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薇 《当代经济》2006,(14):90-91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致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并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向其他业务领域渗透.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可以预期,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上各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基本模式.从长远来看,中国金融业最终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与世界各国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巨头进行角逐,中国金融业实现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体制变革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将结合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分业经营的优劣比较及我国分业经营的现状分析我国金融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1999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 《金融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一度成为各国金融立法模式和世界金融分业制度的鼻祖《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创了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此之前,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全能型银行早已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业作为国际金融业的一部分,应当顺应世界潮流,适应市场需要,尽早实行混业经营。 所谓混业经营,一般指同一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促进金融…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王娟 《经济师》2010,(9):196-197,199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1999年11月4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标志混业经营体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还缺乏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的经济金融环境,贸然进行转换必造成混乱。因此必须营造一个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制度环境,混业经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经验看,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由此,我国金融监管也必须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陈咏珊 《时代经贸》2007,(3Z):114-115
随着金融交易技术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的改进,金融混业经营正成为国际上各国金融业经营的基本模式?我国金融业如何适应金融国际化的趋势,如何构建新的金融经营和发展模式,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以金融混业经营为研究对象,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分析的基础上,紧紧结合中国的国情,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控制问题的思路对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及监管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对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从金融控股公司的一般经营优势和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状况和监管水平两个方面 ,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混业经营模式 ,提出推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进程的总体战略构想 ,并对向混业过渡过程中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做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6.
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整个世界金融业的大势所趋,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金融、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中国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分业经营的国家之一,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它有以下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致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并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向其他业务领域渗透。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可以预期,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上各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基本模式。从长远来看,中国金融业最终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与世界各国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巨头进行角逐,中国金融业实现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体制变革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将结合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分业经营的优劣比较及我国分业经营的现状分析我国金融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混业监管已成为很多金融业发达的国家的选择,这给仍处于金融分业经营和监管的中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带来了压力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之路——混业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只有混业经营才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在中国初现端倪.面对这种国际大环境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现实挑战,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将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变迁谈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杰 《经济师》2001,(1):114-115
在国际金融领域,主要采用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两种模式,其涵盖了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过去,混业经营主要以德国为代表,分业经营主要以美、日为代表,而在金融一体化、全球化、自由化的浪潮冲击下,美、日等国从80年代开始,已逐步取消对混业经营的限制,趋向于混业经营模式,使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加入WTO日益临近,国内金融业也应尽早审视目前的分业经营模式,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以实现与国际金融接轨。本文主要就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探讨国内金融混业经营的…  相似文献   

11.
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的特殊性必然导致其利益主体的冲突性较其他企业更为激烈。受金融行业严格管制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受到削弱,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则大大提升。严格的行业监管是对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效补充,但在综合监管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应强化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为目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秦立莉 《经济经纬》2006,(5):132-134,14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为了积极应对国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大陆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成为了国内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思路,这无疑会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与投资价值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具有公布集中、数量庞大、行业复杂的特点。根据主要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原理,运用公司的优选模型选择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以简化繁。详解了如何以各种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价值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14.
界定了金融支撑体系的内涵及其构成,阐述了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税收、商业银行、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2010—2012年中国46家物联网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存收益、财税、股权和创业投资4种金融支持方式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的绩效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说明信贷资金利用的有效性有待加强。最后提出完善金融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财务公司与汽车金融公司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可以促进汽车制造集团销售,还能成为汽车制造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在我国,汽车制造集团主导的汽车金融服务专业机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汽车金融公司;二是汽车财务公司。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详细阐述了对汽车财务公司现阶段在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存在的优势,并指出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财务公司的业务在汽车产业价值链上分布的不同。汽车财务公司有很大一部分金融业务集中在汽车生产制造环节,这将阻碍汽车财务公司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长远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集团应当充分重视汽车金融服务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汽车财务公司模式的优点与不足,正确把握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方向,制定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中国银监会降低财务公司的进入门槛以来,企业集团争相组建财务公司,旗下上市公司或加盟,或与之发生交易,但境内股东看好,境外股东看坏,上市公司为此备受困扰。现从上市公司角度,结合财务公司过往情况,探讨财务公司的风险,并在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下,按风险属性,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以期上市公司更好地维护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消除市场误解。  相似文献   

17.
在评述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美国资深财务学家罗伯特.希金斯和詹姆斯.范霍恩的财务可持续增长模型,选择1997年以来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4家纺织企业的历时10年的财务季报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值检验和威尔科克森的数理统计方法检验了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1998—2007年度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是上市公司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核心。本文运用生态学、财务学、系统论原理与模糊数学的方法,从财务生态系统的各因素入手,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多层模糊评判法(FCE)对财务生态系统进行量化评价,为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提供了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文雅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75-76,130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尤其在金融危机、全球化背景、可持续金融理念、新能源政策的影响下,金融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对自身的正面效应。赤道原则作为一种自愿性的企业贷款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强调金融机构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的重要引导作用,规避对社会环境有害项目的实施,更好的促进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独立金融机构,其内部信用创造与商业银行社会信用创造存在明显差别。对财务.公司实施存款准备金政策,不能对我国货币调控政策起到显著作用,并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基本功能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利少而弊多,因此,宜取消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实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