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场景理论,构建乡村文旅融合下的旅游满意度模型,验证了乡村旅游期望值、乡村文旅融合质量感知、乡村公共服务质量感知、感知价值和游客满意度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认为游客期望值和乡村公共服务质量感知是影响乡村文旅融合质量感知的重要因素,乡村文旅融合质量感知、乡村公共服务质量感知、乡村旅游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并从资源、产品、产业、事业四个层次和空间场景、活动体验、村民驱动、产业联动四个角度提出乡村文旅融合提升游客满意度的路径,以期通过乡村文旅融合提升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绵山风景区作为山西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年代久远且非常丰富,极具发展潜力,但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并未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研究游客文化旅游满意度,对绵山景区旅游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综合品位的上升具有重要意义。从游客偏好和满意度的调查入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绵山文化旅游满意度进行综合系统地评价,并对该地文化旅游发展给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游客感知的震后四川旅游资源吸引力及满意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评价大多从资源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游客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的案例较少。文章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及满意度。研究表明",自然景观"和"大熊猫"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因子;通过期望值与感知值的求和,发现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仍然较强;基于期望差异理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测试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游客对震后到四川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均低于期望值,"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程度"和"服务及管理"的差值最为明显;运用IPA分析法,进一步说明环境、交通及服务是震后四川旅游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城市非旅游要素对城市旅游影响的研究主题,选择游客感知视角,以优秀旅游城市长沙作为研究区域和500份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作为数据来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游客的城市非旅游要素感知与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游客城市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913;(2)城市旅游的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的影响路径系数为1.121;(3)城市非旅游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系数均值为0.9498,而城市旅游感知的影响路径系数均值为0.8765。结果表明:(1)城市非旅游要素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但对游客忠诚度没有直接影响;(2)城市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对游客忠诚度具有重大影响,比城市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更加显著;(3)城市旅游中,游客的非旅游要素感知比旅游要素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管理中应该特别重视游客对城市非旅游要素的感知和游客满意度的提高,以有效增强游客的城市旅游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大众旅游活动的日益普遍,人们在享受旅游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新鲜的同时,也对旅游产品的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人们多样化的兴趣和高标准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旅游产品进行调整和提升.经过前人们的努力,我们认识到,游客对旅游体验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往往是游客判断一个旅游产品时满意与否的唯一标准.然而作者认为,旅游体验空间的边缘不但对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甚至对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最终满意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理与“场域”理论息息相关.本文致力于发掘其理论根源,以期对旅游体验空间边界对于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有更加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拉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宗教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供给部门以及外地旅游者的共同甚至唯一认知.针对这种单一化倾向,文章立足共生理论,对拉萨旅游产品深度与广度开发的共生环境、共生单元、共生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拉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共生进化”发展模式.研究结果对于拉萨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游客满意度的提升、旅游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地形象和感知质量对游客未来行为意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式方法,以杭州国际游客为抽样总体,对“目的地形象→游客感知质量→游客满意度→游客未来行为意图”的影响路径进行检验,得出与以往研究并不完全一致的结论:目的地形象对游客感知质量有直接影响,并通过游客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及未来行为意图产生间接影响,游客满意度则对游客未来行为意图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上研究结论体现出中国旅游情境下形象理论变异性,也对杭州国际旅游市场营销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华主要群体外国游客旅游满意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不同群体入境游客旅游行为模式研究”的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云南五大主要群体入境游客旅游满意度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云南省五大群体入境游客的满意度较高,且满意度因游客的地域、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体心理差异而不同.并与旅游动机和旅游方式密切相关,这些规律对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研究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咸宁温泉游客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素主要由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服务设施形象和产品形象及功能形象等四大因子构成,且形象感知因素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形象感知因素对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戴其文  郭子晶 《经济地理》2023,(12):212-221
旅游决策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而客源地对旅游决策的影响是人地关系的重要体现。基于阳朔民宿旅游者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民宿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机制,重点探讨客源地区位结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体验质量增强了民宿游客的感知价值,且体验质量和感知价值提高了游客满意度。民宿物理环境和游客满意度均提升了忠诚度。(2)感知价值在体验质量与满意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满意度在感知价值—忠诚度、物理环境—忠诚度、社会互动—忠诚度关系中均发挥了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3)客源地区位结构在民宿游客忠诚度形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政区距离正向调节社会互动—满意度的关系,而文化距离负向调节社会互动—满意度的关系。区域距离正向调节满意度—忠诚度的关系,经济距离负向调节社会互动—感知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生延超  吴昕阳 《经济地理》2019,39(2):232-240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游客满意度的网络关注度成为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范围,以"游客满意度"为研究对象,对目前我国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全国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指数总体上呈波动态势,且每年4~5月、12~1月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较为明显,差异显著。同时,全国各地区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呈现东西中地区差异减少的态势。值得关注的是,游客满意度网络关注度的区域差异巨大,但整体上呈现差异缓慢减少的趋势,这有助于经营者和监管者以游客为导向,提升游客满意程度,从供给侧层面重视需求侧诉求,形成供需联动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5A级景区张家界和韶山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被访者背景数据的比较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法对不同区域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感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影响游客服务质量满意度感知因素的一般规律和区域差异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差异;二是游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差异;三是游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提高游客满意度对于稳定客源市场、提高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以往对京郊观光休闲农业游客的满意度研究,只停留在一般的描述性阶段。文章以密云县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为例,运用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满意理论和测评方法,得出量化的观光休闲农业游客满意度及其指标,揭示了游客满意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环境、改善设施、开发新产品三方面提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西塘古镇为例,首先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交通状况、旅游资源、产品组合、消费成本和旅游环境6个一级测评指标和29个二级测评指标;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体系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塘古镇游客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运用四分图模型对影响西塘古镇游客满意度的29个二级指标进行重要性和满意度分析,提出提升西塘古镇游客满意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游客满意度模型,建立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湘西民族自治州民俗旅游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提高游客满意度,合理开发湘西自治州民俗旅游资源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乡村旅游景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形式,发展相当迅速,但一系列有关游客满意度低的问题由此暴露。文章基于心理契约和游客满意度理论,对山西省乡村旅游景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契约对游客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赴桂游客规模日益扩大,游客结构逐步从传统的观光型向观光型及休闲度假型转变,尤其针对游客逐步以中小团体规模和散客、家庭外出休闲旅游日趋增加,桂林旅游包车管理市场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桂林市旅游包车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内优秀旅游城市包车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对策,以优化桂林市旅游包车管理,为桂林市这张旅游名片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8.
刘瑞新 《经济师》2014,(8):211-212
通过对来扬州的220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维度考察游客对扬州旅游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游客对扬州旅游表示满意。同时游客也反映旅游中存在不足之处,对此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度量游客在博物馆的满意度对于改善博物馆旅游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博物馆的游览特征和影响因素,文章构建了用于测度游客满意度的SERVQUAL模型;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在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达性"、"特色活动"以及"服务质量"等游客满意度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博物馆游览品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巍 《经济研究导刊》2010,(19):145-146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中国的旅游形象符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到访桂林的外国元首或领导人达100多人次.城市旅游是桂林旅游的新型产业,桂林城市旅游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是整个大桂林旅游基础设施供应基地,开展城市旅游不仅可以为桂林的旅游者提供直接服务,还能对整个大桂林旅游区的旅游产生极强的辐射效应.城市旅游的发展为推进并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积极发展城市旅游,将是桂林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