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一般都建立了本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因为它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各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国民中的弱势群体,农村是整个国家中的弱势区域,所以各国的农村金融体制都带有国家扶持的特征,也就是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同时由于农村分散的特征,又决定了农村金融所具有的点多面广之特点,这又是合作性金融与其它各种金融相结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村弱势群体的凸显是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深层矛盾的反映。他们的弱势地位凭借自身能力很难改变,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如何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需要创新扶贫方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增强“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尹娜 《特区经济》2008,(9):250-251
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护是实现和维护其自身利益,逐步摆脱弱势的重要途径。当前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护未能引起应有重视,面临政治权利的缺失和政治地位的边缘化倾向。维护弱势群体政治权利的对策是:完善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障的法律体系,加强弱势群体政治权利保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政府在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上的政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经整体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弱势群体主要指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部分退休人员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他们事实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收入减少或增长缓慢、生活窘困,成为利益的最大受损者。……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经整体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弱势群体主要指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部分退休人员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他们事实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收入减少或增长缓慢、生活窘困,成为利益的最大受损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经整体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弱势群体主要指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部分退休人员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他们事实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收入减少或增长缓慢、生活窘困,成为利益的最大受损者。……  相似文献   

7.
农村弱势群体的凸显是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深层矛盾的反映。他们的弱势地位凭借自身能力很难改变,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如何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需要创新扶贫方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增强“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陈建华 《特区经济》2005,(10):19-23
2002年3月,朱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呢?弱势群体是指创造财富、聚敛财富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较差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市场经济存在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由此涌现出代表弱势群体利益,为弱势产业服务的合作社,这是160多年来合作社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因,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合作社运动承载着弱者的事业,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展合作社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略。  相似文献   

10.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0,(24):30-32
曾经,如果说到谁是“弱势”,此人定会感到强大的自尊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当2002年“弱势群体”首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的时候,一些范围内的人仍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称呼,似乎某种程度上“弱势群体”这一词语夹杂了别人的轻蔑口气和异样的眼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农民问题却依然十分严峻,他们在经济上是贫困群体,政治上是弱势群体,文化上更是落后群体。因此,正视、分析和解决农民问题,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农民摆脱贫困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子洮 《改革与战略》2005,(11):103-105
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弱势群体以其经济上的低收入、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最先也最强烈感受到改革的代价,成为深刻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充分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检验社会和谐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3.
徐俊峰 《特区经济》2010,(5):177-179
农村民生模式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相互兼容的"四位一体"模式。我国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社会改革逐步演进的路径,造就了农村民生的梯级发展模式。农村经济模式的困境削弱了农村民生的物质基础,弱势政治生活割裂了农村民生的内涵,文化生活的匮乏影响了农村民生质量的提高,配套措施的不健全弱化了政府民生政策的实效。因此,必须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夯实民生物质基础;强化农村政治生活,升华民生的内涵;探索经农村文化发展路径,升华农村民生层次,完善结构性保障措施,构建"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村民生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中弱势群体的存在,已成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构建的障碍。因此,站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探析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应助困与育人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完善人文关怀,培养弱势大学生的和谐心理。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不是新词汇。可如今,连医生、教授都说自己“弱势”。 在这个社会中,大学教授、医生恐怕在很多人眼中无论如何都不属弱势群体,他们说自己是弱势群体,不如说是存在着弱势心理或弱势感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6.
周刚 《当代陕西》2009,(6):42-43
平利县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科学发展理念,高度关注农村最弱势群众,认真贯彻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敬老院建设为突破口,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力度。通过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县乡镇建五保中心敬老院、村建五保集中安置点、散居五保实行并户包帮的“三位一体”农村五保供养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农村最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截止目前,  相似文献   

17.
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一般都建立了本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因为它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各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国民中的弱势群体,农村是整个国家中的弱势区域,所以各国的农村金融体制都带有国家扶持的特征,也就是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同时由于农村分散的特征,又决定了农村金融所具有的点多面广之特点,这又是合作性金融与其它各种金融相结合的基础。一、国外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综观国外农村金融体制具有如下几个典型特征:(一)农村金融机构的非单一性高利贷是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发展支持弱势群体的金融。农村牧区相比城市是弱势,农牧业相比工业是弱势,农牧民相比城市居民是弱势。因此,农村牧区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农牧业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产业,农牧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群体,对"三农三牧"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农村牧区创新支付需求巨大人们对于创新支付的固定思维是:推广应用在都市,目标客户是白领。然  相似文献   

19.
强梅 《发展》2010,(4):14-14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就是要从改善和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的高度出发,把握和部署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从满足城乡妇女儿童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出发,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从关注弱势妇女儿童民生出发,解决贫困妇女、单亲特困母亲、农村留守儿童、城乡孤儿等弱势群体的实际问题,真正使妇女发展和妇联工作符合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角度看,弱势群体就是贫困群体。他们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近年来有学测算,贫困群体的总规模约在1亿人左右,包括城市的三无人员和农村的五保户以及部分残疾人等。对于这些弱势群体,人们往往把他们看成是社会的负担、政府的包袱。如果改换视角,就会发现弱势群体除极少数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