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支笔审批”制度的补充近年来,一些村集体在民主理财中虽然执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即专人审批制度),但各项支出的费用标准和总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认为,在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的同时,应补充执行支出凭证审批限额权制度,即单位领导审批支出的凭...  相似文献   

2.
“一支笔审批”的误区村各项开支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对于防止多头染指,强化财务管理起了很好作用。但不能忽视在"一支北审批"中容易出现的误区。误区之一:不知家底乱表态。有的村主任对本村家底不了解,核批的各项开支大大超过了本村承受能力。误区之二:不懂制...  相似文献   

3.
村干部一张普通的购物发票要经过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签字,然后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再送交乡镇财经管理站审查,最后通过村务公开栏向全村群众公布。这种“三支笔”审批、“三道关”监督的村级财务管理新机制,如今在河南省确山县18个乡镇已全面实行。为减少开支,堵住村级财务管理的漏洞,确山县规范支出票据管理,规定一切开支发票必须是带有税务监制章的正式专用发票,否则不予报销。同时将过去村党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改为由村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3人共同审批,审批限额在500元以下,超过500…  相似文献   

4.
现金开支不宜一支笔审批湖北钟祥市长寿镇1991年制定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村级现金开支主要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大额开支由村委会集体审批。然而到如今,全镇16个村尚无一个村继续执行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而是自发地演变成了村支书一支笔审批。事实证明,村...  相似文献   

5.
一支笔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于德云目前,大部分地区村级开支的票据都由分管财务的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之一:一些村虽然执行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但各项支出的费用标准和总额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如何管理用好有限资金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制度就是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一种。因为“一支笔”审批缺乏有效监督,为职务犯罪提供可乘之机,甚至出现个别领导乱支滥花现象。在各种经济犯罪案件中,“一把手”犯罪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与“一支笔”审批有较大关系。笔者在此对“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的现象加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谈点自己的看法以供有关人士参考。一、“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一支笔”审批财务收支,从表面上看不出有…  相似文献   

7.
“一支笔”是资金管理过程中多年实践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指对资金实行统收统支,集中管理,并按照管理程序审批资金的一种手段。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对加强资金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有的单位和个人对于“一支笔”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误解和偏差,在执行上把“一支笔”批钱当成了“一把手”的“一支笔”。这种机械和片面的理解给资金管理造成了一个误区,似乎只要坚持了“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就成了较好的执行财务制度的典范。有的领导把能批多少钱看成是权力大小的象征,甚至把个人的“一支笔”签批权凌驾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上,…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大荔县在实行“村有乡管”过程中,积极推选村委会主任“一支笔”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章”相结合的“一笔一章”开支审批制度,收到良好成效。过去,农村所有开支单据只是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支笔”说了算,存在着干部之间不信任,干群之间背靠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9.
纵观目前各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对于经费开支审批普遍强调了“一支笔”审批制度,“一支笔”审批对于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处理与协调内部各种关系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财务检查中,发现不少单位在财务收支方面,对执行“一支笔”审批原则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差,甚至有的单位把坚持“一支笔”做为财务收支活动的一条基本依据和标准,似乎只要坚持了“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就成了较好地执行财务制度的典范。这种机械和片面的理解,造成了一些执行上的偏差与失误,也可算是我们财务管理中的一个误区,有必要加以澄清。“一支笔…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开始,江苏省赣榆县针对村级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存在的种种弊端,普遍采取了“三支笔”审批制度。  长期以来,赣榆县村级财务开支一直采取村支部书记“一支笔”审批的办法。由于缺乏民主监督,“一支笔”审批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一是容易产生贪污腐败行为。村集体一年的开支,小则几万元,大则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凭村支书一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监督。有些开支往往以大替小,以假代真,以白遮黑,以公济私。由此产生了大量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乱纪行为;二是不合理开支大量进账。村支书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大多对财…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少不了“一支笔”审批这一条,因为“一支笔”审批便于统一管理集体资金.但实际工作中,“一支笔”审批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缺乏监督机制.审批人一般都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只要他批下来,不管是否正确都得报.少数村审批人离任后,出于种种目的,仍继续批条,使集体损失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上万元.某村有个支书前几年被免职后,一夜间批了几万元,鱼目混珠,搞得村里没法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二支笔”审批制度,是指在会计业务处理中,财会人员“一支笔”,主管领导“一支笔”。财会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事项按《会计法》及财务制度要求进行事前审核控制,并签批意见,再由领导“一支笔”审批,然后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现在大多数单位都执行了“二支笔”制度,但是有的顺序却倒置了。财务人员“那支笔”不起作用,实际上仍然是“一支笔”。   一、“一支笔”审批制度弊端多   1.在经济活动中,大到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改建扩建,小到零星支出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事项只要领导“一支笔”签字就予以支付。至于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村主任花钱也应审批方争游据笔者了解,目前有80%的“村财政”多是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而村主任“自己花钱自己拿,报销单据自己批”的现象极为严重。自己花钱自己批,等于没有审批。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贪污、挪用和一些不合理开支时有发生,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往...  相似文献   

