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学者关于我国股市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在综合考虑有关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文献的结论及我国股市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不断提高,基本上达到弱式有效但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2.
宋歌  李宁 《经济论坛》2009,(16):36-39
根据股票价格对信息反映范围的不同,市场被分为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本文选取2009年3月有“大小非”解禁行为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股票在解禁前后一定时期的超额收益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3.
吴佩纹  方芳  汪晟昊  方磊 《经济论坛》2006,(15):110-112
一、引言 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概念首先由Roberts(1967)提出,后由Fama(1970)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系统的假说。根据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为三个层次:①弱式有效市场,股票当前价格充分反映所有过去的信息;②半强式有效市场,所有公开可用的信息都被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③强式有效市场,所有信息都在股票价格中反映出来,包括内部信息和私人信息。此后,根据这种形式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各类文献已经就中国股市是否半强式有效的问题作了很多研究,多数文献指出中国股市并非是半强式有效市场.但是大多数文献选择的样本周期较短,缺乏长周期的有效性验证.此外,对于股市并非半强式有效的原因,各类文献也涉及不多.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2005—2014年度的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做了较长周期中国股市半强式有效的检验,得出中国股市在长期并非半强式有效的结论.通过以往年度的实证检验发现,高ROE的公司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内在原因是样本公司在不同时期的ROE本身具有相关性.从经济理论看,超额收益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存在;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则是信息获取的充分性和使用的理性两个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提假设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是衡量股市公开、公平和股市资金分配效率的重要标志。1965年法玛(E.Fame)发表题为“股票市场价格的行为”一文,定义了三种不同程度的市场效率:弱式效率、半强式效率和强式效率。此后,威斯特、惕尼克(West&Tinic,1976)和简森(Jensen,1978)分别对股票市场效率进行了论述。中国开展股票市场效率研究主要是从1994年开始的,并借鉴了国外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2011—2015年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高送转公告的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其进行不同层次的市场反应研究。通过对异常收益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并未达到半强式有效;股票股利的市场反应为正;不论是在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高送转公告均能带来显著的正的异常收益。除此之外,文章还发现了信息泄露现象在我国股市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市场有效理论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木 《财经科学》2001,(2):75-78
股票市场是否有效是股票价格对市场信息的反应程度。根据对深沪股市1995年以检验表明,我国股市基本呈弱式有效市场。同时,运用市场有效理论有助于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对股市的监管,也不利于我国股市发展中对机构投资的培育以及对个人投资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票市场分形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兵  徐炜 《经济管理》2002,(14):63-69
本文运用分形市场理论和方法对中国股市进行实证研究。从实证结果看,我国沪深两市指数和个股收益的周数据及日数据序列均出现了明显的循环周期,时间序列是一个有偏的随机激走过程,今天的股票价格影响未来股价,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我们的结论是,中国股市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市是否是强式有效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骁 《经济师》2001,(10):36-37
文章对我国股市是否是一个强式有效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 ,对有效市场的三种类型进行了定义并加以区分 ,同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沪、深股市的 10只股票进行实证分析 ,计算出每只股票在重大消息公开后的 β值 ,并与其历史进行比较 ,最后得出结论 :我国股市既不是一个强式有效资本市场 ,也不是一个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0.
李冻菊 《经济经纬》2006,(4):98-100
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研究采用事件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事件发生前后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变化的研究,既可以估计某一特定事件的影响程度,也可以检验市场的有效性程度。笔者采用事件研究方法来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深圳股市中小企业板的影响,得出结论:股权分置改革事件对深圳股市中小企业板短期内股价走势有显著影响,深圳股市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规则颁布实施后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所作的实证分析,旨在说明这一新规则是否按照监管当局的意图向市场传递了有效信息,以及市场对这一新规则的反应和表现是否合理,并且通过市场对这一新的信息披露规则的表现尝试从另一个侧面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监管当局为了加强信息披露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新规定的预警披露制度很有实际意义,并且市场反映强烈,其设计具有有效性;我国的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可预测性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公司并购预测与财务危机、盈利能力和股票价格的预测一样 ,一直是金融经济学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能否预测上市公司并购的发生 ,意味着能否依据公开信息战胜市场从而获取超额收益。本文采用Logit条件概率模型对我国A股市场1 998年至 1 999年间发生的上市公司兼并收购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所得到的估计模型对并购的发生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但无法取得满意的预测结果。本文的结论支持股票市场半强式有效假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较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仕 《经济师》2001,(2):90-92
股票市场是一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股票市场的顺利运作和健康发展有赖于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还比较低,信息坡露制度尚不健全,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规范。一、有效市场假说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股票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披露,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确保股票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信息能否做到真实、公允地披露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有效性的高低。根据美国财务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Fama)的有效市场假说,只有当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能够…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方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其业绩高度正相关.然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之间却并无多大联系.通过对2001-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分19个行业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当前我国股市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仍与股价变动相背离,然而投资者行为正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相似文献   

15.
在电子指令驱动的交易制度下,中国股票价格、市场深度、知情交易概率、信息冲击、股价波动和买卖指令的不平衡性,都是影响隐性交易成本的因素;中国股市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都对隐性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即流动性差、有效性低、波动性高会导致隐性交易成本增大.这一结论从实证上得到了验证.因此,隐性交易成本是衡量股票市场运行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市场有效性是金融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为基础,选取我国创业板股票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ADF检验和事件研究法,检验了我国创业板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结论表明,所选取样本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全部满足随机游走模型,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达到弱势有效,但市场价格对红利消息并没有做出合理的反应,说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势有效.可见,内部信息对于投资者获取超额利润仍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可瑜 《当代经济》2006,(15):102-103
一、引言 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使得投资者之间以及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公司管理者通过操纵信息来控制股票价格,导致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股票市场价格严重脱离其内在价值,破坏股市资源优化配置这一基本功能,导致股票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使得投资者之间以及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公司管理者通过操纵信息来控制股票价格,导致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股票市场价格严重脱离其内在价值,破坏股市资源优化配置这一基本功能,导致股票市场失灵。比较典型的是美国股市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史中由于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的股市崩溃次数多达10次,最近一次发生在1987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沪深两市中12个热门行业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总体研究;以上市公司2004-2006年年报披露作为研究事件,对年报信息公布日前后,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检验近几年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股市虽然整体还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但在部分行业达到半强式有效。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之问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因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应该与其业绩高度正相关。然而,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股价与公司基本面之间却并无多大联系。通过对2001-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分19个行业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当前我国股市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仍与股价变动相背离,然而投资者行为正逐渐趋向于理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