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统计知识ABC     
《安徽省情省力》2005,(2):45-47
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是怎样划分的?我国大陆区域经济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总体上看。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可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即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传统的东中西部的划分与目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地区的概念不尽相同。目前统计上东中西部的划分是: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2009,(7):78-78
我国在区域划分上很长时期使用采用了“三分法”,即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新的“十一五”规划改变以往太粗的东、中、西三大传统区域的划分,实行新的“四大板块”划分法,即: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四个板块具体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  相似文献   

3.
<正> 建立陇海—兰新经济带是近年来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成果。随着对宏观经济研究的逐步深入,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如何处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战略设想:有“东部重点论”,“西部重点论”;有把东部作为一个重点,西部作为半个重点的“一个半重点论”;还有“三个河流、三大梯度、三大走廊”和“四大中心带动七大区域”的战略构想;以及“建立起脊经济体系”的“中部重点论”,等等。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明显的差距是在东部和西部之间。而这些理论对于东西联合、共同开发、协调发展方面都是不全面的、顾此失彼的。难以沟通东西部之间的联合。这样相比较来说,陇海—兰新经济地带的划分和组建则是比较完善的。第一、它包括东,中、西三个强、中、弱经济地区的全部,是以线为重点,协调发展;第二、有着明显的联系纽带。即陇海—兰新铁路线;第三、它直接深入到西北地区,对于促进西北地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既可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区域的东、中、西部划分目前已被很多人接受,"西部大开发"已成为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对于东、中、西划分和界定,以及有关研究,我们认为仍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三大地带,即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由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而选择其开发模式的依据则为: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东部地带面临的是如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如何加强内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问题,以及通过参  相似文献   

6.
李志俭 《发展》2003,(3):43-46
党的十六大关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加强东、中、西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等战略部署,为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实现经济转型,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和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地处国家既定的西部开发重点地带———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核心部位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白银市如何抓住这一…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21世纪上半叶事关大局的国家长期战略,它的实施虽然主要在西部地区,但始终是与中部、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联系。这样,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东、中,西三大地带都有一个行动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三大地带的行动取向可以分别概括为:西部“大”开发,中部“深”开发,东部“带”开发。各省、区、市都应恰当地把握好行动取向,培育、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和区域功能,共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经济理论的终极目的并非总结和发现规律,而是用于指导经济发展实践。东中西地带差异过大,已是不争之事实,但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却极少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当在此类特殊经济差异显著扩大之前就未雨绸缪,事先做好调控才能避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被动局面。通过对经典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口发展的地区差异实证研究:1992-2001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不平衡指数I、集中度指数D、标准差S、变差系数V等指标来定量测试1992-2001年中国30年省市和东、中、西部出口发展的省际差异和三大地带差异,并对30个省市的出口发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92-2001年30个省市之间出口发展尽管有差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而出口发展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中国出口发展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类地区之间。需要采取措施加快中西部出口贸易的发展以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山东建设》2005,(13):21-22
针对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综合经济区方案存在的一些明显缺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提出,目前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在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重新考虑划分中国的综合经济区。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不平衡指数、集中度指数、标准差、变差系数等指标来测度1993-2003年中国30个省市和东、中、西部消费发展的省际差异和三大地带差异.结果显示,30个省市之间消费发展尽管有差异,但差异的规律不明显;而消费发展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消费发展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类地区之间.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西部、大西部与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 改革开放后,中央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实行梯度推移战略。当时的西部由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10个省、市、自治区组成,权称“小西部”。西部大开发后,国家把中部的内蒙古和东部的广西两个自治区纳入西部,使西部扩大为12个省、市、自治区,其面积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70%,堪称“大西部”。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使得全省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全省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本重点讨论东、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山东农业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搞好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做好东部对西部的帮扶工作,加强东西部经济联合;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中国东、中、西部的1993年至2007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等现代计量方法,定量分析了FDI、进出口贸易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的FDI、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进口贸易均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FDI和出口贸易仅在东部构成了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脉冲函数和方差分解也表明,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FDI、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经济总量不平衡性和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并影响到发展的可持续性。该文从总量经济出发,分析导致东、中、西部地区总量经济差异的原因在于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三次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各行业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得出是由于产业(行业)结构不同导致了三大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异;并构建了包含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东、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了实现产业合理布局与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经济区的战略地位。由于历史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地理、自然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则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水平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但西部地区矿严、土地、水力、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待开发,中部则兼有东、西部的优势和劣势。如果集东中西部的经济优势为一体,利用东、西部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各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巨太差异态势,中部地区极易形成各自优势的对流辐射。因此,搞好位于东西部交联地带的陕甘川毗邻经济区,对于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促进各种经济优势的交融,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划分、差距及其可持续发展;别国在地区协调发展的经验;我国重视地区协调发展的情况;强调政府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家信息中心对1996年我国区域汽车市场作出如下分析: 1、东、中、西三大地带:从发展趋势看,1996年东部地区市场份额略有上升,中部地区市场份额将继续缩小,西部地区市场份额比目前水平有所扩大。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速  相似文献   

19.
开发沿江、沿「桥」经济振兴西部地区曾红燕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差距的扩大,已经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如何制定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  相似文献   

20.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在中国,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带存在显的经济差异,各省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以江苏为例,虽然其一直是经济大省,在国民财富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2006年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仅次于广东、山东,位居全国第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