周期大体上在10年到12年。  相似文献   

6.
张磊 《消费导刊》2011,(7):16-18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在GDP核算支出法的恒等式中清晰囊括了消费和投资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本文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03-09年的数据计算出消费的增长率、投资的增长率、GDP的增长率并通过面板数据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投资的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力逐渐降低低,政府应该依靠消费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对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回顾,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由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指出未来中国经济将呈平稳发展状态,社会融资环境宽松将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但要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与进行结构调整改革。建议在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方面加大力度,加强西部基础设施与民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投资方面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经济持续的增长又是扩大教育投资规模的保障。基于我国1991-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互为格兰杰原因,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基于以上结果,为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骏  于欣 《新财富》2005,(9):16-18,20
未来几年中国宏观经济和核心产业的表现将主要由两大趋势决定:首先,经济增长将从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高GDP增长率向强调资源可持续性转变:第二,未来两年经济周期将经历投资增长率大幅下滑,而GDP和消费增长率温和回落。前者主要表现为通过政策措施提高自然资源的价格以达到环保和抑制资源耗损的目的,这将令绝大部分自然资源价格的持续上升高于市场预期:而后者则表明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决定的建材等需求将面临大幅减弱压力。而由GDP增长率决定的能源、水和一些贵金属的需求将持续旺盛。这两大趋势意味着定价权和利润将不断由钢铁,水泥、铝和化工等中间产品部门向自然资源部门转移。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贸易、投资、需求三大因素来拉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可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吗?FDI与经济增长之间是怎样的互动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数据来找出答案,使用eviews6.0进行回归模型建立和根据1983年~2014年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经济短周期为研究切入点,选取2001年至2013年的GDP季度数据,通过滤波分析确定了中国目前处在初始复苏阶段.当前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如从前,再加上中国人口老龄化凸现,人口对经济的拉动动能也减弱.要想经济由初始复苏转为稳步繁荣,中国政府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本文结合近二十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给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人口学视角论中国经济减速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蔡昉 《中国市场》2013,(7):12-16
中国经济减速是由于人口红利消失与国际出口需求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马尔萨斯经济增长阶段、刘易斯转折点、新古典经济的索罗时代经济增长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外经济学家思考中国经济的视角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短缺基础上的,未结合中国人口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对亚洲国家经济研判的错误。指出从2010年始,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扶养比提高。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不能靠人为地制造投资需求而拉动,应该接受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现实,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建议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张宁 《新财富》2008,(12):32-32
当前的世界金融与经济危机是对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大清算,未来中国经济要回到9%的可持续增长率,必须发现新的增长引擎,农村改革、金融改革为代表的要素释放所带动的增长将可能成为替代出口的新引擎,但短期内还要依靠投资、地产等原有增长点实现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美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为2005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过去几年,在联邦政府减税政策和低利率政策的有效刺激下,美国经济运行体系已形成了一些促进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内生因素,比如投资,目前已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美国非农劳动生产率大幅增长,也为  相似文献   

15.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速略有回升,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经济增长、增加财源、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世界经济深入转型调整和我国经济进入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短周期弱复苏的交织阶段,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然看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悲观估计GDP增长率不会低于7.5%,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的进口会持续增长。这些因素汇集起来将会推动外贸形势持续向好。预计2014年货物进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持续低消费的情况下,由于政府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激励,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净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净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关键:一在于提高消费,二在于改变政府对投资和出口激励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商》2005,(2):6-7
四大原因促进经济增长 厉以宁表示.现在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挡也挡不住,估计2005年经济增长8%到8.5%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是投资的惯性。因为前几年是政府来拉动经济增长,政府投资量很大,项目再建必须继续投资。第二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处在消费升级阶段。我国居民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人们有扩大居住面积、改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9.
点评:与此前长达30年的增长模式不同,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内需,尤其是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半壁江山的格局或将终结;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也面临着重估和调整。  相似文献   

20.
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有三个层次之分从传导机制看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有三个层次 :一是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是扩张总需求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应用的依据是 ,当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由生产要素及其生产率所决定的潜在增长率时 ,实施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和降低失业率 ,缩小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的差距 (相应地 ,当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 ,引发通货膨胀时 ,就实施紧缩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二是结构性政策。结构性政策有多方面的内容 ,比如 ,调节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率的产业之间、在高增长部门与低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