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英 《财经界(学术)》2010,(10):107-107
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终极目标.2008年11月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迹象明显,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未来通胀风险表示了担忧.本文基于货币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历史经验数据,时货币供应量与CPI变动趋势及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物价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货币供应量对CPI和GDP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证发现,长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物价有显著关系、而与产出的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产出的变化主要由实质部门因素确定。而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物价都会产生影响。利用我国1978—2008的年度数据,从货币供应量中的M0的角度,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分析动态的货币供应量M0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虚拟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货币界定、货币需求、货币乘数等方面变化,探讨了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虚拟经济的发展对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货币界定、货币需求、货币乘数等方面变化,探讨了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薛瑞超  赵文倩 《商》2014,(25):77-77
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存在反常规现象,两者并未显示出同比例的增长,因此,考察和研究中国经济转轨中出现的“货币失踪”现象,并对其做出科学的、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中国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货币单一规则和泰勒规则的基础上,在模型中加入资产价格来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通胀及资产价格之间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应量与GDP缺口、通胀、房价指数存在负向变动关系,却与股价指数正向相关。增发的货币供应量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虚拟经济,致使流向实体经济的部分逐步下降,解释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猛增,而实体经济仍固步不前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经济运行离不开货币,货币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交换媒介,货币政策也一直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1990-2013年货币供应量为基础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据此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供应量和经济目标相关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可控性;在中国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单一货币规则是可行的;严格执行货币供给量与相关经济目标挂钩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助于确保物价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9.
虚拟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贷币界定、货币需求、货币乘数等方面变化,探讨了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贷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虚拟货币本质及其监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磊 《商业时代》2007,(4):56-57
网络虚拟货币日益普及,并对传统货币本质及职能形成冲击。本文从新货币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阐释出发,分析了我国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与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现行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崔译文 《现代商业》2008,(14):171-172
本文通过观察图形和计量回归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对物价的影响力.分析出从物价这方面来说,现在我国实行的以狭义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制度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1994年货币供给分析阿思奇在物价高涨的1994年,金融部门为稳定经济作大量的工作,货币的供给仍然是适度的,因而物价上涨的货币原因并不强。但是在对1994年的金融形势的分析中,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偏高”,广义货币和狭...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点,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研究中有种争论即货币政策是否是中性的。关于此争论,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分两条思路进行分析,其一: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消费,其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货币供给量变动→投资。以2008—2012年我国实行的货币政策为例,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是非中性的,货币乘数是稳定的,货币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不大,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应当逆风向实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治理和调整工作中,财政和金融都实行紧缩方针。为此,应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但严格的“格”如何掌握?控制又如何着手?都要探讨清楚,方能有效实施。所谓货币供求平衡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就有对货币的需求。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必然包含这样的含义:使货币的供应与需求相适应。在这意义上的货币供求平衡,可以说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目标。但要做到货币供求平衡,至少有下列四点应当弄清楚:(1)货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包含哪些东西?(2)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哪些因素?(3)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在货币的供求后面,有哪些非金融的因素必须考虑?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锋 《商场现代化》2007,(15):262-26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一般可以分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M1和M2,我们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的GDP与货币供应量存在线性关系;同时中国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利率还没有市场化,没有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因此中国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今天还应该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供求与价格水平变动关系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 《商业研究》2005,(3):114-116
货币供求量与价格水平变动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而以价格水平变动作表象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必然与货币供求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十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由通货膨胀步入通货紧缩 ,主要原因是货币供求失衡。我国的货币需求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货币供给对价格的影响却越来越小。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仍应以拉动需求为主 ,以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为辅。不应该贸然扩大货币供应量 ,否则会引起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货币供应量与GDP和物价指数联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 《商场现代化》2010,(12):21-22
本文通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物价和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者之间存在联动机制,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货币供给的增长不是导致物价上涨的直接动因,通胀阻碍经济的发展。从短期来看,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增长,对物价变动存在滞后影响。我国货币在长短期都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供应中的货币陷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货币供应中的货币陷阱问题。近年来,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影响下,外汇储备异常增加,外汇占款成为我国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挤压正常的工商业贷款并造成流动性过剩,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出现所谓货币陷阱问题。这种现象提醒经济政策管理当局要关注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中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陈玉玉 《商》2013,(16):400-400
通过分析2001-2010年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发现在我国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变化与物价和产出的变化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同时货币供给增长率是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增长率的Grange原因,即在我国货币供应量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能提高物价水平,而且长期内最终表现在物价水平上。  相似文献   

20.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产生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是货币的超量供应,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的货币现象.本文承袭这一观点,采用我国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作实证分析,用分布滞后模型衡量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关系,并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我国物价水平的持续影响,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