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罗万象的福利成为了社会稳定器,但也埋下了潜在的动荡祸根,甚至让世界工厂一去不复返系统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制本来并不是英国的发明,甚至也不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中国汉族盛大王朝和罗马帝国就已经一步步发展起来了相当多的社会福利项目。然而,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发展到从摇篮到墓地的无所不包程度,却是英国和某些北欧国家率先所为,其利弊得失相应也在这些国家表现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2.
3.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2,(15):22-25
世界工厂——英国崛起的根基按照中国发展经济学界和现代化研究者中流行的说法,英国的现代化进程被视为典型的先发和内源型现代化,即主要凭借内部创新而自发演进,率先主动进入现代化进程,依靠市场力量而实现现代化.其实,英国经济在西欧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欧洲经济中长期占据核心地位并被英国朝野上下视为学习和赶超对象的是荷兰.依靠敲骨吸髓地发掘殖民地的商业潜力,荷兰在17世纪中期达到了它的商业繁荣的顶点.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中,马克思引用了德国学者古·居利希著作中的满怀歆羡的描述:(荷兰)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  相似文献   

4.
福利国家在创造神话的同时,也创造了它自己的潜在挑战。这一挑战最终导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福利国家信念的普遍动摇。一方面,左派因福利国家体制所具有的改良主义倾向而对其大张挞伐;另一方面,鼓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自由主义思潮卷土重来且日渐甚嚣尘上。吉登斯于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社会投资国家"构想,事实上成为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摆脱福利国家泥沼所开具的一剂良方。建设社会投资国家思想,是一种从根本上突破贝弗里奇式消极福利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河南经济》2003,3(3):18-18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3000年,农耕畜牧取代采集狩猎,社会生产力出现一次大的飞跃。剩余产品导致人口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的社会组织也由氏族、部落发展到国家这一形式。从最初的城邦和城市国家,历经奴隶国家、民族国家、帝国等国家形式。纵观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随着人类自身及借助交通工具运动的速度增快,“国家”的平均面积也逐渐增加;“国家”正处在不断融合和统一的过程中,“国家”的数量逐渐减少;“国家”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金鑫 《中国经贸》2009,(10):163-163
福利国家不仅是政府适应工业化和社会问题的产物,它还有着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那就是社会正义。本文阐明了社会正义的理论内涵和核心内容,并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揭示了福利国家建立的合理性,提出福利国家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方式.虽有不足之处,但是始终在不断改革与完善中,以求更好地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8.
回顾近代世界史,可以发觉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和振兴,似乎都离不开一轮制造业的鼎盛与辉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正是凭借其占世界制造业总量1/5的“世界工厂”地位,才独领一代风骚。二十世纪以来的美、日、德等强国,也都无一例外地把制造业作为立国强国之本。亦缘于此。有学者坦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制造业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  相似文献   

9.
打工族何时不再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这的确是需要引起整个社会重视并综合考量一个解决之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头气喘吁吁的黑熊在前面惊慌逃跑,一辆满载游客的旅游车在后面紧追不舍,车头每顶撞一下黑熊的屁股,笨拙的黑熊就会摔一个趔趄,游客在车上随之爆发出一阵哄笑……这是黄金周期间,辽宁省旅顺狮虎园表演的一个节目.  相似文献   

11.
自英国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开始,福利国家变成为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词语。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术界就开始介绍和研究福利国家,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术界开始系统研究福利国家。但是,当代对福利国家的认识是相当消极的。国内学术界在金融危机之后对福利国家的态度也大抵如此,总是将福利国家与福利依赖、穷人、懒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对其持有消极的批判态度。从已有学术研究来看,当前处于这样的一个危机之中:搞不清福利国家究竟是在讲什么。很有必要对这些误解加以理解,因为它们的存在严重扭曲了关于福利国家的讨论,阻碍了改革日程的进展,而其中有些改革是致力于真正实施福利国家的想法,而不是实现一个必然被批判的乌托邦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老百姓都希望政府有福利政策,能够白得一些福利款谁也不会拒绝.百姓靠国家福利是捡不了便宜的.不但捡不了便宜,还会有所损失.即使政府完全没有贪污浪费,还有因福利费的征收和分配而发生的行政费用.百姓交出100块钱的福利费,回到自己手里往往只剩下90块.所以福利国家的政策比起百姓自己为自己谋福利,效率要差得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界工厂”化的美景自不待言,眼下能源和原材料短缺的困境也一目了然。接下来,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世界能养活中国吗?这是一个美国粮食专家“布朗式”的发问。布朗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口如此之多,粮食需求如此之多,耕地的减少又如此之快,中国势必向世界进口粮食,中国会饿死世界吗?  相似文献   

14.
陈帅 《理论观察》2014,(12):48-49
英国学者伊恩·高夫对福利国家的分析向人们展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他的理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对自由主义和多元主义等西方主流学派的肤浅进行了抨击,从更深层次揭露了福利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作用,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陈界 《辽宁经济》2009,(9):44-45
构建“和谐辽宁”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是推动辽宁经济社会义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深层次问题、全局性制约因素与突出矛盾的根本性举措。构建“和谐辽宁”既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工程,也是解决民生根本问题的民心工程。“和谐辽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实践在辽宁大地的结晶,既具有辽宁特点,也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福利国家"产生的实践传统与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制度建构,“福利国家”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在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产生。但作为一种福利供给形态,它在欧洲社会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考察历史,“福利国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一定的发展渊源,经历了相当长的实践积累和理论酝酿过程。就其发展逻辑而言,“福利国家”不是出现的,而是进化的。  相似文献   

17.
陈帅 《理论观察》2009,(5):49-50
学术界对合作主义研究自古就有,中国对合作主义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但是合作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则是与福利国家联系到一起的。这个意义上的合作主义被视为三方伙伴主义,它是社会中劳资冲突的一种基于国家、资本、劳工的利益调和的解决方式,在政府、雇主组织和劳工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制度化合作。福利国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合作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源于合作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及未来走向都与合作主义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学校向教职工免费提供子女在本校就读指标、医院职工看病免收挂号费、电信部门向职工提供优惠甚至免费的电信服务,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向职工无偿或低价提供能源产品……这些带有公益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和垄断性行业职工享受“免费午餐”,虽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一些地方似乎成了见怪不怪的“潜规则”。这种“靠什么吃什么”的现象,群众形象地称之为“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招标》2005,(4M):40-40
自上世纪末,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一直是国人憧憬着的美好明天。如今“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举足轻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调查,自中国1978年改革以来,美国人因购买中国廉价产品节省下来的金钱达1000亿美元。1998年~2003年,仅童装一项。美国年轻父母就因购买中国货而节省了4亿美元。据2004年官方的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20.
福利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蓬勃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福利国家产生了人口、经济、社会、国际和文化五个方面的挑战,失业、财政赤字、家庭结构变化、国际竞争力不足、文化冲击等成为福利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福利国家为此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