14.
为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不少地方实行了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虽说精简了人员,但事实证明,这种状况弊大于利。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尤为突出。笔者所在的乡镇共有19个村,其中有6个村是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这些村财务管理相对较差,群众意见较大。究其原因,村支书是党组织一把手,村主任是村委会一把手,而村级财务又是一支笔,这“三个一”叠加在一个人身上,其权力之大,不言而喻。关键是当前农村村民素质普遍低下,特别是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的形同虚设,必然导致“一支笔”权欲膨胀,失去监督。为此,笔者呼吁,农村有关领导应注意重视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村民主进程的不断加快,原在农村推行的“一支笔”审批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凸现出来。结合我们芝罘区在部分村实行“三笔会签”制度的特点,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认为在农村中应推行“联笔会签”制度。所谓“联笔会签”,即村定期(一周)召开一次两委会议,由两委成员讲清各自分管所发生的每笔支出情况,然后由参加会议的两委成员全体签字,共同承担责任。其优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浅议财务审批“一支笔”刘治平,蒋卫东近来,有些财会期刊对"一支笔"的是非、利弊展开了争议。有的认为,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有利于严格把关,克服多头领导,乱批条子。现象;有的却认为,"一支笔"不利于民主理财,有的执"笔"人不熟悉财会制度,有的人利用手...  相似文献   

17.
报载,三峡库区的好“乡官”冉绍之将主管移民资金的使用,涉及移民资金3000多万元,按规定,他一个人就有审批资金的权力,但他硬是将自己的一道关口变成了五道关口,由一支笔审批变成了五支笔审批,真实反映出了这位好“乡官”的高尚品格。时下,各地各单位在财务管理中非常流行和通用的做法,是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此法在现实社会中往往会造成权力的失控,因而导致不少腐败现象的出现。这样既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也损害了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更不利于对干部的保护。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财务审批“一支笔”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仅仅靠“一支笔”也能减轻农民负担?答案:能!江苏省灌南县硕湖乡经管站长胡金国,自1988年任职以来,谨慎用好手中“一支笔”,管好账、把好关,使当地的农民负担一直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6%以内。1998年6月,江苏省人大、省高院、省委农工部、省法制局组织专家赴硕湖乡专题调研,对胡金国的“一支笔”减负工作予以肯定和推广。1998年底,胡金国因业绩突出,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农经工作先进个人”。今年5月,作为县优秀干部,他的事迹又被放到县委橱窗里展出,成为全县干群学习的榜样。1989年夏季的一天,胡金国到一个村去…  相似文献   

19.
浅谈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一支笔”审批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实行多年来,有效地避免了单位财务多头管理及日常开支失控现象的发生,对严格财务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在个别地方和单位财务“一支笔”审批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造成经济犯罪。本文就目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解决财务“一支笔”审批的弊端等问题,谈些看法。  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存在的主要弊端(一)财务“一支笔”审批对签字人缺乏监督约束。现在很多单位包括农业系统企事业单位多是由“一把手”亲自负责财务工作,“财权”与“人权…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下乡调研时发现,在村党支部活动室里各种制度牌挂满了墙,但当就其中一项制度的内容问村干部一个简单的问题时,一个个哑口无言。由此可见,制度“上墙”了,但还远远没有“上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