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07,(4):14-20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胡树华  李荣 《改革与战略》2009,25(3):153-155
文章以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历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企业的特点,尤其是中国企业的国家竞争力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中国企业更好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使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更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李旭东 《魅力中国》2011,(11):235-235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效法西方管理,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实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中国企业的发展需要。重拾中国传统文化,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是当前中国企业要突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首先,结合中国国情,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其次,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第三,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只有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发挥中国式管理的魅力,中国的企业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各国大型企业普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中国大企业脱颖而出,为中国保持GDP增长8%的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中国大型企业中最优秀的代表,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信息化在推动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企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企业信息化走向信息化企业,成为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30年前,中国企业跨入世界,企业变大,世界变小;30年后,中国企业融入世界,企业变大,世界更大。  相似文献   

6.
张喜春 《科学决策》2007,(12):29-30
由于价格战等因素,促使中国企业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但多元化所需要的条件,很多中国企业并不具备,所以很多走多元化道路的中国企业最终归于失败。重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专一化经营才是中国企业成长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孙锦礼 《科学决策》2007,(12):23-24
由于价格战等因素,促使中国企业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但多元化所需要的条件,很多中国企业并不具备,所以很多走多元化道路的中国企业最终归于失败:重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专一化经营才是中国企业成长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群 《科学决策》2008,(9):62-63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进行精细管理,它已经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前提。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正逐渐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只有搞好精细管理,才能促使企业内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保证企业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群 《科学决策》2008,(10):128-128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进行精细管理,它已经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前提。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企业正逐渐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只有搞好精细管理,才能促使企业内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保证企业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解码”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现在为止。至少有95%的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一位专家坦言。 从1982年开始传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4年,期间,“中国式企业文化”曾一遭遇“死胡同”,面对国外企业文化模式的盲目崇拜更是曾将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带入歧途。 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半信半疑”。 不过,在2006年年底,国资委主办的一个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引起国内企业家们对企业文化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的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为此《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国资委副主任王瑞样,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支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等人,希望通过与这些常年关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官员、学者的交流,探寻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资讯     
《中国经贸》2011,(21):6-9
德媒体赞扬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实现互利共赢 《德国之声》10月4日刊登报道,称中国企业正在德国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实现了互利共赢。报道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赴德投资,仅北威州过去几年就有700家中国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成为整个欧洲市场的物流中心,是德国的投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刘潇雨 《中国经贸》2011,(12):79-80
多少年来,珠宝首饰以它独有的色泽和底蕴吸引着中国女性的眼球,中国珠宝首饰企业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地规模。但在今天,我们在购买珠宝首饰的时候,却很难想起某个中国珠宝首饰企业的某个品牌,或者说中国珠宝首饰企业还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走品牌发展的路子,建立具有中国文化和历史特色的珠宝首饰品牌进而带动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30 年是中国企业迅速成长的30 年,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更是以跨国并购走向了世界500 强,未来30 年的中国更加期待着成长出一批真正的伟大的世界级的企业。而这次全球性金融风暴似乎为这个愿景创造了机会,“海外抄底”的言论不断地刺激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神经,可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欲望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可如此强烈的海外并购欲望对中国企业是喜,是忧?  相似文献   

14.
记者:您和您的代表团参观了中国的比亚迪、金积嘉等企业,您对中国这些高新企业如何看待?久尔恰尼:我们参观的这些企业,都是在世界上站得住脚的企业。中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同等质量和科技含量的前提下,价格远远低于世界的同类商品。但是,如比亚迪和金积嘉这样在中国和亚洲已经得到充分发展的企业,在欧洲市场上,却罕见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傅勇 《科学决策》2008,(1):55-56
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两个苦楚:其一,中国企业处于全球财富链分工的末端,我们这个世界工厂十分憋屈,效益并不理想。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提升其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其二,中国制造的升级依稀可现,但新经济的图强却乏善可陈。企业实现财富的跳跃越来越惊险。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我曾用了较多的理论分析,强调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时至今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升级和科技扩散导致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逐渐接轨甚至并轨,差异在缩小,竞争力在增强。展望21世纪,中国企业将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国企业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本文仅就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企业发展的现状人手,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进而思考中国企业迎接挑战的思路和对策。理想与现实,变革与动荡,矛盾与冲突,进步与发展的人类20世纪即将结束,回首这一世纪,人们深切地感到,20世纪是人类社会与经…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明显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全球化,再加上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国外企业纷纷将中国作为他们下一个准备大举进入占领的市场,中国的医药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于中国的医药企业来说最根本的是制度创新,只有通过这条途径,企业才可以拥有持续的变革、创新能力,而企业的持续创新的动力则是来源于创新型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8.
陈涛 《宁波经济》2011,(7):22-23
2011第四届中国开放论坛于五月上旬在宁波举行,作为论坛活动之一的企业峰会,着重探讨了外资进入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合作关系,以及在这期间中国企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马坚航 《珠江经济》2003,(12):20-23
灿烂绚丽的国际市场强烈吸引着中国企业的眼球,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驱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尔的“先难后易”攻势,TCL的“先易后难”谋略,华为的“配交钥匙”战术,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骁勇与胆识。天降大任而劳其筋骨,历史赋予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厚重时代使命,同时也让中国企业品尝到了踏进国际市场的彻心之痛。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的“抄底”冲动渐浓。然而,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说:“面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的难得机遇,中国企业应采取积极审慎姿态应对,防止盲目抄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