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鹏 《当代旅游》2022,(14):93-96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本文简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以及森林公园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以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提高自然景观质量、增加生态文明教育载体、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计等方面对公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做了进一步优化,为森林公园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全域旅游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文明旅游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全域旅游中存在的文明现象和不文明现象,最后探讨了全域旅游导向的文明旅游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主题标识标志释义1、标识由汉字“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2、标识整体为草书的“文”字,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龙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亲切感,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明动员全民参与,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增强公民文明意识,弘扬礼仪之邦文明形象的目的。3、标识造型简洁生动,红色和黄色又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代表了勇于创新,代表了文明和吉祥。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幸福度,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本文基于PSR模型,建立了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出了…2011-2015年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值。结果表明这五年期间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有所改善,总体态势良好。同时提出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与常识,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模式;建立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学习和领会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本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了认真的梳理,从思想渊源、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观念教育,更是一种人类生态文明进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品德教育。关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确定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二是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内容;三是创新并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两次"除螺"事件分析得出,云南省要求各级政府加强治理能力,引导社会组织、公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借鉴其他省份的治理经验,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治理建设中,形成"政府—社会—公民—治理手段"的生态文明治理链。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与软实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近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现象,而我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已成为中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瓶颈。本文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与提升国家软实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文明的出境旅游行为与中国软实力提升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以生态文明有关的基本法律为依据,结合生态优先和生态民主的原则,从防治污染、保护资源与生态入手,制定完善的法律保证制度。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明旅游”研究的认识、探索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认识:“文明旅游”是个什么问题? 中国大众化旅游现象登上世界舞台以来,“中国游客”行为的文明与否就成为各界不时讨论的焦点.当前来看,“文明旅游”更接近于是一个“大众话题”,而尚未达到“学术问题”的高度. 1.“文明旅游”作为“大众话题” “文明旅游”作为一个大众话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文明”和“旅游”,前者是用来界定后者性质的.舆论的共识性理解为:“文明旅游”的主体通常指游客;“文明旅游”是一个行动概念;“文明旅游”等同于“文明出游”;“文明旅游”的功能与国家形象和道德修养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不文明旅游的“误”与“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旅游学刊》2016,(8):10-13
当下,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文明旅游却成为一个全民考题.经过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不断曝光和反复讨论,人们对国人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自是“心有戚戚焉”,予以不同的关注视角和研究解读.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4年年底对文明旅游开展了专题研究,以“不文明旅游”为关键词,在重要的新闻媒体平台(如凤凰网、新浪网)上采集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关于“不文明旅游”的562条新闻报道,利用ROST CM6软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统计前100个高频特征词,以此探查不文明旅游的基本情况(表1).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省合肥市"文明旅游"为对象,通过实践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对合肥市逍遥津、包公祠和琥珀山庄等主要旅游景区的文明旅游现状展开研究。认真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揭示当前还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纠正不文明言行和陋习。建议从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介的角度采取多效途径进行整改,达到改善合肥市不文明旅游状况和扩大景区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合肥城市形象,实现旅游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刘素芳 《西部旅游》2023,(12):106-108
<正>语言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景区加强语言景观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景区建设水平,同时这也是体现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从语言生态角度探讨生态旅游景区语言景观建设新路径,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切实有效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旅游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市场中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发展趋势较好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在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具体旅游行径的文明情况却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困境。文明旅游的实施情况不仅关系着旅游行业的后续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文明旅游教育路径的困境与对策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文明旅游教育进行简单概述,分别从四方面对文明旅游教育路径的困境与对策进行详细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为文明旅游教育路径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提供几点参考性建议,并为我国文明旅游教育路径的实践与优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归纳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负面影响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梳理了国家相关部门已采取的措施,认为尚不能有效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故提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探讨不文明旅游行为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绿色经济正在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不仅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本文主要以衡阳县域为例,从分析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和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衡阳县域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保障体系及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不尽合理等几方面分析了影响衡阳县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衡阳县域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更好解决衡阳县域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展开研究,先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然后详细论述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科学配置园林植物、合理应用栽培管理预防法、积极开展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完善预测预报体系、应用树木注药法和树干涂胶以及涂白法以及加强作业人员技术培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使其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高度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同时生态文明也是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文明形式,甚至还能很大程度的调动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也推进了政策的实施,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也逐渐成为研究领域的重点分析对象。本文主要以——河南省为例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明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从社会与心理双重视角来看,现代性与去个性化是引发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个体为逃离现代性而参与旅游活动,在现代性作用下,游客的真我疏离感、人际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会形成求解脱心理、占有意识及后现代性诉求未满足感,从而导致游客不文明旅游现象。在群体中匿名的游客参与旅游活动时,群体性与匿名性会产生去个性化效应,致使游客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很可能遵循群体规则,效仿其他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因此,应不断满足游客的愉悦性、个性化和体验性等需求,缓解游客的多重疏离感;积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游客的自我察觉,弱化去个性化效应,强化文明旅游宣传的示范引领,有效引导游客实施文明旅游行为,营造文明、健康和绿色的旅游氛围,促进新时期我国文化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