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德忠  师蕊 《经济论坛》2011,(3):114-115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对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现状,结合国外先进国家及地区的做法和河北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河北省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研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的基础。从“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3方面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央“千人计划”为例进行了实证,从政策投入—产出角度对“千人计划”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从成本—收益角度衡量,国家“千人计划”政策实施效果总体上是收益大于成本, 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同时,结合中央“千人计划”现状,明确了“千人计划”未来的政策调整方向,以便政府更有针对性地引进合适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千人计划候选人申报资格为例,总结提炼了科研院校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着提高人才甄别效度和信度的原则,组合选取了适当的现代甄别方法,初步建立起了海外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的甄别框架图,以期降低科研院校在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中因海外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的特性和国内外人才市场差异等因素导致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千人计划候选人申报资格为例,总结提炼了科研院校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着提高人才甄别效度和信度的原则,组合选取了适当的现代甄别方法,初步建立起了海外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的甄别框架图,以期降低科研院校在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中因海外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的特性和国内外人才市场差异等因素导致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以来,数理、化学学部引进的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为样本,运用履历分析方法和引进人才中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博士学位授予学校层次、归国前海外工作单位层次等指标进行衡量,发现我国海外引进人才质量呈下降趋势,海外引进人才回国后的区域和机构分布不均衡,应主动提高从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人才的力度,发挥高水平大学建设与海外人才引进的相互支撑作用,完善多层次骨干教师海外研修支持计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锡市滨湖区始终把引进、培育和加快科技项目产业化,作为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提升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无锡千人计划”、“530”计划等,引进海外领军型人才来锡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滨湖区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名,引进“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人才11名,引进“530”人才331名,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00余名,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世界主要国家吸引高技术人才的政策,主要包括环境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海外政策3个层次,即通过制定高科技发展战略和高技术产业政策营造良好软环境,通过收入分配向高科技产业倾斜,通过鼓励留学和高层次人才的直接引进,来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高技术产业人才.鉴于国外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具体国情,需要加强对高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与支持,加快对人才市场硬件和软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议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伟 《经济师》2002,(9):106-107
引进高层次人才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探讨了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义 ,阐述了高层次人才的特征及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基本要求 ,论述了高校如何有效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以及如何管理和使用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9.
海外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省重点引进的对象。尽管河北省海外留学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需要从修订完善政策、建立联席制度、加大资金扶持、创新服务水平等方面谋划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夏明芳 《经济论坛》2001,(15):42-44
一、目前是我们大量吸引国内外杰出人才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河北工作和创业的最好时机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却拉大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除了重视教育、加快培养自己的人才和在国内吸引人才外,应该利用当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对人才需求减少的有利形势,吸引大批国外优秀人才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到河北工作和创业。   (一 )发达国家经济低迷裁员严重。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神话 "开始破灭,众多企业甚至包括许多著名大跨国公司经营成绩不佳,为降…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是科技与教育为主导和高层次人才竞争的世纪,也是高层次人才作用彰显的世纪.高校发展的关键是人,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教师,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是应对高校历史发展机遇、增强综合实力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20,(1)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以人才为支撑的创新驱动成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尽管我国在提出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战略后,我国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际行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的这一战略的实施带来阻碍。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为例,对汽车和钢铁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湖北省目前引才工作存在供需不匹配、结构失衡和人才再流失三大问题。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整体需求量将达到14 093人,而汽车和钢铁产业将分别达到350人和165人。建议如下:政策要进行产业区分,向需求迫切的产业倾斜;做好人才资源需求预测工作,建立科学完备的引才评价监督体系,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调研人才归国动机,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引进和配置人才;优化创新人才特区机制,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和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湖高新区作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和实施创新创业活动,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和评价成为人才引进的重要参考依据。东湖高新区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上不遗余力,但人才评价标准不够明确,同时受到信息、素质、资格以及外部性要素的影响。根据目的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采用德尔斐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业绩、能力、贡献、潜能”四位一体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为例,对汽车和钢铁产业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湖北省目前引才工作存在供需不匹配、结构失衡和人才再流失三大问题。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整体需求量将达到14 093人,而汽车和钢铁产业将分别达到350人和165人。建议如下:政策要进行产业区分,向需求迫切的产业倾斜;做好人才资源需求预测工作,建立科学完备的引才评价监督体系,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调研人才归国动机,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引进和配置人才;优化创新人才特区机制,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人才和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媛媛 《发展研究》2017,(12):89-93
以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工作为例,阐述福建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践探索,提出健全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引才、创新遴选程序、拓宽引才渠道、加强服务管理等做法,并对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时代经贸》2012,(11):10
11月8日,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姚志文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推介会上宣布,截止今年9月,杭州未来科技城已成功引进31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由他们主持的131个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也已经启动。引进的人才中,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6名,省"千人计划"人才14名。有3个项目由海内外院士领衔,1个海归项目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担任首席顾问并投资加盟。  相似文献   

18.
解元 《时代经贸》2013,(2):200-201
武警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重引进轻开发的问题,本文通过界定人才开发与人才引进的概念,分析两者的作用和不足,对武警院校高层次人才开发与引进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吸引高层次人才为高校服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国栋  冯乃辰 《经济师》2008,(12):127-128
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于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此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外高技术产业人才政策: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主要国家吸引高技术人才的政策,主要包括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海外政策3个层次,即通过制定高科技发展战略和高技术产业政策营造良好软环境。通过收入分配向高科技产业倾斜,通过鼓励留学和高层次人才的直接引进,来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高技术产业人才,鉴于国外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具体国情,需要加强对高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与支持,加快对人才市场硬件和软环境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